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基本面持续改善保险股或成牛市加速器

2020-08-02 10:59叶文辉
证券市场红周刊 2020年29期
关键词:闭环寿险人寿

叶文辉

在欣欣向荣的市场气氛下,年初至今申万保险行业指数仍有将近10%的回调,在所有104个申万二级行业中仅列倒数第9。与此同时,从近期公募基金披露的中报持仓看,机构投资者二季度纷纷减仓。以龙头中国平安为例,持有前三的华夏、兴全及易方达,它们对平安的重仓比例分别从一季度末的3.94%、5.00%、2.29%降至2.87%、4.45%、1.53%。

但从基本面看,最新出炉的保费收入数据显示,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中国平安、中国太保、新华保险上半年累计实现总保费收入约1.52万亿元,同比增长6.75%。其中,新华保险上半年揽入保费收入968.79亿元,同比增长30.93%;中国人寿上半年揽入保费收入4280亿元,同比增长13.17%。整体看,受益于保费修复、利率提升、权益市场回暖三大因素,上市险企基本面持续改善。

保费收入增速拐点一旦确认新一轮上涨有望开启

牛市行情已经确立,保险股大概率不会缺席。无论2007年还是2015年牛市,保险股都有不错的表现:以平安为例,2007年涨幅突破200%,2015年涨幅也达到100%。牛市环境下,市场对保险股超额收益的期待,核心来自于险企持有权益资产潜在的超预期表现。比如今年一季度,中国平安来自短期投资波动的收入便达到80亿,占当期303亿净利润的26%。某种角度上,除券商之外,保险可能是另一个对二级市场波动高度敏感的板块。

而监管政策对此似乎也“大开绿灯”:近期银保监会发布《关于优化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配置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通知》),《通知》对险资权益投资差异化监管,提高优质险企投资比例上限,通过更加市场化的方式将自主决策权交予保险公司,根据险资资质设置8档权益投资比例上限,最高权益类投资比例上限提高至45%。有测算表明,根据本次新规,若假设上市险企仅将权益投资比例分别提高5%,权益投资资金也可增加超3000亿元,则届时优质险企业绩与二级市场的联动性或进一步加强。

剔除二级市场牛熊的因素外,保险本身也是一个持续成长、能走长牛的行业。目前,中国保险业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无论保费深度还是密度,与发达国家相比大约都还有至少1倍的提升空间;这意味着对于保险公司来说,保费收入仍有持续增长的空间。简单讲,保险行业每年的营业利润、内含价值以及剩余边际,都是逐步在增厚的,这是长期坚守保险股的价值所在。

年初以来保险股的低迷,主要还是疫情发酵下,短期市场利率的快速下行。具体说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年初3.6%的水平一度下行至4月底的2.85%,不免加劇了投资者对利差冲击险企资产收益的狂轰。不过随着经济的逐步复苏,市场利率重新上行,短期来自利率端的困扰实际上已消除,从股价表现上看近期基本上也见了底。后续需重点跟踪各家险企的保费收入增速,如果拐点确认,那么保险股有望开启新一轮上涨。笔者预计上半年主要上市险企新业务价值增速由高到低分别为:中国人寿(10%)、新华保险(-10%)、中国平安(-15%)、中国太保(-25%)。

从长期来看,疫情有助于提升居民的投保意识,比如原本就备受市场追捧的医疗险、健康险,以及疫情后保险公司针对性顺势推出的营业中断险、雇主责任险、复工防疫险等,这些保障型的产品发展有助于逐步提升险企承保的营业利润率,改变过往片面依赖于利差驱动的商业模式。

同时,疫情也加速了销售渠道的变革。在过去30年里,保险业的代理人制度发展到了极致,它搭建了保险产品与客户之间的桥梁,但时至今日这一渠道疲态渐显,这也导致了国内保险业进入平台期,未来很可能是借助互联网渠道来解决产品销售问题,这或许也是互联网保险龙头众安在线今年得以持续走强的内在逻辑。

板块正处于双重底部中配置保险股“时不我待”

今年上半年,保险公司预计利润总额达到2249.83亿元,同比增长4.05%。其中,产险公司及资产管理公司预计利润总额分别为447.91亿元和68.15亿元,同比增长19.20%和33.09%;而人身险公司及再保险公司为1382.00亿元和30.90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0.86%、10.68%。从数据上看,目前正是保险行业基本面和估值的双重底部。中国平安、中国人寿、新华保险、中国太保的PEV分别在1倍、0.8倍、0.7倍、0.7倍,基本都处于历史估值中枢的底部。从这两方面出发,此时买入保险股很可能会是最佳时点。从基本面出发,包括友邦保险、中国平安以及中国人寿等个股,笔者认为都是值得关注的。

比如友邦保险,凭借着笼络一批素质较高的保险代理人,使其可以较好地触达高净值人群;加之其在泛亚地区较为全面的布局,在国内保险业亟待转型的当下,友邦保险的经营业绩多了一份韧性。

至于中国平安,其实自去年以来就面临较大压力,包括科技业务前景不明、寿险代理人脱落进而影响保费增速以及管理层动荡,等等,其中原总经理李源祥、原执行董事任汇川相继离职,分别加盟了友邦保险和腾讯。目前中国平安的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人事方面随着姚波、谢永林和陈心颖三大联席CEO的到位,调整已基本结束;而在业务方面,中国平安正在构建围绕个人金融业务和团体金融业务的两大闭环,从这两大业务闭环的战略高度来看,公司的前景仍值得憧憬。

其中,个人金融闭环主要是解决平安寿险负债端的需求。平安集团所有业务部门(包括银行、证券、信托)围绕着利润贡献最高的寿险产品进行交叉销售,这样的组织结构原本就已经让许多竞争对手望尘莫及,而平安好医生和汽车之家两大互联网平台的加持,更成为了长期反哺寿险、财险客户的加分项。至于团体金融闭环,得益于平安银行、证券、信托的资源整合,可以为平安保险的负债提供更优质的资产,从近几年的总投资收益率来看,中国平安确实也要高于其他几家保险公司。

尽管今年前6个月平安寿险及健康险新业务仅实现保费862亿元,同比仍有10个点的负增长,但该利空已隐含在目前1倍PEV的估值当中,随着公司改革的推进,未来发展仍可期。

而在国寿方面,新董事长2019年上任后所开启的“鼎新工程”及“科技国寿”三年行动计划现已取得初步成效,2019年完成首份成绩单,实现了18.6%的新业务价值增速,领先全行业。即便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考验下,新业务保费收入仍实现了双位数增长,这或许也是近期中国人寿股价强于中国平安的关键。

猜你喜欢
闭环寿险人寿
时尚与数字共舞,打造印花供应链生态闭环
公平关切下闭环供应链差别定价决策
10家银行系寿险公司的金融江湖
为什么终身寿险比定期寿险贵这么多
定期寿险和终身寿险哪个好
FANUC 0i C/D全闭环改为半闭环在数控机床维修中的应用初探
万峰痛批寿险乱象
保监会将派检查组进驻前海、恒大人寿
巨头筑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