放射专业护理在高压注射器CT血管造影检查中的应用效果

2020-07-29 04:26李晓菊戴佩姗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年13期
关键词:注射器造影分组

李晓菊 戴佩姗

CT是影像学检查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高压注射造影剂有助于提升CT血管造影检查的质量,获取高质量的影像图像[1],能够全面了解患者血管疾病类型以及病变程度。同时能够有效减少检查中造影剂的使用量,缓解对患者造成的刺激,同时能够降低穿刺渗漏等不良情况的发生,提升检查质量以及安全性,但是该检查技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需要在实际检查中配合相应的专业护理,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以及检查相关健康知识,积极配合各项护理措施,以促进血管造影质量的提升[2-4]。将我院2017年6月—2019年1月进行高压注射器CT血管造影检查的3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组对比的方式探究高压注射器CT血管造影检查中放射专业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7年6月—2019年1月进行高压注射器CT血管造影检查的3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9例,男8例,女11例;年龄26~62岁,平均年龄(46.3±1.1)岁;扫描部位:胸腹动脉6例,脑部5例,冠状动脉2例,盆腔2例,四肢4例;研究组19例,男9例,女10例;年龄25~63岁,平均年龄(46.5±1.3)岁;扫描部位:胸腹动脉5例,脑部6例,冠状动脉1例,盆腔3例,四肢4例;患者均符合高压注射器CT血管造影检查要求[5];患者意识清醒,精神状态良好,能够配合各项治疗及护理工作;患者及家属对其自身病变部位、诊断方式、研究参与注意事项均知晓并自愿签署研究知情书;基线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我院伦理委员会对本次研究相关内容均完全知晓,且批准开展。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高压注射器CT血管造影检查中配合常规护理,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根据患者治疗方案以及患者基本情况开展相关护理,解决患者治疗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研究组进行高压注射器CT血管造影检查中配合放射专业护理,(1)检查前:详细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确定检查部位,详细向患者介绍检查过程、注意事项以及配合要求,提升患者对相关健康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告知患者检查中如出现不适感受无需惊慌,及时进行呼叫。(2)检查中,优化检测实验室环境,调整好实验室的温度,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患者等待检查过程中可与患者进行聊天,转移患者的注意力,拉近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的关系,提升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和配合。检查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全程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肢体状态以及面色状态,及时对患者波动情绪进行安抚确保检查的顺利进行;(3)检查后:检查完成后护理人员需要告知患者增加饮水量,提升代谢效果,尽快促进对比剂的排出,并对患者进行半小时的观察,确保患者血压、心率以及呼吸等均恢复平稳状态,避免检查后不良反应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

详细统计38例患者穿刺后脉搏、血压、呼吸水平,分组计算指标均值后对比;详细统计38例一次穿刺成功例数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分组对比一次穿刺成功率以及满意度[6],总评分为10分,评分高于8分为满意;穿刺疼痛程度使用VAS疼痛评分表判定,分组计算对比评分[7]。

1.4 统计学分析

以SPSS 20.0软件对数据分析,(±s)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表示计数资料(χ2检测),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分组对比38例患者穿刺后脉搏、血压、呼吸水平

研究组患者穿刺后脉搏、血压、呼吸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穿刺情况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对比

一次穿刺成功率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比来看,研究组较高(P<0.05),见表2。

2.3 分组对比38例患者穿刺疼痛评分

对照组患者穿刺疼痛评分为(3.9±1.1)分,研究组患者穿刺疼痛评分为(1.2±0.5)分,研究组疼痛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低,经计算t=9.740,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CT血管造影是临床中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该检查技术的实施能够帮助医生全面了解患者血管变异情况,与其他检查方式相比优势显著。高压注射器在该检查中的应用对于检查效果的提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8-10]。但是高压注射器在实际治疗中的实施会增加患者对治疗的恐惧感,很容易产生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影响到各项生命体征的稳定,干扰检查的准确性[11-13]。专业护理干预在患者检查中的实施,与常规护理相比专业性更强,完善相关健康教育,为患者营造良好舒适的检查环境,稳定患者的情绪,降低各类应激反应的发生,提升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13-16]。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穿刺之后脉搏、血压、呼吸对比来看,研究组均较低(P<0.05),可见,专业护理咋高压注射器CT血管造影检查中的应用能够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避免患者情绪紧张导致患者血压、呼吸以及心率出现更高情况,确保CT增强扫描的顺利实施;研究组患者护理后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更高(P<0.05),可见,放射专业护理干预措施的开展对于患者护理责任意识以及工作质量的提升均有所促进,能够进一步提升护理穿刺质量,尽可能保证一次穿刺完成,避免反复穿刺对患者造成的伤害,增加患者痛苦,对于良好护患关系的建立也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研究组患者穿刺后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高压注射器CT血管造影检查中专业护理的实施能够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帮助患者保持放松的状态接受穿刺,能够缓解患者的疼痛情况,提升患者的承受能力和依从性。

表1 38例患者穿刺后脉搏、血压、呼吸水平分组对比(±s)

表1 38例患者穿刺后脉搏、血压、呼吸水平分组对比(±s)

组别 例数 脉搏(次/min)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呼吸(次/min)研究组 19 77.9±11.0 130.4±5.6 81.3±2.3 19.8±3.2对照组 19 96.6±13.8 149.6±6.8 99.7±3.5 24.6±4.3 t值 - 4.619 9.501 19.150 3.903 P值 - 0.000 0.000 0.000 0.000

表2 穿刺情况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对比 [例(%)]

综上可知,高压注射器CT血管造影检查中放射专业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对于患者CT血管造影检查质量的提升效果显著,能够缓解穿刺导致患者出现生命体征异常情况,缓解患者痛苦,值得进行广泛的实践和推广。

猜你喜欢
注射器造影分组
用错注射器,西班牙浪费上万剂疫苗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胃肠超声造影对胃十二指肠占位性病变的诊断研究
分组搭配
行动吧, 液压挖掘机!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怎么分组
注射出来的画
超声结合宫腔造影在诊断宫腔粘连中的应用探讨
从“手枪注射器”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