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产学研合作培养复合创新型人才路径研究

2020-08-03 01:58冯菁
大经贸 2020年3期
关键词:高校

【摘 要】 产学研合作培养复合创新型人才是一种先进的人才培养机制,更加强调多个组织协调,以便于促进复合创新型人才的诞生。本文从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内涵及需求出发,详细分析了产学研在协同培养复合创新型人才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保障产学研协同视角下培养复合创新型人才模式的运行途径。

【关键词】 高校 产学研协同创新 人才培养路径

一、引言

复合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孵化器,必须要肩负起时代交给的使命,不断探索与前进,摸索出适合复合创新型人才发展的模式。产学研协同培养复合创新型人才作为一种极具先进性和科学性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教学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理论框架。如何体现出产学研在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上的优势,最大程度地发挥各主体要素在协同创新平台上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实际效用,为社会培养出复合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当前高校教学工作的重点。

二、研究方法

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针对高校“产学研”协同发展方面的相关文献进行搜索、整理和归纳。经资料的分析研究,阐述我国当前高校“产学研”协同的现状,借鉴文献中有代表性、建设性的观点,探索出一条适合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高校“产学研”协同路径。本文的研究首先将我国众多学者普遍研究的视角进行分析,其次将“产学研”协同发展的必要条件进行整理,提出可能会导致哪些问题的出现。这样在协同路径的构建方面起到了补充与完善的作用,进而为高校“产学研”协同路径的探索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研究过程

(一)、我国高校协同创新领域的研究现状。所谓的“产学研”,即产业、学校、科研机构等相互配合,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强大的研究、开发、生产一体化的先进系统,并在运行过程中体现出综合优势。产学研协同指以企业为技术需求方,与以科研院所或高等学校为技术供给方之间的合作,其实质是促进技术创新所需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效组合。陈卓武认为,高校应始终坚持“围绕行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行业”的宗旨,找准产学研结合一体化发展的生态位,积极深入企业,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占侃、孙俊华二人认为,校企合作是产学研协同发展的重要形式,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举措,也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石贵舟认为,产学研协同发展道路中,通过创新主体的协同,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联合攻关,产生协同效应,这极大地推动了高校的科研创新和知识创新,革新了高校人才培养方式。这些研究观点在我国高校“产学研”协同路径的构建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产学研协同培养复合创新型人才现存的问题。1.产学研协同机缺失。纵观我国当前高校产学研联合机制来说,很多高校虽然开展了积极的校企合作,学生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专业实践能力,但还是有一些学校并没有积极联合科研部门,导致学校学生的自主创新创业能力较差。由于产学研协同机制的缺失,往往会造成学生创新能力、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的缺失,很难真正的实现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2.师资结构不合理。当前教师队伍更多的是在学历结构、职称结构等层面上进行构建,相对忽视了实践层面的教师配比。在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的推进下,目前很多高校的教师队伍结构也在进行积极地调整,但是由于深受传统教学思想的禁锢,多数教师依旧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理论领域上,较少将创新人才培养思维与事业单位、企业进行整合,这就导致高校产学研协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实效性较低。3.校企合作链条脱节。校企合作作为产学研协同培养复合创新型人才中的基础形式,不仅能够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之间的共赢,还可以有效地弥补学校教育实践意识不强的现象。很多学校在在选择企业合作时非常盲目,很多与学生专业不对等、不适应的职位,都融入了高校社会实践当中,不仅不能促进学生强化自身的专业实践能力,而且往往会造成学生未来就业迷茫的现象。

(三)、保障产学研协同培养人才的运行途径。1.科学建立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必须要在理论与制度层面制定出科学、合理、具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机制,为产学研协同培养复合创新型人才工作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将学校—企业—科研机构三方主体有效整合,构建良好的合作机制,产学研三方以互惠互利为原则,最大程度地发挥出学校提供专业知识、实践研究平台的优势;发挥产业为学生提供实践基地、实习基地,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优势;发挥出科研机构前沿的技术、设备和工艺,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优势。2.大力完善学生创新创业体系。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支持下,高校需要不断完善和强化自身的创新创业机制。通过吸取政策支持、企业资金支持、科研专业支持等手段,大力鼓励广大学生创新创业。结合市场发展的动向,真正的做到学以致用,切实的将知识与经验转化为财富,在增强学生组织管理能力的同时,激发其创新潜力,促进其创新和全面发展。3.调整高校各个环节组织建设。学校的软硬件设备和教师专业能力应不断地提升和强化。首先,强化高校硬件教學设施,可以通过建立“创新科技研究教室”、“产业综合实践教室”等途径为学生的实际研究提供良好的保障基础,大力完善学校的信息网络平台构建,为产学研第三方教学打下良好的设备基础。其次,积极的强化并创新专业课程体系,积极将自主科研、自主实践的内容有机的融入专业教学课程和教学评价中。

四、结论

强化政、企、校等多机构联合的协同创新、科研与教学平衡发展是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战略选择。高校应以协同创新和科教融合的理念为引领,通过改革体制机制,引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方向;注重交叉学科协同效应,奠定创新型人才培养基础。培育多元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产学研”平台,创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文化土壤,全面推动复合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高俊国,郭宁,郭文敏,等.电气工程专业产学研用协同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J]. 创新与创业教育,2016,7(1):71-73.

[2] 陈国铁.基于协同创新的应用型高校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机制构建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5):130-132.

[3] 陈振娇,时良瑞.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思路[J].宏观经济管理,2015,(04) .

作者简介:冯菁(1993.08-),男,苗,湖北利川人。硕士生,创新与创业管理, 重庆工商大学,重庆市南岸区,400067

猜你喜欢
高校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新常态下高校档案工作发展研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提升的策略研究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