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性心理护理在老年抑郁症中的效果及满意度分析

2020-07-29 04:26颜秋燕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年13期
关键词:性心理研究组满意度

颜秋燕

老年抑郁症患者一般指年龄在60岁及以上的抑郁症患者,此类患者一般为单相抑郁,其发病因素各有不同,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焦虑、思维缓慢等症状,是老年群体中常见的心理障碍,也是一种精神疾病[1]。该疾病对患者躯体健康、心理健康以及家庭生活等都存在十分严重的影响[2]。临床认为,针对老年抑郁症患者,单纯采用药物治疗是不科学的,需要配合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以达到纠正患者不良心态的目的。认知性心理干预是一种新型的心理干预内容,主要用于建立患者正确的认知能力,使其认识到自身的疾病,并客观对待,纠正不良的心态,这在精神疾病的护理干预中有着积极作用[3-4]。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认知性心理护理在老年抑郁症中的效果及满意度。对此,文章选取了2018年9月—2019年9月我院的88例老年抑郁症患者进行观察,具体内容如下所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将我院的88例老年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在2018年9月—2019年9月期间展开,分组法为计算机随机分组,将患者分成两组后,一组采用常规护理,一组采用认知性心理干预,分别作为普通组和研究组,每组44例患者,所有患者对此次研究均知情,且排除老年痴呆患者。研究组患者年龄最大88岁,最小60岁,平均年龄(73.6±1.1)岁,男性20例,女性24例,其病程在5个月~7年之间,平均病程(4.1±0.9)年;普通组患者年龄最大89岁,最小61岁,平均年龄(72.8±1.8)岁,男性18例,女性26例,其病程在7个月~7年之间,平均病程(4.2±0.6)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检验确认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获得了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能够比较。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按照标准方法进行抗抑郁治疗。其中普通组在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主要为用药管理和安全管理,强化患者体征指标监测,用药后加强观察,定期展开心理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认知性心理护理,内容如下:

1.2.1 认知重建 主动寻求和患者进行交流,找一个适合的时机,与患者展开深入的交谈,了解患者的情感诉求,并采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引导患者找出其自身存在的错误观念和思维,而后与患者一起,探讨正确的价值观、情感观和世界观,建立患者对外界事物的客观认识。同时,积极开发患者的主观能动性,让患者能够主动的认识自身的病情,纠正错误的心态。

1.2.2 心理疏导 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对患者的抑郁程度进行评估,联合患者家属,给与患者心理疏导。心理疏导主要从日常沟通、单独访谈、家属关怀、娱乐活动等几个方面进行。鼓励患者积极参与社交和社会活动,丰富单调的生活,叮嘱家属给与患者心理支持。在与患者交谈的过程中,要善于倾听。

1.3 观察指标

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后4周、8周的抑郁症状,分数越高代表抑郁症状越严重。制作调查问卷,由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做出评价,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和不满意三个维度,满意度=(非常满意+比较满意)/44×100%。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数据使用SPSS 22.0展开统计学处理,其中HAMD评分为计量资料,以(±s)表示,患者满意度为计数资料,以(%)表示,分别以t检验和χ2检验统计其差异,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抑郁症状分析

研究组患者干预后4周的HAMD评分为(14.87±2.71)分,干预后8周的HAMD评分为(6.08±2.11)分,各项数据较普通组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分析

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达到了95.45%(42例),其中十分满意29例,比较满意13例,其数据较普通组更高(P<0.05)。见表2。

3 讨论

抑郁症是精神疾病中比较严重的一种,据有关资料统计,抑郁症是精神病中自杀率比较高的一种。临床中认为,单纯的对抑郁症患者采用药物治疗疗效差异较大,需要配合以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才能够达到更为显著的治疗效果。而对于老年抑郁症患者而言,受家庭、情感、躯体疾病、年龄等因素的影响,其爆发抑郁症的风险更大[5-6]。此外,老年患者多存在认知障碍,这也是导致其抑郁症发病率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因而需要对老年抑郁症患者采取有效的认知干预措施,确保康复有望[7-8]。

认知性心理干预主要从患者认知能力入手,是一种具有发展眼光的护理干预措施。与常规的心理护理相比,认知性心理护理可以建立患者的正确认知,让患者能够客观的认识事物,从而对待自己身边的人和物,通过干预认知后,患者也能够长期的对自身的不良思想和观念进行纠正[9-11]。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研究组患者干预后4周的HAMD评分为(14.87±2.71)分,干预后8周的HAMD评分为(6.08±2.11)分,各项数据较普通组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实施认知性心理护理,研究组患者的抑郁症状有了十分显著的改善,而普通组患者虽然有变化,但效果并不显著。程新强等[12]在其研究中也指出:老年抑郁症患者经认知性干预后四周的HAMD评分为(13.88±2.56)分,干预后8周的HAMD评分为(6.12±2.37)分,各项数据较常规患者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其研究与本研究指出的观点一致,均认为认知性心理护理可以显著改善老年抑郁症患者的症状,促进患者的康复,但两组数据存在一定差异,可能是受患者差异和病例数的影响。

表1 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分,±s)

表1 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分,±s)

组别 干预前 干预后4周 干预后8周研究组(n=44) 25.02±3.84 14.87±2.71 6.08±2.11普通组(n=44) 24.95±4.55 20.92±2.53 14.22±3.74 t值 0.078 0 10.824 5 12.574 0 P值 0.938 0 0.000 0 0.000 0

表2 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比较

从研究结果2.2来看: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达到了95.45%(42例),其中十分满意29例,比较满意13例,其数据较普通组更高(P<0.05)。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度直接性的表达出了护理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而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更高,说明了研究组患者对认知性心理干预更为认可。认知性心理干预是近几年临床中推出的一种护理措施,该措施区别于传统的心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理性水平,调动患者对自身疾病干预的积极性,让患者能够主动的排除不良情绪和不良思想。因此,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更高。

综上所述:认知性心理护理在老年抑郁症中的应用可以减轻抑郁症状,提高患者满意度,加快患者康复,值得使用,建议在临床中积极推广。

猜你喜欢
性心理研究组满意度
心理护理对肿瘤介入治疗患者生存质量及负性心理状态的影响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认知性心理护理在老年抑郁症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期中考试模拟试题
浅谈青少年性心理网络色情问题凌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