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失语与价值重塑

2020-08-04 09:24刘晓文
美与时代·下 2020年5期
关键词:公共艺术艺术教育

摘  要:近年来,我国对于艺术教育介入城市发展的作用认知逐渐彰显。但是,目前我国城市艺术教育的专业发展相对滞缓,国内对于艺术教育介入城市发展的认知较为单一、局限。为了规避目前中小城市面临文化失语所造成的个性缺失现象,实现艺术教育与都市再生的有机联结,可以尝试从城市艺术教育的理念、角色诠释以及未来发展的层面提出策略和思考。

关键词:艺术教育;公共艺术;城市再生;文化失语;价值重塑

伴随着全球化和城市现代化的进程加速,“同质化倾向下城市历史文化失语症”[1]现象正快速蔓延。城市盲目跟风建设,尤其中小城市,重于形式而轻内涵,普遍陷入了本土文化迷失的困境。进入21世纪,“城市文化的层次将决定着城市发展的水平”[2]并最终影响城市竞争的成败。在此背景下,通过多种渠道提高文化软实力,促进城市创意转型并满足公众的物质、精神诉求势在必行。“城市艺术教育的发展水平不仅是城市教育水平的显著标志之一,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3]与以往认知不同的是,艺术教育的价值与功能,“已经超越过去单纯在学校、美术馆或社区教育等领域,更进一步连结到都市再生与创造新的文化美学和生活品味”[4]。通过艺术教育的方式①,可以发挥“艺术”和“教育”两个方面的作用。其一,艺术的介入可以实现城市再生的创意化转型,利用艺术打造更适应文化审美和生活品味的公共视觉场域,并发挥其对于城市居民持续润泽的作用。其二,充分发掘教育的功用,将其视为动态发展的过程,并提倡城市中的文化机构、大中小学开发以本土资源为主题的艺术校本课程或文化讲座,培养学生对于家乡的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同时提高公众的审美趣味,培养未来对于城市审美文化的欣赏者和创设者。本文将以文献为基础,分析目前国内城市发展的中文化失语现象,探讨如何运用艺术教育的方式介入城市再生、促进全民参与到城市的价值重塑与有机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城市“文化失语”现象

(一)同质化倾向,城市发展黯然失“色”

随着城市化的蓬勃发展,“中国城市数量在1980—2010年间迅速增加,其中城市总数由1980年的217个增至2010年的655个”[5]。“从城市数量来看,中国城市数量与城市规模成反比,由特大城市到小城市,城市数量依次增多,呈金字塔型分布。”[6]可以看出,近三十年间,我国的城镇化速度不断加快,而其中中小城市在当下城市数量中仍是绝对的主体,代表着我国城市水平的普遍现状。由于受到西方近代工业价值观和全球化的影响,城市建设中过于追求功能性、经济性,忽视了环境、文化、生活的营造②。目前多数的中小城市面貌雷同,“千市一面”。不可否认,大城市利用其优越的地理环境及文化资源与人才优势,大力发展文化艺术产业,如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而中小城市的文化建设则相差甚远,人才大量流失,“城市的竞争力将不复存在,看似现代化的城市,实则是人文精神的荒漠”[7]。例如,城市中占有主体地位的包豪斯建筑样式,以及为了迎合城市的现代化建设而随意拆除的古老建筑,使得城市的文化样态愈发单一。冯骥才先生曾感慨道:“趋同化是中国当前可悲又不可逆的文化走向,千百年来风情各异的景象已不复存在!”③另据报道,我国有27个省市于2011年推出各自的城市精神标语,其中居然多个词语重复出现,有的词语甚至高达十多次,反映了很多城市精神标语成了空洞的大词和口号,折射出各地城市精神的同质化④,城市文化失语现象日益凸显。诚然,城市的物质基础在不断累积,“但城市大众文化、精神、情感的培育和提升,却变得越来越无足轻重”[8]。辜鸿铭先生曾在其《中國人的精神》中指出,中国人是注重心灵生活的。但是,由于全球化的影响和在西方强势文化的侵蚀下,“中国人放弃辜鸿铭先生所谓‘心灵生活,而转化到重物质的生活”[9]。人们对于城市的归属感、认同感都在面临着日益严峻的考验,城市物质发展愈完善,而人的精神涵养愈加贫瘠。

(二)政府主导,公众话语权消解

城市的规划建设中,政府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由政府统一规划、出资、招标、建设,确保了城市的建设整齐划一和步调有序,而且能够在预期中满足设想的方案。但不可忽视的是,目前有很多城市的景观建设雷人,在没有彻底了解城市文化的基础上,不惜斥巨资建设标榜民族文化的公共建筑,以彰显城市的文化风貌。这不仅无法将城市的精神内涵进行清晰的展示,反而沦落到对于传统文化的“亵渎”。“一些城市的公共建筑审美品位恶俗,使公众无法获得审美愉悦和启迪,有悖于公共艺术教育的本质和初衷,残酷地剥夺了公众的话语权。”此外,由于政府作为城市文化建设的核心主力,全权操纵着城市的发展方向,“现行的建筑管理机制基本上将城市民众排除在城市文化生态系统建设范围之外,这也一定程度上影响文化多样性的创造”[10]。与此同时,艺术家在政府主导的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丧失了主体性,城市景观是城市居民共同生活的空间,而空间内的公共艺术则是通过视觉呈现的方式反映了城市的精神。一旦政府的主导性与公众参与性存在着价值冲突,会直接导致城市文化构建上的偏差。因此,“调动公众参与城市文化建设的积极性的核心价值在于公众的参与,离开了公众的参与,城市艺术将失去它的发展空间”[11]。

(三)城市艺术教育意识淡薄

“在今天的现代社会,新媒体和技术虽然带来了深刻的变革,但也正在威胁着真正生活的城市环境,使其日益沦为娱乐区和商业区。”[12]“艺术介入公共空间,应该看到艺术的积极意义与价值,建构一种精英与大众、审美与娱乐对话交流、融合的平台。”[13]目前,国内的大多数城市居民对于艺术教育介入城市的思想意识比较淡薄,“多数只停留在公共场所艺术品的概念上”[14]。单纯地认为城市公共艺术是公共雕塑及公共壁画等某类单一的艺术作品,而对于其所承载的文化精神内涵和对城市价值重塑认识不足。其次,笔者在文献梳理的过程中发现,研究者们往往将目光锁定在“艺术”和“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两大主要领域进行探讨,也即是说,多数人仍是关注精英层面的艺术群体对于城市再造的贡献研究,而关于普通大众乃至于城市中小学艺术教育的问题都有不同程度的忽视,狭隘地认为城市公共艺术教育只是政府和艺术家们该操心的事。“英国国立创意和文化教育委员会(简称NACCCE)在1999年公布‘我们的未来:创意、文化和教育(All our futures:Creativity,culture and education)报告书中定义:‘创造力是艺术和文化教育的核心,也就是人人都有创造力。其所指的艺术,不仅包含高尚的艺术,也涵盖大众文化。”“在西方国家运用文化资源进行的城市发展规划中,就明确强调运用艺术教育为社区组织观众的发展模式。”[15]未来城市的发展不仅需要具有创造力的设计者,同样应该有城市精神文化的欣赏者,因此,加强城市居民的艺术审美教育对于未来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

二、艺术教育介入城市再生的角色诠释

(一)艺术文化作为都市的核心竞争力

“随着后工业社会的转型,当代公共艺术的实践有了极大的发展,它突破了装饰美化的概念。”[16]有专家指出,“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中心将向有文化积累的城市转移,艺术开始面向更广大的人群,走向生活本身”。艺术介入城市发展应首先探求艺术与城市文化之间的联系,“恰当地处理艺术与城市文化之间的张力关系和矛盾”[17]。通过艺术介入的方式,科学有效地探寻城市的品牌定位,整合城市的资源,积极打造具有审美意蕴的都市品牌,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有效支援及持续的经济效益。例如,艺术家安尼施·卡普尔的公共雕塑作品“云门”(如图1)于2004年正式开放于芝加哥千禧公园内,由于云门可以折射出城市中的街景和人群,使其在公共空间中实现了与公众的“交流”,也因此使得云门立刻成为了芝加哥的标志,并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去往这座城市。当然,公共艺术不能被局限地理解为公共场所的艺术品,以艺术教育的方式介入城市再生可以利用其文化传播的形式。近些年中国故宫大火的“文创产业”,先是提取故宫博物院馆藏作品的经典纹样,并融合现代器物进行设计,推出故宫文创系列,在全国刮起了一阵故宫时尚风。后又于2019年推出了“上元之夜”,首次对外举办的故宫“灯会”再次让这座历史悠久的博物馆火了一把。故宫文创实践的成功说明了“文创不仅是艺术层面的熏陶,它还要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故宫融媒体传播的尝试,对于世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是非常有贡献、有价值的”[21]。新的文化传播方式宣示了古城新生的价值,反映出艺术文化作为媒介传播赋予了当下都市的核心竞争力。

(二)艺术文化是社区融合的粘合剂

“人类活动的空间构成着空间的社会性、历史性和文化性。城市远不只是由众多不同建筑物构成的,而且更是由城市建筑物构成的人类能够活动于其中的城市空间。”“当代思想家们把人所建构的空间看作是一种动态的、过程性的、生产性的空间,充分重视了空间的功能性。”国内的很多中小城市由县设市的时间较短,有些学者认为目前中国城市的发展在走西方国家早期的城市发展路径,即“公共艺术对塑造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竞争力方面的对外价值”[19]。当下,城市的现代化进程明显加快,城市的空间不应仅被看作是人的活动空间,它的精神文化内涵需要在时代变迁中不断地强化如,“激活城市公共空间、提升社区意识和社区居民文化等方面的对内价值”[20]。因此,“为鼓励地方的文化特色,提升地方与社区、社区与人民之间的互动”[21],营造多样丰富的社区生活,“需要充分发挥艺术在重塑城市认同、再造社区意识的功能优势”[22]。近些年,北京的燕京里青年社区,是激活城市空间的一个典型案例。它是一个探索城市青年人智能共享生活、践行未来生活创新的实验基地。在社区里,居民可以共享便利的社区配套设施,如咖啡厅、无人超市、自助洗衣房等;社区还会不定期的举行艺术节活动,以丰富居民的精神世界;社区为居民提供了绿色创意、智能化的软硬件设施,并运用文化创意赋予社区的独立身份,以全力打造集生活、工作、休闲、文化于一体的“混合社区”,并以此区分别于周边混杂的居民群落。融合了艺术文化理念及实践模式的社区影响并推动着城市的发展,既便利了居民的工作及生活,也提升了居民的社区意识,为未來社区生活提供了新的参考模式。

(三)艺术教育介入为城市的持续发展提供创造者和欣赏者

艺术教育介入城市的创意转型,必须实现为未来城市的发展提供创意人才,同时需要培育对于城市空间艺术化的接纳者和欣赏者。未来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不应该被看作是少数人应承担的义务和使命。这就是为什么把培养创意人才与观众拓展联系到一起。正是因为艺术教育的存在场域是贯穿于人的关键成长阶段的,普通孩童能够接受的艺术教育也是囊括其中,而不是单纯地将创意人才的培养归为精英教育的范畴体系。因此,公共艺术教育不应该狭隘地被限定为高等教育中精英群体所接受的公共艺术教育,将艺术教育介入到共同生活的城市的理念应当惠及到城市中的每一个人。约瑟夫·博伊斯认为,人人都是艺术家。在他的“7000棵橡树”作品中(如图2),“他试图以艺术的方式切入城市改造,通过让公众参与到整个艺术作品的过程中来,拉近大众与艺术的距离,唤起个体参与公共计划的集体记忆,并将人与自然、社会仅仅联系起来”[23]。由此,城市居民不仅成为改造生活的创作者,也成为了对于公众作品的享有者。虽然有学者认为,“专业艺术教育和中小学艺术教育是有基本分工的,即专业艺术教育着重培养艺术创作者,中小学艺术教育着重培养艺术欣赏者”[24]。但无论如何,艺术教育作为一种生长的能量,可以改变人们的日常审美。通过对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的深入挖掘,探究社区艺术教育的发展路径以及公共空间的艺术装置的设计等,成为了培养适应城市发展的创意人才以及潜在的观众培养实施的重要路径,将局限的视野打开,才可能真正地实现未来城市艺术化发展的可持续进行。

三、通过艺术教育实现城市再生的实践策略

(一)提高高校城市艺术教育的认识,培养复合型艺术人才

目前,国内的高校对于城市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认识不足,虽然在大学中设置了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但是课程设置的实质是新瓶装旧酒,简单地将城市公共艺术教育理解为城市的美化。“艺术教育不应该仅仅以技巧为主,如何建立独特和具有创建的艺术观念才是关键。”“公共艺术时代的艺术家应该是公共知识分子,要有强烈的公共意识和公共情怀,应是生活的参与者与创造者。”当下多元文化盛行,单一化的艺术人才培养路径不能够胜任为城市未来进行改造的目标。城市的历史文化与时代的发展方向和城市居住的环境空间涉及到社会学、人类学、建筑学、设计学等跨学科的知识,而单一的公共艺术教育人才的培养模式并不能仅限于艺术本体的视野进行建构。“构建以文化生长为核心的综合知识结构—通过构建视觉设计、技能表达、非视觉设计交叉融合的综合性知识结构,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实践和思考能力,满足学生在专业、职业和发展方面的需求,需要一种足够广阔深厚的学科跨度。”未来城市设计的公共艺术人才是需要满足与多方进行协调的优秀人才,同时要具备更多元的文化知识,以及善于沟通合作的能力,是既能做到应用层面的实践创新,又能深入学术研究的复合型艺术人才,这样才能更好地满足新时期我国城市文化建设的需求。

(二)善用艺术媒介改善城市生活,重塑城市个性价值

“掌握城市建筑话语权的人,其艺术素养匮乏的直接结果就是对历史的不负责任。”一些城市盲目追求西化,在完全没有审美意识的状态下,山寨式的照搬西方建筑风格,建筑取名也是以华丽富贵为宗旨,完全不去思考本土的文化形态,并抛弃原本传统的优秀文化艺术。还有的一些城市自我标榜实现公共艺术作品的传统韵味,但却是在恶俗拼接的基础上生硬地创新,实质上是在侮辱中华传统的经典艺术。另外,政府为了整齐划一,将城市中的标牌做统一标识,最能反映城市烟火气和个性化的标牌被冷漠乏味的标识所取代,“现代都市的生活环境之景观变得冰冷可憎、乏善可陈”[25]。而“招牌文字可以书写现代社会精神,具体又幽微的反映市民生活”[26]。台湾郭雪湖的胶彩作品《南街殷赈》(如图3),画中描写大稻埕、迪化街、霞海城隍庙口节庆热闹景象,画面中的招牌林立,再现了人间烟火气的文化地景。由此,“促使城市成为拥有民生生态多样性和自然萌发出的文化机制,强调视觉文化研究和艺术介入生活的重要环境,正是艺术教育和实践可以重新赋予人、事、物,以及实践以意义的充分条件”[27]。“一个和谐的社会应该是一个发展美、理解美、创造美的社会,美使人求真,美也使人向善”。作为掌握城市话语权的政府,需要与艺术家、公众进行多方对话与合作,以符合人类视觉感受为考量,寻求运用艺术的方式,规避工业化、商业化的同质冰冷倾向,追本溯源,谋求时代发展新意,探求有温度的、有个性的、适宜人类生活的公共空间。

(三)合理联结艺术文化机构,提升公众人文素养

文化机构一直是建设有吸引力、挑战性和充满活力城市的重要部分。创意城市的提倡者Landrey认为,“一个城市需要在运作方式中嵌入一种文化的创造力,结合城镇规划与艺术规划,硬体建设、与连接地方关系与气氛营造的软体营造,适切搭配,才能结构稳固的进行城市再造”[29]。中小城市不若一些大中型城市,具备较为多元、完善的博物馆和美术馆等文化机构。但是,一般中小城市也会有公共的图书馆。而近些年,城市图书馆正在重新构思其设计、活动和设施对新用户需求的回应,以及对城市自身品牌的尝试,以吸引参观和加强环境创意和创新。例如,地方图书馆作为一座城市的精神坐标,每隔一段时间便会开展公益的文学艺术讲座活动,内容可以涉及城市的变迁发展史、历史名人、都市美学空间营造、家居生活、子女教养等。还有一些城市会联合大学里的艺术团会不定期地为城市演出艺术节,以丰富市民生活,提高城市的精神内涵。因为,“……单单只靠硬体是无法撑起一个城市,我们还需要:理解人类需要、渴望、欲求的艺术;创造财富,引导经济活力,以迎合城市需求的艺术;用权力换取创意影响力,以释放民众力量的艺术;协商、赢取社区支持的艺术……”⑤用艺术教育的理念指导未来的城市建构及发展,合理联结城市内的艺术文化机构,有助于在城市内形成艺术文化的网络,置身于其中的城市居民会持续地受到艺术教育的润泽滋养。

(四)适时开展中小学城市议题的艺术教育探究,建构本土关注

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著名艺术教育家June Mc Fee就在其著作中指出,“通过人类学方法研究文化获得的结论表明艺术及其实践被不同的文化群体所划分成不同的小组,在这个过程中不同组群也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保持着自身独特的文化认同”[30]。例如,“美国重视乡土课程,其艺术课程中有从公共艺术中来讨论乡土(社区)文化”[31]。而目前在我国的艺术课程中城市艺术发展尚未成熟。艺术教育除了能够促进学生审美能力发展以外,“还能够促进学生理解在主流或者非主流社会形态下发展出积极的自我身份认同”[32]。艺术教育不应只关注精英群体,也要扎根于基础教学,中小学的艺术课程需要开展更多的强调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学习。美术教学不应局限于课堂课本中,要“以社会课题为抓手,将课堂教学延伸至社会”[33]。在《为生活而艺术》一书中,汤姆·安德森介绍的一个社区案例——《阴云密布的海洋》⑥,这是一个以社区为导向的主题作品。汤姆·安德森借用行动主义艺术家的作品并让中学生讨论艺术家的作品,以集体合作的形式研讨社区面临的各种问题,并投入到社区,收集素材,创作作品,通过作品表达对于生活的城市或者社区的关注,并在闭幕式时交换感想,讨论如何实际地回收污物,展开垃圾再利用的运动。安德森强调借鉴行动主义艺术家的作品,是为了让学生们尝试超越艺术作品自身的界限,借由艺术关注周边社区,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因此,适时地在中小学艺术教育课程中开展城市文化探究、社区艺术课程,这种集体合作的探究课程可以深度挖掘某一区域的历史文化以及社会、人文等内容,帮助学生建构对本土的关注,形成对于城市发展一些见解,从小培养学生的审美态度及发展视觉文化批判力,为未来城市文化的建设者、创意者和对美好生活的接纳者做好前期准备。

图5为1987年,艺术家希尔·博格曼和南希·莫瑞尔运用在芭芭拉海滩收集的废旧材料制作的装置作品。作品暗示了人类漠视与环境的关系,并借由作品揭露人自身需要接受治疗。

四、结语

本研究重点论述了艺术教育介入城市空间的价值内涵,不仅仅是作为美化空间的视觉形式的存在,而更应该看到作为艺术教育如何发挥其能动价值,即介入城市再生的積极意义。艺术教育介入城市的角色不仅包含专业的精英人士对于城市的规划和总体构想,不同于单纯的艺术介入空间,艺术教育的角色更能发挥其教育润泽的持续性功能,厚植人文底蕴,重塑城市的精神内涵和个性价值。未来的公共艺术教育,应该把人类居住的城市空间看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艺术教育所辐射的受众群体是城市中所有的城市居民。通过艺术教育的持续润泽,希冀实现从精英艺术与公众间的博弈转变为通过艺术教育展开对话中的合作沟通,“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全新的文化态度、开阔的人类视野探讨城市艺术发展的新趋势,满足人类自身的生理和心理以及社会历史文化的需要”[34],共同追求城市空间的“诗意栖居”。

注释:

①参考:尹少淳编著:《美术教育学新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第50页。其中,尹少淳教授对于美术教育学科功能的解释应包含着美术和教育双重因素。笔者参考后也同样认为,艺术教育应发挥其艺术和教育两方面的功能。

②张凯:《全球化时代城市文化同质化问题解析》,《山海经(故事),2016年,第371-372页。

③冯骥才:《当前城市的十大雷同》,《建筑与文化》,2006年第5期,第86-89页。

④何勇:《“城市精神”不宜同质化》,《河南日报》,2010年2月7日。

⑤参考创意城市国际论坛,为城市社区发展设计的领域艺术节庆,台北市文化局,2005年。

⑥汤姆·安德森著:《为生活而艺术》,马菁汝、刘楠译,匡宏审校,湖南美术出版社,2009年。

参考文献:

[1]王淑娇.城市文化空间功能变迁与当代性重塑——以北京前门为例[J].治理现代化研究,2019(2):61-66.

[2]宋群.错位与滞后——城市文化现状与艺术教育[J].西北美术,2006(2):9-11.

[3]万长林.中国中小城市公共艺术教育的缺失与反思[J].艺术教育,2013(12):35-27.

[4]邱淑宜.台北市迪化街URS之艺术和创意转型:谁的文化?谁的城市?[J].艺术教育研究,2014(28):65-95.

[5]蔡之兵,张可云.中国城市规模体系与城市发展战略[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5(8):104-112.

[6]杨艳昭,封志明,赵延德,游珍.中国城市土地扩张与人口增长协调性研究[J].地理研究,2013(9):1668-1678.

[7]宋薇.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J].文艺评论,2006(6):92-94.

[8]郭建民,赵世兰.城市发展与文化精神——高校音乐教育与城市文化建设互动研究[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2(3):187-190.

[9]蔡禹僧.哀诉之音的绝响——关于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J].书屋,2007(3):24-31.

[10]王文洪.试论城市文化生态的保护原则[J].城市发展研究,2012(3):121-124.

[11]闫琳琳.对城市公共艺术新表现形式的初探[J].美与时代(上),2012(1):64-66.

[12]傅无为,张博.教养凝视用视觉艺术夺回公共空间[J].新美术,2018(5):67-73.

[13]赵志红.空间与场域 公共艺术新关系的重构[J].新美术,2019(7):128-131.

[14]王中.中国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与发展策略[J].装饰,2015(11):14-19.

[15]黄鹤.西方国家文化规划简介:运用文化资源的城市发展途径[J].国外城市规划,2005(1):36-42.

[16]余玉霞,于小平.公共艺术理论教育与学科关系的研究思考[J].装饰,2008(5):110-111.

[17]李建盛.论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的矛盾性[J].北京社会科学,2013(5):79-86.

[18]朱春阳.融媒体时代品牌传播需要适应互联网新生态[J].中国广告,2019(9):16-17.

[19]董奇,戴晓玲.城市公共艺术规划:一个新的研究领域[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147-152.

[20]杜宏武,唐敏.城市公共艺术规划的探索与实践——以攀枝花市为例的研究[J].华中建筑,2007(2):95-101.

[21]刘晋彰.环境视觉艺术之公共空间地景再造研究[J].设计研究学报,2015:81-101.

[22]边依依.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空间的建构[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9(3):65-66.

[23]杨义飞.作为社会雕塑的7000棵橡树[J].美术学报,2011(3):103-107.

[24]郭声健.艺术教学重在艺术欣赏[J].中国音乐教育,1997(1):16-20.

[25]廖新田.杨英风的生态美学与台湾当代艺术[J].雕塑研究,2014:1-17.

[26]林庆文.招牌的隐喻:走读城市的街道文字[J].台北城市科技大学通识学报,2019:113-138.

[27]杨劲松.思想来源,实践取向——浅论城市化进程中的视觉文化和艺术教育[J].美苑,2010(5):7-11.

[28]Dorte Skot Hansen, Hvenegaard Rasmussen Casper, Jochumsen Henrik. The role of public libraries in culture‐led urban regeneration[J]. New Library World,2013,114(1/2): 7-19.

[29]Landry,Charles.Creative City:how to think,plan,and act creatively in adressing urban issues[M]. London:Comedia,2002.

[30]Mc Fee,J.K.Preparation for Art(2nd ed.)[M].Belmont,CA: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Inc,1970:29-30.

[31]胡庚申,唐串.刍议视觉文化背景下美术教育观念的转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3(5):143-144.

[32]Armstrong,Carmen.Teaching art in a multicultural/multiethnic society,in the book Edited by Young,Bernard.Art,Culture,and Ethnicity[M].National Art Education Association,1990:112.

[33]徐千黛.博雅教育中不容缺席的角色——多元智能藝术文化的学养教育[J].台湾教育,2016:20-27.

[34]杨文会.21世纪环境艺术教育的观念与方法[J].河北学刊,2006(4):152-156.

作者简介:刘晓文,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教育专业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视觉艺术教育研究、人智学艺术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公共艺术艺术教育
民办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改革与优化研究
校园公共艺术作品形态影响因素
中国古建筑色彩研究
浅谈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与心理健康
公共艺术与城市设计的协调与同步
我国幼儿园艺术教育特色的现状分析
艺术教育在精神文明构建中的作用
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相互融合探究
构建和改进现代化学校美育工作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