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马来酸桂哌齐特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

2020-08-04 12:31李付兵
中成药 2020年7期
关键词:丹参滴丸马来酸稳定型

李付兵,吴 萱

[湖北文理学院附属医院(襄阳市中心医院) 心内科,湖北襄阳441021]

冠心病可导致心肌缺血的发生,稳定型心绞痛是其主要类型,可明显增加心肌梗死及猝死风险,故及时有效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1]。药物是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主要治疗方式,其中钙通道阻滞剂可抑制心肌的收缩,减少心肌耗氧量,又可解除冠状动脉的痉挛,改善心肌的供血状态。马来酸桂哌齐特作为新型的哌嗪类钙拮抗剂,具有阻断缺血再灌注损伤、稳定细胞膜等多种药理作用,它在脑缺血缺氧疾病中的疗效已得到认可,而且在心血管病变中也有理想作用[2],但有研究认为单用该药物对部分患者的效果有限[3]。近年来,中医药在冠心病的防治上应用广泛,其中复方丹参滴丸有理气止痛、活血化瘀之功效。

前期已证实[4]心肌缺血标志物在心肌缺血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最近有研究表明[5]它们可用于临床疗效评价。另外,左室舒张功能不全可增加左室舒张末期压力,导致左室充盈受限,心肌缺血,影响心肌的外周循环[6]。本研究旨在探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马来酸桂哌齐特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 年1 月至2018 年10 月于襄阳市中心医院心内科治疗的102 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9 例)和观察组(53 例),其中对照组男27 例,女22例;年龄44~69 岁,平均年龄(53.39±5.03) 岁;病程2~8 年,平均病程(5.41±0.69) 年;合并症高血脂25 例,高血压17 例;红细胞计数(RBC)(4.58±0.64) ×1012/L;血红蛋白(Hb)(108.75±6.39) g/L;白细胞计数(WBC)(7.85±1.42) ×109/L,而观察组男30 例,女23 例;年龄45~71岁,平均年龄(54.28±4.65) 岁;病程2~8 年,平均病程(5.32±0.75) 年;合并症高血脂29 例,高血压20 例;RBC (4.65±0.57) ×1012/L;Hb(111.33 ± 5.41) g/L;WBC (7.96 ± 1.35) ×109/L。2 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标准 参考文献[7]报道。(1) 经症状、体征、心电图、心脏超声、心肌酶、影像学等检查确诊为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2) 未接受冠状动脉支架介入治疗;(3) 近期无大手术史。

1.3 排除标准 (1) 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急性心肌梗死;(2) 失代偿性心功能不全;(3) 心、脑、肾等器官严重病变;(4) 严重电解质紊乱;(5) 血液系统疾病或凝血功能障碍;(6) 恶性肿瘤;(7) 对本研究药物禁忌。

1.4 给药 2 组均积极处理并发症,接受扩冠、抗血小板聚集、降压、调脂、硝酸酯类药物、控制饮食等常规治疗。同时,对照组静脉滴注240 mg马来酸桂哌齐特 (北京四环制药有限公司,2 mL/80 mg,批号20160712),加到250 mL 5%葡萄糖注射液(上海华源安徽锦辉制药有限公司,250 mL/25 g,批号20160513) 中,滴速控制在1~1.5 mL/min,连续14 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10 粒复方丹参滴丸(天士力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5 mg/丸,批号20161026) 口服,每天3次,连续4 周。治疗4 周后,统计患者血压、心率、心绞痛发作情况(每周心绞痛发作时间>1 min的次数、每次持续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 疗效评价 (1) 显效,心绞痛症状基本消失,每周发作<2 次,基本无需硝酸盐类药物;(2) 有效,心绞痛程度有所改善,但未达到显效标准,硝酸盐类药物用量减少超过一半;(3) 无效,心绞痛、硝酸盐类药物用量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7]。

1.6 指标检测

1.6.1 血液指标 于治疗前、治疗4 周后采集患者外周空腹静脉血各4 mL,常规分离血清,酶联免疫法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 活性,蛋白钴结合试验检测缺血修饰白蛋白(IMA) 表达,XL600 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洛阳灵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检测低密度脂蛋白-C (LDL-C)、高密度脂蛋白-C (HDL-C) 水平,KES-900CH 型全自动血流变检测仪(苏州德斯森电子有限公司) 检测血浆黏度、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

1.6.2 左室舒张功能 于治疗前、治疗4 周后采用HY-8000 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江苏苏美达集团公司) 检测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LVPWD)、舒张早期二尖峰前叶峰值体积流量(E)、舒张晚期二尖瓣前叶峰值流量(A)。

1.7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 18.0 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 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连续性校正。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 组临床疗效比较[例(%)]Tab.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case (%)]

2.2 心肌缺血标志物 治疗后,2 组CK-MB、LDH 活性及IMA 表达降低(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见表2。

表2 2 组心肌缺血标志物比较()Tab.2 Comparison of myocardial ischemia marke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

表2 2 组心肌缺血标志物比较()Tab.2 Comparison of myocardial ischemia marke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3 左室舒张功能指标 治疗后,2 组LVPWD、E、A 改善(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见表3。

表3 2 组左室舒张功能指标比较()Tab.3 Comparison of left ventricular diastolic function indi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

表3 2 组左室舒张功能指标比较()Tab.3 Comparison of left ventricular diastolic function indi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4 血液流变学指标 治疗后,2 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降低(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见表4。

表4 2 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Tab.4 Comparison of hemorheological indi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

表4 2 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Tab.4 Comparison of hemorheological indi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5 血压、心率 治疗后,2 组血压、心率降低(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见表5。

2.6 血脂指标 治疗后,2 组LDL-C 水平下降(P<0.05),HDL-C 水平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见表6。

表5 2 组血压、心率比较(,1 mmHg=0.133 kPa)Tab.7 Comparison of blood pressures and heart rat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1 mmHg=0.133 kPa)

表5 2 组血压、心率比较(,1 mmHg=0.133 kPa)Tab.7 Comparison of blood pressures and heart rat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1 mmHg=0.133 kPa)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表6 2 组血脂指标比较()Tab.6 Comparison of blood lipid indi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

表6 2 组血脂指标比较()Tab.6 Comparison of blood lipid indi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7 心绞痛发作情况 治疗后,2 组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降低(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见表7。

表7 2 组心绞痛发作情况比较()Tab.7 Comparison of angina attack condi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

表7 2 组心绞痛发作情况比较()Tab.7 Comparison of angina attack condi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8 不良反应发生率 2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8。

表8 2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例(%)]Tab.8 Comparison of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case (%)]

3 讨论

近年来,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发生率和病死率呈上升趋势[8],大部分患者采用药物治疗,其中马来酸桂哌齐特既可降低心肌耗氧量,又能拮抗钙离子超载,增加冠脉内血流量[9],对血栓形成也有一定干预作用[10],并且动物实验发现[11]它可保护心肌细胞功能。本研究结果显示,大多数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单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后可起到良好的效果,但仍有少数人不理想。

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冠心病治疗上有明显优势[12]。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属中医 “心痛”“胸痹”等范畴,中医认为心主阳气、主血脉,心气不足,则鼓动无能,致血脉受阻,瘀滞不通,而致心痛[13],临床治疗应活血化瘀,行气止痛,复方丹参滴丸为中药滴丸制剂,方中丹参有活血化瘀、痛经止痛之功效;三七可化瘀止血,活血定痛;冰片有通诸窍、散火之功效,诸药合用,共奏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作用。药理研究显示[14],复方丹参滴丸具有扩张冠脉、抑制钙通道开放、保护心肌损伤等多种作用;一项随机对照研究发现[15],它能明显提高缺血性心脏病的效果;相关研究表明[16],它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时可起到较好的疗效。本研究发现,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马来酸桂哌齐后总有效率升高,表明两者合用在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上具有一定优势。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发生时,能促进CK-MB、LDH 水平,导致心肌损伤,心肌缺血可导致白蛋白的氨基末端序列出现变化,促进IMA 生成,能有效监测心肌缺血程度[17]。冠状动脉介入术后6 h,患者血清CK-MB、LDH、IMA 水平明显上升,间接表明心肌缺血后可上调相关缺血标志物表达[18]。本研究发现,联合用药后上述指标下降程度更明显,更能有效改善心肌缺血状态,可能是复方丹参滴丸、马来酸桂哌齐均可扩张冠状动脉,从而在抗心肌缺血、抗缺氧方面有协同作用。

左室舒张功能减退可能是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早期表现之一,超声心动图能测定多个相关指标[19],本研究显示联合用药后左室舒张功能变化更明显。文献[20]报道,复方丹参滴丸具有扩血管、改善血液流变性等作用;本研究也发现,联合用药后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同时血压降低,心率减慢,与樊玲等[21]报道的结果相似。血脂异常与冠心病有密切关系[22],本研究中,联合用药后LDL-C 水平下降,HDL-C 水平上升,提示复发丹参滴丸有调血脂作用;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较低,进一步证实联合用药的效果,同时不良反应较少。

综上所述,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马来酸桂哌齐特可降低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肌缺血标志物水平,改善左室舒张功能,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丹参滴丸马来酸稳定型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判定
32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对慢性稳定型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价值
荧光法测定溶液和食品添加剂中的马来酸
马来酸曲美布丁联合布拉酵母菌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只服用丹参滴丸可以吗?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国医大师张琪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经验
丹参滴丸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观察
丹参滴丸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