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代肉种母鸡饲养管理的四个关键点(下)

2020-07-30 09:56陈合强
家禽科学 2020年6期
关键词:产蛋率产蛋鸡群

陈合强

中图分类号:S831.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1085(2020)6-0019-07

3  从16周到开产前期

这时期的目标是为光照刺激到产蛋做好准备。使用颗粒破碎料或粗粉料(玉米粉碎大小为1000~1500μm),累计摄入最好的鸡群料量为5.8~6.1kg/只;饲料能量为11.72MJ(11.51~11.93MJ)、粗蛋白15%(14%~16%)、可消化赖氨酸0.63%(0.58%~0.65%);喂料方式采用5-2限饲或6-1限饲。关注细节,12周后根据周增重重新绘制平行于标准体重的曲线,不能出现锯齿状的生长发育曲线。16~20周饲料增幅应达标,确保期间体重增幅达到36%。前期鸡只体重小,17周之后开始接近标准体重;小胖鸡生产性能低。

3.1  达到正确的胸型  在不同周龄要对鸡群进行胸型评分(图8),12周胸型评分应60%达到2#和40%达到3#;16周胸型评分应60%达到3#和40%达到2#(表3);20~21周胸型应达到3~4#且耻部脂肪沉积>90%,至少95%的母鸡需要达到(表4)。

3.2  不同的加料模式結果不同  加料模式影响体重发育(图9),导致母鸡体重偏离标准的饲喂模式,如早期过度喂料会使胸型超标、育成中期喂料不足造成增长停滞、育成后期加料太晚和太多导致增重过晚,不恰当的饲喂模式会使脂肪和身体储备减少,开产延迟,造成公母鸡性成熟不同步,双蛋黄比例高,体重更大,需要更多的饲料,地面蛋偏多,高峰低,持续性较差。

种鸡不具备产蛋条件,因此死淘更高,原因如发生腹膜炎、脱肛、脂肪肝、SDS(猝死综合征)等,产蛋更少,孵化的苗鸡更少。因此,应避免鸡群在12周和16周出现过瘦的鸡,21周时的胸型达到4#(图10),24周时的腹部和耻骨上要有一定的脂肪沉积(图11)。

3.3  光照  目前鸡舍多采用节能环保的LED灯光,其中2000~3000K是暖光(红)、3000~4000K是自然光(白)、4000~7000K是冷光(绿/蓝),蓝光短波不能很好穿透头骨,红光长波有很好的穿透力,能穿透头骨;育成期采用暖光或自然光即3000~4000K能控制啄羽和过激行为,产蛋期用暖光应小于3000K。

3.4  适时加光  最少有90%的母鸡需满足上述4个特征中至少3个特征时才能视为状况合适:①鸡冠肉髯发育良好;②体重达到2530~2540g和胸型达标(3#和4#的胸型至少要达到90%);③耻骨间距2指(图12)和换羽剩下2~3根;④足够的脂肪沉积。建议的加光程序见表5,同时应注意不同的品种或品系加光时间也不尽相同,视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因耻骨不能很好地反映多少脂肪被沉积在腹腔里,可使用脂肪血管来决定脂肪的沉积,但一般在25周进入产蛋期以后才开始使用;看到明显的脂肪血管说明鸡只有良好的脂肪沉积(图13),这时可进行第一次加光。

4  产蛋期加料及高峰后减料

4.1  加光后的喂料  第一次加光刺激后,将每周的喂料限制改为较少的增加(2~3g/周)直至5%的产蛋率。在20周到见第一枚蛋期间,母鸡似乎对大量增加饲料反应不积极。大量增加饲料反而会导致体重的增加,而不是为产蛋做准备(卵巢发育),因此该周龄时要降低饲料增加幅度,会防止产蛋高峰前由腹膜炎引起的高死亡和高的双黄蛋比例。

4.2  减少窝外蛋  窝外蛋包括地面蛋和棚架蛋,具有极高被污染的机会,不仅是生产上的损失,还会降低孵化率,影响雏鸡质量,也会带来孵化厅卫生方面的风险。窝外蛋最理想的数目为零,但每批种鸡都会有种蛋产在蛋箱外的现象。如果鸡群整个产蛋周期窝外蛋的水平超过2%~3%,那就成为一个问题。产蛋初期窝外蛋的数量会稍高一些,但到产蛋高峰窝外蛋的比例应降至1%~2%,若窝外蛋的比例比这个标准高,需进行认真研究,寻求措施解决这一问题。防止窝外蛋最佳实际操作措施主要有通过训练让母鸡尽早使用产蛋箱、创造良好环境让母鸡产蛋时一直待在产蛋箱内、避免容易诱惑母鸡产窝外蛋的地方这三个主要管理方法。实际生产中可对种母鸡进行适当的训练,使其在蛋箱内产蛋,可减少窝外蛋的数量。产蛋期定期让饲养员按规划好的路线在鸡舍内走动,尤其是在产蛋高峰前,一定要让鸡离开地面,走上棚架,训练鸡只上窝(图14和图15)。产蛋期前3周,每天在鸡舍走动10~12次,随后每天至少巡视6次,捡起所有的地面蛋,有助于防止产地面蛋的习惯形成;开产后经常巡视是否有下地面蛋的鸡只,如有发现,要把它们轻轻地抱回产蛋箱内。如采用自动产蛋箱,见蛋前及见蛋后每天至少开动几次自动产蛋箱传送带,使鸡只适应设备的声音和震动。使用自动集蛋系统,减少破蛋损失,降低感染风险。

4.3  见第一枚蛋至38周  目标是达到最高产蛋高峰。使用颗粒破碎料或粗粉料(玉米粉碎大小为1000~1500μm),累计摄入量最好的鸡群料量为15~15.7kg;饲料能量11.72MJ(11.72~12.14MJ)、粗蛋白15%(14%~16%)、可消化赖氨酸0.66%(0.60%~0.69%);饲喂方式采用每日喂料,可根据体重和产蛋调整能量水平,见表6。肌胃部摄有的粗石灰石颗粒大小要大于900μm。料量取决于产蛋率,建议的加料模式可见表7。产蛋期,产蛋率从12.04%上升到70.41%,料量从125g加到158g,根据产蛋率上升的幅度,采用连续加料17次的方法加到高峰料量,具体情况见表8,根据表8加料后的体重与标准比较参见表9。一般评价肉种鸡生产性能的好坏,以周龄与周产蛋率之和达到119为指标,超过119表明肉种鸡的生产性能较好,反之则不好。

4.4  生产中的能量分配  按周龄划分的能量分配由维持、生长和生产三部分组成,60%~80%的能量用于维持;体重越大,维持需要的能量越多;随周龄增长,生长所需的能量逐渐减少,生产(产蛋)所需能量最高可达28%,之后随周龄增长逐渐降低,见图16。

进入产蛋高峰期卵泡数量为6个左右较好,卵泡达到1㎝以上的数量超过8个(图17)表明料量刺激过大,易导致卵黄性腹膜炎、大肠杆菌感染和死亡率增加(表10)。

表10是喂料过度的例子,该鸡群22周体重为2560g,超标准15g,23周开始加光,23~25周连续3周每周都加料6g/只,24周产蛋率为2%,25周达到15%;一般情况下,在加光至产蛋率达到5%以前,正常加料仍应根据体重加料,通常每周加料3g/只,在产蛋率达到5%以后再按产蛋率的上升幅度加料。由于该鸡群在23~24周超出标准3g过度加料,26周开始死淘率增加,一直持续到30周后才下降;双黄蛋比例27~28周也偏高,29周后才趋于正常;同时28周体重也超过标准115g。

产蛋期每1%的死淘等于从20~30周每只入舍母鸡损失可孵蛋1.25枚,所以从开始产蛋到产蛋高峰应控制死淘。如果日粮中的能量按11.72MJ(2800大卡)计算,高峰时的体重3.6㎏、产蛋率86%、日增重8.6g、蛋重57.3g,高峰时日采食能量1.904MJ(455大卡),则高峰料量=1.904÷11.72×1000=162.5g,其中维持能量=98.3(每公斤体重维持能量需求)×3.60.75=98.3×2.61=1.076MJ (257大卡),产蛋所需要的能量=86%(产蛋率)×57.3(蛋重)×2.4(产每克蛋重所需的能量)=49.3×2.4=0.494MJ(118大卡),生长所需能量=8.6(日增重)×5.6(生长每克体重所需能量)=0.201MJ(48大卡),鸡群活动一般占维持能量的10%~15%(计算时取中间值12.5%),鸡群活动所需能量=257×12.5%=0.133MJ(32大卡)。

总产蛋量与增加体重所需的蛋白质与氨基酸的线性关系曲线上,最高点对应的可消化赖氨酸是0.6%左右,赖氨酸含量并不是越高越好,低了也不行;可消化賴氨酸达到0.6%左右时,对体重和产蛋量有益处,过高或过低均没有好处;建议日粮中的可消化赖氨酸为0.66%,如果饲料摄入量为162.5g,赖氨酸的摄入量为1073mg/d,会取得最好的生产成绩;避免低于推荐的最低可消化赖氨酸的量(表11),否则会出现不良后果。

4.5  监测吃料时间  监测吃料时间的长短,一般粗颗粒1.5~2h、粉料2.5~3h吃完,如果4h料还没吃完是不正常的,要查找原因。

4.6  产蛋后期减料  当产蛋率5~7d不增长、吃料时间延长2~3h才吃完时,开始第一次减料;同时需考虑体重增长趋势(开产到高峰体重增幅16%~18%)、产蛋率下降、环境情况、其它改变等。一般32~40周每2~3周减料1g;40周以后每3~4周减料1g。

4.7  体重差异合理  确保公母鸡在性成熟方面同步,体重方面有合理差异(表12),有助于母鸡接受交配,提高交配效率。

5  小结

要达到前4周的标准体重以及在前8~10周控制骨架均匀度,需提供优异的管理来获得良好的鸡群均匀度(>85%)。育成鸡在16~20周应获得36%的增重,以便在第一次加光前形成足够的脂肪沉积和胸肉状况来获得正确的生殖器官发育,加光后不要喂料过度,周喂料增加量限制在2~3g,直至达到5%的产蛋率时停止,让产蛋的鸡群保持标准体重,使用品种推荐的饲料配方,以取得优异成绩。

猜你喜欢
产蛋率产蛋鸡群
蛋鸡产蛋率下降的原因与应对措施
画里有话
利用中草药提高蛋鸡产蛋率的实用配方
试论鸡大肠杆菌病的病因分析及防治方法
鸡场免疫失败的原因及注意事项
鸡群日常的观察与应对
种鸭产蛋饲料宜分期控制喂量
母鸡喜欢在舒服的地方产蛋
春季蛋鸡饲养管理
蛋鸡需要强制换羽的六项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