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经济增长与第三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动态关系分析

2020-08-05 12:30王昭雯
市场周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单位根协整合理化

王昭雯

(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江西 南昌330013)

一、 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不断提高,产业之间的协调程度与资源的有效利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越来越大。 近年来,江西省第三产业发展不断壮大,但其与劳动力的耦合程度值得人们深思,这与江西省的经济增长水平有着密切的联系。

史策研究发现,1978 ~2011 年中国GDP 和产业结构偏离度为负相关;金福子和崔松虎以河北省为例研究得出,1978~2008 年人均GDP 与产业结构偏离度之间存在长期的动态均衡关系,且有显著的负相关,但短期的影响不显著;李宏伟对广东省研究发现,1978 ~2010 年,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结构偏离度与人均GDP 之间存在着线性关系,对广东省人均GDP 影响最大是第一产业的产业结构偏离度,其次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周健和张桂文运用VAR 模型和VEC 模型,对比后期红利国家与中国在经济增长和第三产业结构合理化之间动态关系的区别,得出两者之间的差异性。结合已有研究,预测江西省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合理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二、 模型设定与变量数据说明

(一)模型设定

分析江西省经济增长与第三产业结构合理化之间存在着长期动态关系,因此,选择建立VAR 模型和VEC 模型。

(二)变量数据说明

选择江西省国民生产总值作为其经济增长的代表变量,记为y;选择(江西省第三产业占总产值的比重/江西省第三产业年末就业人数占江西省年末就业总人数)-1,即江西省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作为其第三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代表变量,记为x;选取2000 年至2018 年数据,并将国民生产总值按照GDP 平减指数处理为以2000 年为基年。 以此分析江西省经济增长与第三产业结构合理化之间的动态关系。 为了消除异方差,将两个变量对数化处理,分别记为lnY与lnX。

三、 实证分析

(一)VAR 模型

1.序列平稳性的单位根检验

对各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由于可能存在高阶相关性,因此采用单位根ADF 检验,对选择的对数变量进行弹性分析,结果如表1:

表1 单位根检验

由表1 可得,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序列lnX与lnY一阶差分不平稳,二阶差分平稳,因此均通过单位根检验,lnY与lnX均为二阶单整序列。

2.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

表2 为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可以得出江西省GDP 与其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之间互为格兰杰原因,即数据具有建立模型的条件。

表2 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

3.滞后期选择

由表3,根据五项评价指标显示,有四项指标最佳滞后期为3 期,故该模型的最优滞后阶数为3。

注:*表示各指标最优拟合项。

4.VAR 模型构建

同时,乡村旅游机构要主动向外界引进一些高素质的人才进来,让人员之间互相带动,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不断开展行业之间的经验探讨与交流,如此循序渐进地发展,乡村旅游的发展才能从量变发生质变,取得前所未有的大进步。

根据ADF 单位根检验的结果知,lnY与lnX均为二阶单整序列。 由此,可以建立VAR(p)模型。 根据五项评价指标显示,四项指标显示最佳滞后期为3 期,变量的滞后期值定为3,将数据代入EViews10 得到模型的估计结果如下:

5.AR 根检验

由图1 可知,点为特征根AR 倒数的模,并且这些点均位于单位圆内,因而可判断建立的模型是稳定的,即当模型中某个变量产生一个冲击时,其他变量会发生相应改变,但随时间推移,这种冲击产生的影响会逐渐消失,系统趋于稳定。 故判断,由江西省GDP、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建立的经济系统是稳定的。

图1 单位根检验

6.基于VAR 模型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分析

由图2 右上方图可知,江西省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对其GDP 的效果图可知,受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的正向冲击后,经济增长水平从最初阶段表现出正向响应,在第三期达到最大值0.004 后,开始有负向效应,在第五期达到0 之后,持续呈现消极作用,即可得到江西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的增加长期阻碍着GDP 的增长。

图2 模型脉冲响应函数结果

由图2 左下方图可知,从江西省GDP 对其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冲击的效果图可知,GDP 在起初对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的冲击效果不明显,从第三期开始下降并持续有负向化作用,并在第三期与第四期达到最小0.008 后,负向化作用逐渐减弱,在第六期上升至0,随后围绕着0 水平线上下波动。

7.方差分解分析

表4 lnY 方差分解结果

(二)基于协整检验与VEC 模型分析

1.VEC 协整检验

由表5 检验结果可见,在5%的显著性水平之下,lnY与lnX之间存在一个协整关系。 可以建立VEC 模型,可以得到标准化的lnY与lnX之间的协整方程为:

表5 VEC 协整检验

可见江西省的经济增长与其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因子每增加1%个单位,GDP 将减少7.66%个单位。

2.VEC 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在确定了长期协整关系后,对残差序列作了检验后发现随机误差项不存在自相关和异方差现象。 首先得出误差修正项EMCt=lnYt-1+7.66lnXt-1+8.58。

建立VEC 模型为:

从上述误差修正模型可以看出,误差修正项的第一个系数为-0.01,说明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在第t期不变的情况下,GDP 在第t期的变化会抵消前一期1%的非均衡误差;第二个系数0.31,表示GDP 第t期不变的情况下,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第t期的变化可以增加前一期31%的非均衡误差,由此可见协整关系有效。

四、 结论与建议

(一)根据建立的VAR 模型,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江西省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对其GDP 的影响

模型中滞后1 期、滞后2 期与滞后3 期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因素对GDP 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05、0.10 和-0.19,虽然江西省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滞后1 期与2 期对GDP 有正向化的影响,这可能是经济波动带来的影响,因而在起初偏离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一定的时滞,滞后3 期对GDP 有负向作用,这与预期结果是一致的,劳动力资源在产业之间的不合理分配,对经济增长负面影响很大。 这一结果也符合VAR 模型广义脉冲响应函数中显示的负向作用。

2.江西省GDP 对其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的影响

模型中滞后1 期、滞后2 期与滞后3 期GDP 对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13、-1.31 和1.50,江西省GDP 在滞后1 期与2 期对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有积极的影响,即经济增长可以减弱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可见GDP 对新企业类型创造、就业岗位创造都有极大的带动作用,隐藏了部分产业结构的偏离。 但滞后3 期GDP 的增长使得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增加,这可能是因为信息不对称,摩擦性失业等原因。 结合VAR 模型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可知,江西省GDP 对其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的影响不断波动,基本趋向于0 波动。

(二)根据建立的VEC 模型,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长期内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对GDP 的弹性系数为-7.66,其绝对值远远大于短期内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对GDP 的弹性系数0.50。 相比之下,在长期,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十分严重地阻碍了江西省的经济增长,表现为劳动力适应程度低,岗位不匹配,第一二产业中的劳动力不能及时被第三产业企业所吸收,因此长期严重影响了江西省的经济增长。

综上,江西省经济增长对第三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在长期趋于平稳,相反,第三产业结构不合理,将严重阻碍其经济增长。 在此视角下,完善江西省的第三产业结构,有助于促进其经济增长,政策可着眼于以下几方面:第一,在以经济增长为目标的同时,注意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以促进第三产业就业;第二,加强就业信息网站的建设,减少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摩擦性失业;第三,对萌芽期的第三产业给予一定的补助,增强其吸收劳动力的能力。

猜你喜欢
单位根协整合理化
合理化建议
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差异研究
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差异研究
对黄金价格的预测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协整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协整分析
创新中国背景下专利资助政策与专利申请数的实证研究
河南金融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协整分析
河南金融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协整分析
合理化建议为交通企业发展注入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