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科高校女学生就业性别隐性歧视问题分析
——以安徽建筑大学为例

2020-08-05 03:33
市场周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安徽问卷大学

汤 伦

(安徽建筑大学,安徽 合肥230000)

一、 引言

近年我国高等教育不断发展,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的学生人数也在逐年激增,每年大学生毕业就业就成了一个越来越严峻的问题,在就业难以解决的前提下,其中还存在着更具复杂的问题——女大学生的就业歧视问题,这种现象在理工科院校表现得尤为明显。

二、 理工科女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分析——以安徽建筑大学为例

(一)调查对象的选择

安徽建筑大学是安徽省以土建类学科专业为特色的多科性大学,针对本次课题的研究,将调查对象设定为安徽建筑大学女毕业生。

(二)调查规模及覆盖面

本次调查的规模主要是在安徽建筑大学12 个学院,工、管、理、艺、文、法、经七大学科门类的61 个本科专业中的女毕业生及大三级女学生,其中艺、文、法、经这四个门类中女大学生较多,同时调查对象方主要是大三、大四女毕业生,问卷的发放根据不同学院和年级来分发。 此次问卷通过网络及纸质问卷对150 名安徽建筑大学女毕业生及部分大三学生进行调查,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150 份,有效问卷收回137份。 此次问卷调查的时间是在2019 年的3月份到4月份。

(三)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1.就业性别歧视基本情况

在对于目前就业形势的看法中,安徽建筑大学12 个学院大四与大三的女大学生就业不太乐观。

图1 就业形势调查结果

通过图1 数据的调查结果就可以看出,目前安徽建筑大学12 个学院正在进行求职的女学生对于现在的求职情况表示并不乐观,总体上来说,安徽建筑大学12 个学院的大三、大四女学生的观点是现在的就业形势不好。

2.就业性别歧视是否存在

图2 就业性别歧视是否存在调查结果

通过137 份调查问卷中在就业歧视问题是否存在的回答上,统计的数据(图2)分析可以看出,63%的女大学生选择了存在就业性别歧视,20%的学生选择一般,仅有17%的学生选择了不存在性别歧视,这可以表明大部分女学生认为就业性别歧视是普遍存在的,这也说明了就业性别歧视的真实存在。

3.女大学生就业歧视方向

图3 女大学生就业歧视方向调查结果

在63%认为存在就业性别歧视的女大学生中进行进一步调查,在求职、待遇和发展机会三个因素上受到歧视的程度是不同的(图3),安徽建筑大学的女大学生认为这三个因素都受到了歧视。

4.女大学生提高就业机会选择方式

图4 女学生提高就业机会选择方式

在调查中发现,为了能够成功就业,安徽建筑大学的女学生都不断地提升自己,问卷设置了职业培训、实践锻炼、学术知识的提高、考级证书、课外活动几个选项,其中选择最多的是通过实践锻炼来提升自己,其次是考级证书,通过证书来证明自己的能力,第三则是职业培训让自己在就业时更具有竞争力,学术知识的提高和课外活动也是提升自己能力获得就业机会的方式。

5.就业歧视对于生活的影响

图5 就业歧视对于生活的影响调查结果

针对就业歧视对自身生活是否带来影响的问题,在调查结果中可以发现,88%的女学生选择了负面影响,她们认为就业歧视问题会让她们就业困难,发展困难,有9%的女学生认为就业歧视对于生活没有影响,此外,还3%的女学生认为就业歧视问题给了她们正面影响。

6.维权意识的强弱

图6 维权意识的强弱调查结果

在此次的调查中,还针对安徽建筑大学女大学生在面对就业性别歧视的问题时如何去应对、是否采取相应措施进行了调查,根据调查问卷来看,在就业时意识到被性别歧视时积极采取措施的仅仅有4%的女大学生,剩下96%的女学生在面对就业性别歧视时则选择隐忍或者忽视,并不会采取任何措施维护自身权益。

三、 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我国现代社会高速发展,女性在进入社会工作的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由于我国法律的制定和现实之间必然会存在时间差,因此对于女性来说,现在的很多法律政策对于女性就业歧视问题的保障是不够的,与之相关的法律只有《劳动法》简单地提出,“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 这样的处罚没有明确的标准,同时没有真正去实施,所以起到的作用是很小的。

(二)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随着我国经济制度的改革,企业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在女性由于生产进行休假的时间段里,企业要自己承担起这一段时期的所有损失,这样的情况给企业带来比较沉重的负担。 也就是由于女性这样特殊的生理原因,导致很多企业在招聘的时候,为了避免女性生育期间可能带来的损失,直接将女性求职者拒绝在门外。

(三)大学生自身的问题

女大学生在对待就业性别歧视问题上的态度依然没有转变,她们甚至可能并不会意识到就业性别歧视带来的负面影响,比如说很多大学生在遇到性别歧视时并没有真正意识到,在招聘时,用人单位不会表现出明显的性别歧视,可能是通过一些出差、加班等理由来阻止女大学生的就业。 目前很多女大学生对于自己想要寻找什么类型的工作缺少较为明确的定位,并且在就业时眼高手低,不能吃苦,拒绝加班出差等。

四、 解决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的方法

(一)完善法律法规保障女大学生平等就业权利

针对我国目前女性就业歧视中存在的法律缺失的问题,研究认为需要加快制定关于女性就业问题的法律法规,在政策问题上对女性就业歧视中切实存在的问题进行妥善的解决。 女大学生在刚刚踏入社会的时候,并没有什么积蓄,即使在遇到了问题需要法律援助的时候,也会因为高昂的费用望而却步,这个时候,就需要发挥出法律援助的正面效果,从政策上和她们站在一起,从心理上和她们站在同一条战线,用法律武器帮助她们。

(二)调整产业结构增加第三产业的比重

理工科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女大学生是处于弱势的,很多理工科专业更加适合男学生,例如一些机械、大型设备的操作等,在就业时,用人单位不会愿意招收女大学生,理工科专业对口的就业岗位往往是需要下车间、下工厂、下建筑工地等,因此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更加倾向招聘男大学生,对同专业女大学生的需求较少,这就需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增加第三产业的比重,从而能提供更多适合女大学生的岗位。

(三)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用人单位招收女大学的意向

不断完善相应的保障制度,让企业降低招收女大学生的成本,将企业、社保制度与个人配合来共同搭建女性保障制度。 高校在每年的就业时间段中,都可以举行相应的针对女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比如说在每年的3~5月份,可以集中邀请优秀女校友为女大学生讲述就业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同时,高校还应该在平时的就业指导教学活动中,注意将女大学生就业的指导思想和性别歧视的应对方式教给学生,让女大学生在应对用人单位无论是显性或隐性的性别歧视时,能拿起法律武器来捍卫自己的权益。

(四)加强女大学生自主创业意识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就业也并非是唯一选择,创业也是国家和社会积极鼓励的,各种优惠政策的出台让创业不是一件非常遥远的事情,增强女大学生创业意识和能力还能够有效缓解我国目前紧张的求职压力,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为了增强女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和意识,首先,学校方面应该在学生在校期间进行教育,通过思想上的引导开发她们的创业意识,在此基础上,对于她们的想法给予一定的规划,使其创业能够拥有一个良好的雏形。 另外,国家对于女大学生的创业应该进行积极地扶持与帮助,多成立一些项目基金,为那些有创业想法的女学生提供创业实现的可能。

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但是这个问题要想得到妥善解决,还是要依靠女大学生这个群体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完成。

猜你喜欢
安徽问卷大学
《安徽记事》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2012年高考安徽压轴题的困惑与探索
看中国·在安徽
水乡安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