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急流双壁钢套箱围堰的下沉控制

2020-08-04 16:20汤浩
科技视界 2020年15期
关键词:钢套限位器精确定位

汤浩

摘 要

以宁夏中卫南站黄河大桥主桥工程18#墩为背景,通过黄河急流超大超深双壁钢套箱围堰施工控制关键技术的研究,深入分析急流对钢套箱下沉、着床的影响等关键技术,优化完善相关施工工艺及设计,提高钢套箱围堰的下沉精度,加快整个钢套箱工程的进度,降低施工成本,为今后解决相类似急流超大超深双壁钢套箱围堰施工提供参考经验。

关键词

钢套箱;急流;下沉;控制

中图分类号: U445.556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20.15.018

1 工程概况

中卫南站黄河大桥水中18#墩承台施工采用双壁钢套箱围堰进行围水支护,18#钢套箱平面尺寸43m×16.6m,总高度17.7m,重800吨,底节高7.6m,第二节高7m,第三节高3.1m,隔舱宽1.5m,内壁板与承台间净距0.4m,下沉要求精度高,水下封底砼厚度2.5m.钢套箱分块加工,每块平面尺寸不超过8m。套箱顶部标高暂定1225.5m,底部标高1207.8m,河床最高处1220.8m,嵌入河床深度13m。

2 施工难点

由于黄河汛期三次洪峰冲刷,造成主河道偏移,致使18#墩一侧支栈桥冲刷严重,钢套箱下沉位置河床断面落差大,形成一个斜坡,钢套箱墩位处河水流速快,流速达到2.5m/s,钢套箱入水后水流冲击力较强,容易造成吊放系统的精轧螺纹钢断裂,引发钢套箱的偏移,对钢套箱的精确定位及承台施工有极大的困难。

如公式所示,急流冲击力巨大,套箱无法下沉就位,需要采取措施,减缓流速降低水流冲击力,以保证套箱的精确下沉定位。

3 施工工艺

3.1 阻水钢管桩打设

针对现场情况,双壁钢套箱拼组完成,提升系统准备就绪,为了解决急流问题及钢套箱入水的精确定位,拟采用截流分流的方式降低墩位处流速,以确保钢套箱入水后受到水流冲击力最小。首先在钢栈桥上游打设阻水钢管桩,根据水深及流速确定钢管桩埋深深度,钢管桩布置为斜线状,利用导向架控制垂直度和距离,钢管桩间不留间隙,起到阻水和分流的作用。如图2所示。

3.2 挡水墙的布置

在钢套箱上游两米处,利用现有钻孔平台钢管桩做支撑,采用28槽钢与25工字钢垂直布置焊接,25工字钢作为竖向连接支撑及吊点,28槽钢水平布设满铺,长12m,高为4m的挡水墙,垂直下放,与钢平台钢管桩采用钢丝绳拴接,水流速度减缓,有明显的降速效果。

3.3 四角弧形限位器

18#双壁钢套箱底节高7.6m,第二节高7m,为了保证钢套箱入水后的精确定位,需设置导向装置,墩位处共27根钢护筒,在钢套箱的四角靠近刃角位置安装弧形限位器,通过精轧螺纹钢和千斤顶配合钢套箱的下沉,弧形限位器也随着下沉,卡住四角的钢护筒用来定位。

3.4 滚轮导向

为了控制钢套箱精准定位,在长边各设置5个限位器,上下两层,间距6m,短边各布三个,也是上下两层,限位器采用双拼25工字钢,尾部焊接在钢护筒上,顶端为弧形钢管桩切割形成,与钢套箱壁板有弧形面接触限位。因考虑水流对上游钢套箱的冲击造成摩擦力过大,上游限位器改成滚轮形式,已减少摩擦力便于定位下放,滚轮由三部分组成,中间是钢销,两端轴承限卡,外部套钢筒,以增大接触面积。

4 总结

本文对黄河急流双壁钢套箱围堰的下沉定位做了一些处理措施,经过设想和实践都取得的不错的效果,鋼套箱的精确定位对承台及下部施工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极大缩短了工期,对以后类似施工场景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钢套限位器精确定位
桥、门式起重机起升高度限位器的配置
汽车车门过开性能及典型过开失效研究
基于公差的车门限位器包络面的参数化计算
厚砂层地区水下无底钢套箱围堰施工技术
外加钢套对含裂纹管道强度的影响
某型汽车车门限位器结构及布置设计
特大桥双壁钢套箱围堰施工技术分析
电力设备红外测温多点精确定位控制系统设计
精确定位
双壁钢套箱锁口围堰拼装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