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崇高论美学思想及其当代意义研究

2020-08-04 09:24孔瑛李剑楠
美与时代·下 2020年5期
关键词:当代意义崇高美学

孔瑛 李剑楠

摘  要:崇高论思想是康德美学体系中一个至关重要的范畴,在崇高感中,人的精神力量得到提升,超越了自然界,取得了道德和精神上的胜利。康德通过借助于理性,将崇高感与道德感紧紧地联系到了一起。康德主张的是人本主义哲学,只有紧紧围绕着“人”,才能更加准确地把握崇高在康德美学乃至整个康德哲学中的地位,进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崇高论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关键词:崇高;美学;当代意义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202010210)研究成果。

一、康德崇高论美学的地位和价值

哲学界一直有“说不尽的康德”的公论。康德的批判哲学在历史上有着巨大的影响,但是直到今天,康德哲学中仍然有很多内容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比如,我国哲学界在研究《判断力批判》时,就把重点放在了对“美的分析”上而忽视了对“崇高的分析”,使得崇高论的讨论大多人云亦云。崇高是康德美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对于研究康德的第三批判是必不可少的,同时,对于更加深入地从整体上把握康德批判哲学也有非常重要的帮助。有资料显示,康德的崇高论曾经被忽略过一段时期,但是近些年研究者开始逐渐重视对于康德的崇高论的研究,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非常全面和完善的研究。当代学者在谈及崇高时,往往都是作为康德美学中的一個范畴顺承美的范畴自然引出来的,即使有一些学者对于崇高做了系统的研究,往往也是流于表面不够深入。就学者研究康德崇高论的内容而言,往往是将康德之前的朗吉弩斯、伯克等人对康德的影响作为阐述重点,而忽视了其他很多人对康德美学的影响。目前学界认为,崇高是认识论向道德本体论过渡的中间环节,是自然向自由过渡的中间环节,这种认识是正确合理的,但是缺乏更加有深度、更加有说服力的阐述。我们只有紧紧围绕着“人”,才能更加准确地把握崇高在康德美学乃至整个康德哲学中的地位,进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崇高论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俗话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自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人类迎来了第三次科技革命,这次科技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也极大地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但是当代人类是以物质利益和财富为价值取向的,这种价值取向虽然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但是不可避免地是以征服甚至破坏自然为前提的。康德指出,人之为人作为理性存在的价值不仅要求科技的进步,同时还有人的道德理念。人类文明的最终发展是科技发展与人的道德发展的结合。康德将道德理念与审美联系在一起,要求心灵寻找合适的寓所,而崇高与人类的理性和心灵有关。但是现实社会中,人类的价值取向似乎越来越偏离崇高,从而也就越来越偏离道德。人类只有突破肉体的局限性,穿越到无限的自由之中,才能促进理性的发展从而促进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而崇高就是从自然通向自由的中间环节,人类有了崇高感才能树立更加优化的价值取向。本文力图探究康德崇高论中的现实意义,就当前人类过于重视物质利益的价值导向作出适当的建议并且展望一个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平衡发展的世界。

二、康德崇高论美学的内涵

康德通过借助于理性,将崇高感与道德感紧紧地联系到了一起。由于崇高超越了感官世界,它面对的是无限的理性观念的世界,因此崇高的基本特点就是“绝对的大”。所谓“绝对的大”,它和事物的大是完全不同的,它是超越了任何对比之上的大的东西。崇高的“大”,只以自身为标准,它主要有两种,数学上的大与力学上的大。因此康德把崇高区分为两种:一种是数学上的崇高,另一种是力学上的崇高。

康德所言的数学上的崇高,实际上是从体积上的大这一方面来说的。但是这种体积上的大并不能为我们的感官所把握,因为能被感官所把握的事物一定是有限的,而崇高的大是无限的,因此它是绝对的大。同时,这种体积上的大不能用数学或逻辑的方式计算或推断,因为这种计算或推断永远无法达到绝对的大。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其一是数字可以无限增加永远没有尽头,因此无法达到无限的大;其二是人在计算中所能掌握的永远都只是一个部分,无法从整体上把握,因此也无法达到无限的大。康德认为,人只能通过目测来把握对象的整体,对于绝对的大的整体,想象力无法发挥作用,因为想象力是以感性对象为限制的。此时,人只能通过理性来把握,理性是一种超感官的认识能力,是一种对绝对整体的认识能力,这种认识能力来源于人的主观。因此,崇高感是一种自己发觉自己是理性动物而感到伟大的情感,人把自己的伟大转换到自然的对象中。这样,人在欣赏数学上的崇高的现象时,就是用自己的主观感觉感知到对象的大,而不是从客观上的数学计算或推理来觉察。比如我们在欣赏一望无际的大海时,我们并不是通过数学上的计算或逻辑上的推理来感受这个整体,而是在直观中,感觉到它的无限大的,因而内心产生了无限大的观念。

康德认为,“像雕塑、建筑等艺术作品是没有崇高的”[1],因为艺术作品的形式和体积大小都是由人的目的决定的,涉及到概念。自然界的动物也没有崇高,因为概念本身就涉及某种目的。关于崇高的判断是不涉及对象在概念上的目的的。例如广阔无边的大海、威严壮丽的山川,这些粗犷无限的自然现象中的大海山川拥有巨大的面积从而使我们无法形成目的概念,它们既不能引起魅力,也不能产生危险,因此只有在这时才能产生崇高。康德在这里的观点是彻彻底底的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但是他在宣称雕塑、建筑等艺术作品没有崇高时,却举了埃及金字塔和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的例子来说明数学上的崇高,这就导致了他美学中的自相矛盾。

康德所言的力学上的崇高,则是就“强力”方面而言的。他认为“强力”是一种克服巨大阻碍的能力。如果这种能力超过了本身就具有的威力的东西的抵抗,也就是说当这是一种“以强制强”的强力时,那么就被称为“强制力”。在审美判断中,当自然被看作是强力,但又对我们没有强制力时,就产生了力学上的崇高。也就是说,力学上的崇高必须符合两个条件,首先要是一种强力,它具有巨大的威力,是产生恐惧的根源;其次,它对我们没有强制力,我们并不会真的感到恐惧。我们只有从恐惧当中解放出来,在面对强力时产生一种愉快感,这时才能产生崇高感。

康德认为力学上的崇高不存在于任何自然事物之上,而只存在于我们的心灵之中。我们意识到自己既超过了内在的自然,又超过了外在的自然。也就是说,在面对粗犷无限的自然时,我们认识到自己生理上的渺小与无能,但是我们的心灵意识到自己本身使命的崇高性,意识到心灵中的理性能力远远地超过了自然并优于自然。康德认为是一种来自理性观念的力量使我们超过了自然的强力。

三、康德崇高论美学的当代意义

在崇高感中,人的精神力量得到提升,超越自然界,取得了道德和精神上的胜利。康德通過理性使崇高感与道德感紧密相连,这也使得康德的崇高论思想具备了与其他理论不同的现实意义,能够给人带来更多启发与思考。

(一)崇高感有助于构建并培养个人道德情怀和理性思维。唤醒人们内心崇高感的是道德,道德与人的理性相互关联。物质文明急剧发展的今天,精神文化的劣势早已显现出来,为了及时弥补这样畸形的发展态势,实现社会文明的平衡进展,我们有必要做出改变,而这种改变首先得从个人的提升开始,从而实现整体的飞跃。康德所认为的数学上的崇高,就是个人认识到自己是主观的,运用想象力感受到自然的伟大。在这个过程中,个人的主观性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对于个人理性思维的培养与扩散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崇高感又与道德感密不可分,因此在这个过程中,个人的道德情怀也得到提升。

(二)崇高感有助于优化人类的价值取向,促进全人类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健康发展。个人的理性能力和道德情感得到了提升,必能在整体上提升整个人类的价值取向,促进全人类精神文明的进一步提高,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精神文明的提高反映在自然上则必定是对生态自然的保护,这有利于实现生态文明的永续发展,这一点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目前我国的发展可谓是突飞猛进,但这是一种过渡消费生态文明换取来的物质飞跃,因此注重生态文明的建设也是刻不容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曾提到,生态文明的建设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因此培养崇高感既能提高个人道德情怀和理性思维,同时也顺应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国情。这样看来,崇高感的确可以给物质资源丰富但精神生活不够富足的我们一些引导与启发。

参考文献:

[1]康德.判断力批判(第3版)[M].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70.

作者简介:孔瑛,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学。

李剑楠,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学。

猜你喜欢
当代意义崇高美学
印花派对
纯白美学
浅谈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认识及其当代意义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国家理论及当代意义
刘瑞龙的群众观及其当代意义
春食色彩美学
“妆”饰美学
马克思与弗洛姆自由观比较
Yangjiabu : 500 Years of Pride, Paintings and Kites
The 11 Well-known Kite Families in Weif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