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指再植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效果观察

2020-07-29 04:26罗善珍钟小妮邹丹萍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年13期
关键词:支具断指肌腱

罗善珍 钟小妮 邹丹萍

断指再植术是常见外科手术,对不完全离断和完全离断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患者恢复后会发生不同程度功能障碍,影响患者手指功能[1]。术后康复治疗时间不一,并且容易出现不同程度关节僵硬症状,以及肌肉萎缩和知觉障碍等问题,延长患者恢复时间,导致患者满意率降低,也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因此,术后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分析病症,合理指导进行功能性锻炼。而早期护理功能指导、动力型支具使用和早期康复介入治疗,为最近年来断指康复护理中常用措施,对加快患者关节功能恢复具有良好作用,可减轻患者肌腱粘连和疼痛,改善关节僵硬,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2-3]。本次研究重点探讨对收治的断指再植术后患者采用不同康复护理时间段进行康复锻炼后的效果,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以2017年8月—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72例断指再植术后患者为护理观察对象,对照组:常规术后卧床7~10天后实施,观察组:术后麻醉恢复后开始实施,每组均为36例,两组中男性患者分别为28例和29例,其余为女性,年龄范围均为18~55岁,平均年龄分别为(35.64±1.23)岁和(34.87±22.33)岁,对照组断指状况:完全离断12例、不完全离断24例、多指离断8例、单指离断28例,观察组分别为11例、25例、9例和2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在治疗过程中给予同样康复治疗方案、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手外伤术后麻醉恢复后开始实施。对照组在手外伤术后常规制动7~10天后开始实施[4]。

1.2.1 护理功能锻炼指导措施 第一阶段(术后1~2周内)术后给予软枕抬高患肢30°,促进患肢血液循环,使用背侧保护性支具,将腕关节放在中立位,MP(medial pivot)关节屈曲40°~50°,PIP(proximal interphalangeal point)和DIP(distal interphalangeal point,DIP)关节伸直位,指导患者开始早期保护性活动,主动手指屈伸活动,对于接受肌腱吻合的患者,术后24~48 h对未加制动的关节进行轻柔活动,不仅可增加关节的灵活性,还可以减轻肌腱吻合与周围组织的粘连[5-6]。

第二阶段(术后2~8周内)伤口愈合,开始疤痕按摩,手术医生同意的话,术后3~4周开始使用弹性自粘带和向心性按摩帮助消肿,根据手术后具体情况练习掌指关节及指间关节的伸屈、对掌、分指和握拳等动作,运动范围和强度循序渐进[7]。

第三阶段(术后8周后)此期不再使用保护性支具,予关节松动手法及推拿手法改善关节活动度减轻关节僵硬,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继续指导患者患指各关节充分的主动,被动活动,动作需轻柔,切忌暴力牵拉,每日2次,每次30 min,维持手部力量训练,如握球、拉弹力带同时鼓励患者使用患指进行日常生活,如进食、穿衣[8]。

1.2.2 动力型支具使用 断指再植术后应用高分子夹板外固定较多,可以防止术后肌腱断裂,但这种支具不利于术后早期手指活动,动力型支具利用指套、皮筋、滑轮制作一种辅助手指被动屈曲活动。动态型支具通过使用针对性的力量对僵硬关节或丧失主动活动的关节进行矫正和控制达到减轻肌腱粘连[9]。

1.2.3 早期理疗介入 (1)伤口未愈合可给予低频脉冲电治疗、红外线、磁疗等治疗改善患指周围血液循环,促进骨折伤口愈合,消炎镇痛防治肌肉萎缩和粘连。中药熏药治疗其主要功效为活血化瘀,温经通络,消除肿胀有利于肌腱内源性愈合,防止肌腱粘连。常用活血药物如、红花、川芎、艾叶、三七等。早期伤口未完全愈合可采用中药熏药治疗改善患指血液循环。(2)拆线后给予超生波联合治疗、蜡疗软化疤痕,减少粘连。

1.3 观察指标

1.3.1 生活能力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出院时、出院1个月和出院6个月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评分标准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10],对患者的进食、移动、如厕、修饰、着装等10项内容将进行评分,总分为100分,每项均为10分,总评分<40分说明患者生活自理能力重度依赖;41~60分日常生活能力中度依赖,61~99分生活自理能力轻度依赖;100分为完全自理。

1.3.2 功能恢复指标 患者患肢功能恢复效果根据患者患肢功能恢复情况和自理能力确定,显效:患者完全或基本恢复,可基本自理或完全自理;有效:患肢功能恢复明显,有一定功能障碍,部分生活可自理;无效:手指功能未见改善,活动严重受限,难以自理。功能恢复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3.3 患者满意度指标 患者满意度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对患者进行评分,总分为100分,≥90分为满意,70~89分为基本满意,<70分为不满意,总满意度=(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表1 护理后两组患者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分,±s)

表1 护理后两组患者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分,±s)

组别 例数 出院时 出院1月后 出院6个月后观察组 36 78.56±3.21 92.55±3.21 96.17±2.12对照组 36 78.21±3.39 81.03±3.67 86.12±4.15 t值 - 0.450 14.176 12.940 P值 - 0.654 0.000 0.000

表2 两组患者功能恢复有效率对比 [例(%)]

表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例(%)]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及计数资料分别利用t检验、χ2检验,以(±s)、(%)表示,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生活能力评分对比

两组患者出院时生活能力差异不明显(P>0.05),出院1个月和6个月术后评分均提升,而组间评分比较观察组更优(P<0.05)。详见表1。

2.2 临床功能恢复有效率

观察组临床功能恢复有效率为100.00%,未见无效患者,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56%,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2.3 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为97.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组间满意度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3。

3 讨论

我国断指再植成活率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但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效果仍不尽人意,患者术后由于未过早开展功能锻炼导致发生不同程度功能障碍,严重时还需再次手术修复,影响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效果,因此,术后早期对患者实施不同阶段手功能锻炼指导,配合动力型支具和早期理疗介入治疗对手功能恢复有明显效果。

3.1 护理措施早期介入能有效提高患者康复效果

第一阶段,目的是改善血液循环、消肿、预防感染和促进组织愈合,术后给予软枕抬高患肢30度,促进患肢血液循环,在保护性支具固定下指导患者主动手指屈伸活动,对于接受肌腱吻合的患者,术后24~48小时对未加制动的关节进行轻柔活动,不仅可增加关节的灵活性,还可以减轻肌腱吻合与周围组织的粘连[11]。

第二阶段,目的是消肿预防和减轻粘连和肌内萎缩,促进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伤口愈合,开始疤痕按摩,术后3~4周开始使用弹性自粘带和向心性按摩帮助消肿,根据手术后具体情况练习掌指关节及指间关节的伸屈、对掌、分指和握拳等动作,运动范围和强度循序渐进。

第三阶段,此期骨折基本愈合,肌肉、肌腱、神经和血管均已愈合,康复治疗的目的是恢复手部关节活动度,肌力耐力及协调性,恢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重建感觉功能。此期不再使用保护性支具,予关节松动手法及推拿手法改善关节活动度减轻关节僵硬,继续指导患者患肢各关节充分的主动,被动活动,动作轻柔,切忌暴力牵拉,每日2次,每次30分钟,维持手部力量训练,如握球、拉弹力带同时鼓励患者使用患指进行日常生活,如进食、穿衣等。

3.2 早期理疗介入有利于患者自理能力恢复

断指再植术后应用传统支具固定较多,但这种支具不利于术后早期手指活动,动力型支具通过使用针对性力量对僵硬关节或丧失主动活关节进行矫型和控制达到减轻肌腱粘连。同时早期理疗介入,红外线治疗可干燥伤口,微波治疗有消炎镇痛的作用,超短波治疗软化疤痕减少粘连,根据病情选择中频、低频脉电疗法刺激肌肉减轻肌肉萎缩的发生[12-13]。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出院后初期患者生活能力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而出院后1、6个月评分均明显提升,两组比较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功能恢复有效率和患者对护理效果满意度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可见对断指再植术后,指导患者实施早期功能锻炼,能促进手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满意度。

综上所述,对于手外伤术后患者,给予早期护理康复锻炼指导,能最大限度恢复手功能,减少伤残,能让患者尽快回归家庭,回归工作岗位。具有推广价值。

[1] 李冰. 断指再植患者术后护理与功能锻炼[J].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7,34(2):242-243.

[2] 王跃萍,雷艳娜,梁洁琼. 断指再植术后实施系统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指关节功能恢复状况的影响[J]. 中国医药科学,2017,7(8):176-178.

[3] 谌文君. 适度按需活动对切割伤断指再植术后血液循环的影响研究 [J]. 中国伤残医学,2017,25(10):88-89.

[4] 王娇. 完全性断指再植术后观察与护理[J]. 中国保健营养,2017,27(1):20.

[5] 章玲,许永先,邹旭. 患肢动力支具在断指再植术后功能康复护理中的应用[J]. 临床医药实践,2019,28(7):531-534.

[6] 唐丹. 护理干预对断指再植患者术后功能锻炼的影响[J]. 健康之路,2017,5(2):208.

[7] 屈红梅. 康复护理在末节断指再植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J]. 河南医学研究,2019,28(9):1716-1718.

猜你喜欢
支具断指肌腱
Wide-awake技术在示指固有伸肌腱转位修复拇长伸肌腱术中的应用
掌长肌腱移植与示指固有伸肌腱转位治疗拇长伸肌腱自发性断裂的疗效对比
掌长肌腱移植修复陈旧性拇长伸肌腱断裂30例
改良的骨腱道成形穿引肌腱段重建伸肌腱止点治疗锤状指
手指钝性离断伤断指再植的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下肢可调负重支具的应用
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相关危险因素
患者的年龄、血红蛋白含量、吻合动静脉比例对断指再植成活率的影响研究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支具治疗进展*
脊柱侧凸支具治疗的现状及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