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泉现在到了一个发力点”

2020-08-02 10:52姚成二陈成诵
决策 2020年7期
关键词:临泉县域攻坚

姚成二 陈成诵

狠抓“五条路径”

《决策》:“十三五”时期,临泉经济发展亮点纷呈,城乡面貌日新月异,闯出了一条不平凡的县域经济发展路子。临泉是如何谋划的?

邓真晓:2014年9月,临泉县委十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定下了230万临泉人的目标:富民强县、安居乐业。由“三个临泉”组成,即活力临泉、绿色临泉和平安临泉。整个“十三五”时期,临泉是按照这个目标来干事创业,把打造“三个临泉”作为“十三五”规划编制的总纲。

当时,临泉人均GDP不到1000美元,工业增加值比重刚超过20%。临泉是追赶者,只能向前,没有退路。为此,临泉大力实施“三大推进”,全面推进大建设、大招商。建设要有资金,但资本不足是临泉县情,所以把招商作为生命线,推进大环境,开展效能革命。在实践中,临泉明确了“五条路径”。

第一是交通先行。千古百业兴,先行在交通。那个时候,临泉没有交通动脉,没有通高速,没有水路,没有铁路。现在这些基本完成,对临泉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第二是工业突围。工业不强,临泉不强;工业不富,临泉不富。“十三五”时期,临泉通过抓项目培育带动、抓龙头企业壮大、抓优化改善服务等关键环节,引进了多家大企业,这是临泉大发展的脊梁。

第三是农业转身。临泉没提农业转型,更没提打造现代农业体系。转身是什么概念?就是不能往过去的方向走了,要搞现代农业。比如说,近几年提出的“中原牧场”品牌,四个字打通了种植业和养殖业,把农业循环经济串起来了。与2014年比,现在临泉农业完全是两个概念,呈现“大农业”的一种良好态势。

第四是城乡统筹。2014年,临泉提出“县城做大、集镇做强、乡村做靓”的总体思路;2016年,临泉进一步提出“大县城、小城镇、美丽乡村齐步走”,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通过几年的努力,城乡面貌变化很大。

第五是全民创业。如果临泉有5%的创业率,200多万人就是10万人创业,现在已经基本形成了,市场主体有8.2万户,2014年才3万多户。临泉经济总量为什么能进入全省前20强?“人海战术”起作用了,草根经济特别活跃。但归根到底还是临泉环境好了,创业壁垒没有了。

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显示,2015年到2019年,临泉各类服装企业增加700多家,5万多人就业,分布在城市和农村,小服装厂虽然没有大派头,但是经济活力充分迸发出来了。

总的来说,临泉发展重在抓重点、抓突破,合力攻坚,把“十三五”规划编制、落实的过程变成狠抓“五条路径”的过程。现在,临泉县域经济居全省第17位,比五年前进了14位,经过几年积蓄,应该说到了一个发力阶段,下一步惊人的一跳是有可能的。

说到底,临泉发展是践行了中央的发展思路和要求,学懂弄通做实。中央的精神都是一样的,天上飘了一块云,为什么在这地方下雨,别的地方不下?关键在于做实。

脱贫攻坚的多重效应

《决策》:2020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今年4月,临泉成功“摘帽”。下一步,临泉将如何巩固脱贫成果,夯实脱贫“摘帽”基础?

梁永勤:2014年,在脱贫攻坚初期的时候,临泉就确定了一个方向,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并发布了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工作意见,后来细化成很多方案,围绕这个思路一直干下来。今年4月,临泉顺利退出贫困县序列,贫困发生率降至0.38%, 但“摘帽”不是终点,仍需持续用力,巩固好来之不易的脱贫成果。

首先临泉要统筹推进中央专项巡视“回头看”和国家考核等反馈问题高质量整改,落实“四个不摘”“四个不减”,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戰。

二要提升脱贫质量。聚焦“33111”年度重点任务,继续打好“四季攻势”,认真落实“四大增收”行动,全面排查解决“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问题。同时,健全“三户一体”防贫机制,开展脱贫攻坚普查,持续加大12个省市县重点督办村帮扶力度。

三要抓好政策落实。深入推进“十大工程”,聚焦“三有一网”点位扶贫,新增“一村一品”。2020年将开发公益性岗位300个、扶贫公益岗1.2万个,开展贫困户技能培训1000人次;落实“四带一自”,特色种养业覆盖率达到80%,吸纳贫困户就业1500人;强化“控辍保学”,实现大中专贫困生资助全覆盖。

四要强化帮扶合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投入脱贫攻坚主战场。压实“双包”工作,加大项目、资金等帮扶力度。深化与合肥庐阳区结对帮扶工作。提升农产品产销对接“八进”行动,力争农产品销售额突破1000万元。

《决策》:脱贫离不开本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临泉如何实现脱贫攻坚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同共进?

梁永勤:临泉围绕脱贫攻坚补短板,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首先是脱贫攻坚对干部的锻炼,培养了一支有责任、有能力、有担当的基层干部队伍。脱贫攻坚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衔接,一定要有人去干,国家政策再好,如果没有干部队伍去落实,就架空了。

特别是乡镇上,充实了一批年轻大学生扶贫专干,有400多人。前不久,我到老集镇周庄户村调研,发现去年招的两个大学生非常优秀,第一次跟我交流很自信,对一些问题的介绍,头头是道。像这样的年轻同志,将来培养出来,就是组织的优秀力量。

其次,通过脱贫攻坚发展了一批产业。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快速提升,企业市场主体迅速壮大,带来了临泉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增速在全省靠前,在阜阳市已经连续多年第一。

三是改善基础设施,民生事业全面进步。现在每个村至少有1个农民文化广场,每天晚上7点,都在跳广场舞。这不仅是群众锻炼身体的场所,更重要的是农民之间能产生交流,可以化解很多矛盾,提升文化修养,带来人际关系和谐。实际上,这也是善治临泉的一个生动体现。

最后是提升临泉人的精神面貌。通过脱贫攻坚,解决了110多万人的饮水问题,开展沟壑塘治理,城市绿化,社会面貌改变了,人民的精神面貌发生变化了,精气神上来了。

临泉深刻认识到,脱贫攻坚不仅仅是一个贫困人口的脱贫工作,更体现在干部队伍的培养,基层设施的建设,产业发展的提升,群众精神面貌的变化上,具有协同推进的多重效应。

有锦旗要扛,有第一要争,有排头要站

小葫芦变为扶贫的“宝葫芦”,已成为临泉的脱贫支柱产业。

《决策》:基于独特的县情,相比其他县域,临泉的县域治理工作更具复杂性、严峻性和挑战性。临泉是如何探索县域治理现代化的?

邓真晓:一个地方落后,我分析有三大原因。一是用人导向有问题,买官卖官,这些人来路不正,没本事还干坏事,用错这样的人,没关系、肯干事的人,就没有了活力;二是市场配置资源的环境和规则乱了,靠权力、金钱、关系等配置资源,经济必然是低效率的;三是司法环境乱,良好的经济秩序离不开法律的保障。可以说,临泉县域治理是围绕破解这三大问题展开。

县域治理,关键是要作为一个系统来思考,真正把各个子系统打通,而不是一种书面上的系统。还要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变成临泉话,接地气,这样才能落地,这是县域治理中一个很重要的任务。

在临泉县域治理中,有两个主要的抓手,一个是善治临泉,一个是健康临泉,临泉下了很深的功夫。善治临泉是县人大主任在抓,健康临泉由县政协主席负责,都有任务,系统性地去做。

通过这几年的努力,老百姓和干部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会风气变好了,思想观念解放了。治理提升极大地降低全社会的运行成本,经济效益上来了。以交通来说,过去随意掉头、逆向行驶经常发生,通过交通整治,现在没有了,速度上来了,意味着经济效率上来了。这既是社会治理又是经济治理。

临泉的县域治理一定是以老百姓为中心,心里想的是老百姓,想到的是民生福祉,所有的行为都是围绕着如何提高老百姓幸福感來决策。

《决策》:在县域经济快速腾飞的同时,一支思想解放、干劲十足的干部队伍也在临泉成长起来。临泉是如何抓干部队伍建设,营造干事创业氛围的?

邓真晓:现在,区域竞争不仅比拼投资、项目、环境,而且还比拼精神。江浙、合肥等先发地区之所以在短时间内实现经济倍增,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这些地方的广大干部拥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都拥有奋发有为、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

在思想认识上,干部要有超越常规的心态、苦干实干的精神、跳跃式发展的决心;在心境眼界上,要激情满怀,身在家门口,放眼全世界,不断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在目标定位上,要有“速度领先,总量进位”的雄心壮志,有锦旗要扛,有第一要争,有排头要站;在人生定位上,要志存高远,奋发有为,干就干出一流、干出精彩、干出辉煌。同时,临泉也在加大为官不为整治力度,让“马虎熊”严谨作风,让“迷瞪脸”抖擞精神,让“老油条”释放激情。

总的来说,“十三五”时期是临泉干部队伍升华思想认识的过程,更是全县干部找回自信、找准目标、找对路径、找到状态的过程。

展望未来,只要全县人民凝心聚力,斗志昂扬,只争朝夕,真抓实干,一个崛起皖西北、融入长三角的活力临泉、绿色临泉、平安临泉,一定能够昂扬雄立在广袤的中原大地上。

猜你喜欢
临泉县域攻坚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作品二
一个定理的多种证法探究
脱贫攻坚 重在落实
互助:“联动”方能攻坚
贵州黔西县临泉镇美丽乡村规划研究
县域就诊率为何差了40%
一项县域中招政策的回顾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