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研究生科研倦怠影响因素分析
——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

2020-08-04 13:11李悦池
关键词:科研活动博士生心理压力

李悦池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院,北京 100083)

一、相关概念梳理

美国心理学家曾将倦怠(Burnout)引入职业领域,将倦怠定义为“由于工作时间长、工作量大、工作强度高所导致的疲惫状态”[2]。有学者将个体职业倦怠的发生归因于回报与付出间不匹配[3],也有学者从三个维度对倦怠进行廓清[4],包括:情感耗竭——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去人性化——人际关系疏离、低效能感——自身评价消极倾向增长[5]。后来,还有学者认为倦怠感的产生与工作者的产出与回报失衡状态相关,亦有学者将倦怠归结为“没有达到需求和完成期待的个体之知觉”[6]。目前,学界关于倦怠状态而开展的实证研究都证明了前面学者三维度定义的信效度,因此笔者也将依据其概念作为研究开展的理论基础。基于三维度定义可以将科研倦怠表述为科研活动参与者无法达成科研目标、科研成就感以及科研目标期待时,产生的焦躁、失望、疲惫感。

博士生科研倦怠是博士生在培养过程中体验到的幸福感降低的一种消极情绪,其三维度内涵包括:科研热情耗竭、科研效能感低、科研去人性化。从心理学角度观测,投入与倦怠是幸福感的两种原型[7],幸福感包括激活与快乐,投入意味着高度激活与快乐,倦怠意味着低度激活与快乐[8]。由此可见,博士生科研倦怠意味着对科研投入的降低,势必也会影响博士生的心理健康状态,进而造成科研质量下降、教育资源浪费等问题。因此,对于博士生科研倦怠的研究不仅重要而且必要。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研究主要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NVivo12软件对访谈原始资料进行提取与分析,中期运用扎根理论进行归因判断。质性分析方法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研究,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进行建构,以获得解释性理解的实证研究方法。扎根理论是经典的自上而下的质性理论建构方法,其运行的前提在于搁置前期心理预判,仅通过对经验材料挖掘事实。在访谈材料整理过程中,将会进行开放、关联、核心三级编码。研究选取北京地区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性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为被试,对其进行深度访谈。

(二)研究样本

从研究目的出发,通过抽样的方法选取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07名在读博士研究生为被试,其中5人在科研活动中未感倦怠,因此剔除无效样本,最终留取102人的访谈记录作为研究的原始资料。样本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样本基本情况

(三)研究过程

1.访谈

研究采用半结构化访谈的形式,鉴于空间与时间的限制,访谈进行的形式并不限于面对面访谈,访谈者和被试也会通过电话、视频等多样的渠道进行。在访谈之初笔者会向接受访谈的被试介绍性说明科研倦怠的基本内涵,使被试在接受访谈时形成初步的自我预判,从而确保访谈的效率和质量。访谈内容包括被访谈者和统计学意义上的个人情况,以及“你是否在科研活动中感到倦怠?”“让你觉得倦怠的原因是什么?”等问题。

2.编码

会标中,位于中心的弦图替代了河图中心的5个点,弦图外的圆圈表示河图中的带10个点的圈.在此圈外侧画了阴(蓝色)、阳(红色)两个外切的左旋悬臂,分别代表河图上的阴数(偶数2、4、6、8)从南方(上方)开始的左旋排列和阳数(奇数1、3、7、9)从北方(下方)开始的左旋排列,但我们只突出画了南方(上方)的阴数2和阳数7的点列.

研究利用NVivo12软件将有效访谈记录对原始材料词义提取、归纳、整理。依据扎根理论,对提取出的码号自下而上进行三级编码。在编码的过程中也会通过人力进行更为细致的微调以及归类,目的在于形成更为细致、人性、可靠的码号,最终形成27个本土概念与13个意义范畴。在关联式编码过程中进一步将意义范畴整合形成5个关系类属,在第三级编码过程中归纳出类2个核心类属。

3.码号饱和度测试

为保障研究结果的可信性,在形成初步的核心编码之后,将编码重新编制为一份开放性问卷通过问卷星平台进行大范围的投放。该问卷的目的是进行码号饱和度测试,以发现是否有新的码号出现,不断补充经验材料,确保归因分析的有效性。

三、研究数据分析

(一)开放编码

开放编码是对访谈原始材料中的语句、语词进行概念化,并将相似、相同的本土概念归纳为一个意义范畴的过程。为了保证研究的真实性与有效性,首先对提取出的原始语句进行整理,剔除无效与模糊的回答,将剩余的有效句子进行开放式编码。编码采用“样本号—问题号—回答语句编号”的形式。通过对原始资料的整理,将相同意义的句子范畴化,剔除矛盾句子,经过多次筛选、清洗、整理,最终得出27个本土概念和13个意义范畴,具体如表2所示。

表2 开放编码过程

(二)关联式编码

关联式编码是在意义范畴中寻求内在联系,将零散的范畴通过线索串联起来从而形成新的组合形式。通过关联式编码能够更为透彻地分析出博士生科研倦怠的影响因素。在关联式编码过程中,将已获得的13个意义范畴,一一联系,梳理出5个关系类属,如表3所示。

表3 关联式编码过程

(三)选择式编码

通过选择式编码,围绕“博士研究生科研倦怠的影响因素”范畴,将生理压力因素、心理压力因素、个体能力压力因素确定为博士生科研倦怠的内在压力因素,将科研情景因素与社会环境因素归纳为中介压力因素。其原因在于目前高校对于博士科研能力和研究水平的评判依据主要是博士生的科研产出数量及质量[9],因此,科研文章发表的压力成为博士生科研倦怠的中介影响因素之一。此外,科研成果的产出与博士生毕业、择业、就业等问题紧密相关,基于此社会环境因素同科研情景因素共同构成科研倦怠的中介因素。

(四)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建构

通过对访谈原始材料的归纳分析,在扎根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开放式编码、关联式编码、选择式编码三级编码过程,将原始材料整理为27个本土概念、13个意义范畴、5个关系类属,最终归纳为2个核心类属。在此基础上架构出博士生科研倦怠影响因素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

四、影响因素模型阐释

通过扎根理论的指导,确定生理压力因素、心理压力因素、个体能力压力因素、科研情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是影响博士生科研倦怠的五大因素。但是各个因素间之间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且对于科研倦怠产生的作用机制有所不同。因此,研究进一步将五大因素归纳为内在压力因素和中介压力因素两大类因素,二者共同发生作用,从而导致博士生科研倦怠显现的发生。

(一)内在压力因素

在博士生科研倦怠的影响因素中生理压力因素、心理压力因素、个体能力压力因素属于内在压力因素,三者构成了博士研究生是否感受到科研倦怠的基础。当个体的生理、心理情况较差,对自身能力不自信的时候,极易在科研活动中感到倦怠,这种倦怠感长期积累最终将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

首先,从生理压力因素层面来看,博士生的年龄、性别以及健康情况不同,会使他们产生不同程度的生理疲惫感,从而影响其长时间投入到高强度的科研活动中,同时这种生理疲惫感也极易引起心理状态上的波动。就年龄因素来看,博士生入学年龄范围较宽,因此博士生的年龄普遍较高。参与此次访谈的107名博士生中,年龄在30岁以上的同学就有50名,占比为47%。年龄较高的受访博士生普遍表示科研活动导致他们的生理疲惫感增强。就性别差异来看,女博士生较男博士生更容易感受生理压力以及科研倦怠。参与此次访谈的博士生中有47名女性,占比为44%,在访谈过程中女博士生普遍表示在科研活动中由于不同的生理结构以及社会角色使她们更容易感受到生理压力。就健康状况来看,受访博士生大多数都表示他们不同程度地受到亚健康的困扰。实验强度、科研压力、作息不规律、长时间伏案工作、锻炼时间少都让博士生更容易产生健康困扰,健康问题的产生进一步影响到科研活动效率。

其次,从心理压力因素层面来看,心理压力的来源多来自于科研活动中人际关系交往阻碍以及生活和学业间的平衡。就同学关系来说,一方面,由于博士生拥有较强的专业性,不同专业间差异巨大,即使是同一专业也有不同的研究方向,因此同学之间的学术交流受到阻碍,无法进行观点的交流,遇到学术问题也无法通过相互交流获得启迪,这些状况都极易造成倦怠感的产生。另一方面,在访谈中近7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面临着人际交往困难,在较高的学术压力下同学们各自忙于科研,使人与人之间产生较强的疏离感,这种人际交往的疏离感极易导致博士生的孤独感、无力感。就同事关系来说,在职攻读学位的博士生由于要兼顾工作和科研,精力分配出现问题时易于造成同事间的摩擦。就师生关系来说,不和谐的师生关系极易使博士生对于科研活动产生抵触情绪,造成科研倦怠。在博士研究学习期间,导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关系最为密切,与导师关系不良极易导致博士生丧失科研热情,导致科研倦怠的状况发生。同时,不同培养方式下的博士生都面对着生活与科研难以平衡的问题,精力分配的不均极易造成科研热情耗竭的状态,从而导致科研倦怠。对于全日制的博士生来说,他们不仅要考虑科研问题,同时还要兼顾家庭、就业、婚恋、生育等问题,这些问题又易使全日制博士生感受到很强的精神压力。对于非全日制博士生来说,他们不仅具有上述问题,同时还要平衡日常工作与科研活动的精力分配。总之无论培养方式如何,博士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心理压力,这些心理压力因素便是导致博士生科研倦怠的内在压力因素的其中一部分。

最后,从个体能力因素层面来看,博士生对自身科研能力的不自信以及科研心理素质低下都容易引发科研倦怠的产生。就科研能力来说,博士生对于自身科研能力的研判多与科研成果的多少联系在一起,但科研成果的产出是日积月累的成果,因此单一的评判标准往往使博士生对于自身科研能力的判断不够准确,导致博士生对自身科研能力不自信的情况产生。这种不自信使博士生在科研困难面前缺乏韧性和奋斗的精神,在经历失败之后极易陷入科研效能感低的心理情绪中,导致博士生科研心理素质较低的状况发生。博士生的心理抗压能力低下使其对科研的热情逐渐流失,从而导致情感耗竭的状况出现,造成科研倦怠。这种来自于个体能力的压力又会反作用于博士生的生理与心理,导致这两者压力的产生。

综上所述,生理压力因素、心理压力因素、个体能力因素不是相互独立的存在,而是呈现相互影响的状态,三者共同构成影响博士生科研倦怠的内在压力因素。

(二)中介压力因素

如果没有中介压力因素发挥作用,单纯依靠内在压力因素也不足以造成博士生科研倦怠感的产生。因此,研究将科研情景因素与社会环境因素归纳为影响博士生科研倦怠感产生的中介变量,即指内在压力因素对博士生科研倦怠的影响是通过中介变量实现的。

从科研情景因素层面来看,科研动机、科研情境、科研性质构成了的科研情景因素与博士生科研倦怠的产生的小环境。具体来说,科研动机与科研倦怠的产生相关。科研动机是支撑博士生进行科研活动的内在驱动力,但是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博士生投入到科研活动的动机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向,其中功利性科研的动机是导致科研倦怠产生的主要因素。与纯粹的科研动机相比功利性科研动机夹杂着更多的因素,使博士生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活动中,缺乏内心的坚定信念,因此在面对科研阻碍时缺少真诚动机的驱动让博士生更容易产生畏难情绪,从而导致倦怠情绪的产生。而科研情境亦与博士生科研倦怠的产生相关。科研情境包括学科建设、学科学术氛围等,研究中受访博士生表示所从事的学科研究方向的前景、能获取到的学术资源也是造成他们感到倦怠的原因。近20%的博士生表示他们对自身研究的内容前景并不看好,15%的博士生表示其无法获得科研研究所需要的学术资源,以上两方面都在逐渐损耗博士生的科研热情,造成科研倦怠的发生。此外,科研性质也与科研倦怠相关。对于博士生来说科研活动是其学习生活的重心,但科研活动单调、机械、艰难的属性使长时间从事科研活动的博士生易产生情感耗竭、去人性化、低效能感的状态,这些状态正是科研倦怠出现的显著指标。

从社会环境因素层面来看,社会环境构成了博士生科研倦怠产生的大环境。就业压力、晋升压力、延期毕业的压力构成了社会环境压力的主要来源。对于就业压力而言,当前社会就业形势严峻,博士生由于研究方向精深,且对自身就业质量要求较高,同时社会对于博士生角色的设置较高,导致博士生在就业过程中压力倍增。对于未来就业前景的迷茫消耗了博士生日常科研活动的积极性,从而导致倦怠感的产生。就晋升压力而言,在非全日制博士生中普遍存在,博士学位的获取与其工作晋升紧密相关,因此博士学位的获得不仅是对科研活动的一种认可,更成为工作升迁的基石,双重压力导致了部分博士生产生了科研倦怠。就延期毕业压力来说,在受访的107名博士生中有近93%的人坦言其具有此方面的压力,延期毕业不仅打击了他们科研的积极性,更使他们心理、生理等方面的压力倍增,从而极易陷入科研倦怠与难以达到毕业标准的恶性循环中[10]。

总而言之,在社会环境因素中,不容乐观的就业前景、巨大的生活压力、浓厚的竞争氛围都给博士生造成较强的心理压迫感。一方面,这种压力敦促着博士生的科研产出量,当过度以科研产出量作为考核评价标准时,极易导致博士生产生科研去人性化的感受。另一方面,这种压力使博士生产生心理焦虑,在遇到科研困难时极易产生挫败感和低效能感,导致情感耗竭,进而出现科研倦怠。

(三)压力因素与科研倦怠

在研究中,通过对107名研究生进行深入的访谈,归结出生理压力、心理压力、个体能力压力、科研情境、社会环境是影响博士生科研倦怠的五大因素,并根据因素作用方式不同分为内在压力因素与中介压力因素两大类。两大类压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博士生科研倦怠的产生[11]。

从内部压力因素来看,这是导致博士生科研倦怠产生的根源因素。博士生生理压力、心理压力、个人能力压力之间相互作用,导致博士生在研究过程中产生了情感耗竭、低效能感、去人性化的感受,最终形成科研倦怠。同时在访谈的过程中研究者发现不同的内部压力来源与不同的倦怠维度相关,例如生理压力与心理压力共同作用极易导致博士生科研情感耗竭状况发生,身心俱疲使得博士生难以集中精力投入到科研活动中。同时,心理压力与个人能力压力共同作用的情况下容易导致博士生在科研活动中低效能感的产生,这种低效能感亦会反作用于博士生的科研生活,加重心理压力与个体能力压力。当然这并不是说生理压力、心理压力、个体能力压力因素与科研倦怠各维度因素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而是影响程度大小的区别。

从中介压力因素看,内部压力因素通过中介因素的作用才最终导致了科研倦怠的产生。由科研情景因素与社会环境因素构成的中介因素,进一步放大了博士生的心理压力、生理压力与个体能力压力,使处于情感耗竭与低效能感的博士生在多重中介压力的作用中形成了去人性化的感受,最终导致科研倦怠的产生。

综上所述,博士生科研倦怠的产生并不是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多种内部压力因素相互作用,再通过中介压力因素作用而产生的一种消极情绪。

五、研究局限

研究尽力将访谈原始材料进行登录,追求码号的饱和。但是达到码号饱和仅是一种理想状态,由于调研样本数量有限(仅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内进行取样),因此不能保证码号已经完全饱和,这是本研究的局限之一。此外,博士生所在专业及学科众多,各专业领域的具体情况不同,因此影响科研倦怠的影响因素也会略有差别。而研究仅从宏观上对博士生科研倦怠问题进行把握,未能聚焦具体年级、具体学科,这是研究的局限之二。基于以上局限,研究结论仅适用于分析高校博士生科研倦怠产生原因概况,在特定情境中不能完全适切,笔者将在后续研究中进一步对模型进行修正及完善。

猜你喜欢
科研活动博士生心理压力
我国2021年在学研究生规模达333万人
计算机学科科研活动行为规范建议
河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
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迎春佳作
基于BSTL与XGDT算法对多级别心理压力的评估
机械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科竞赛和科研活动体系建设研究
依托科研实践促进大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培养
浅谈畜牧专业大学本科生参与科研的重要性
通过图片看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