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血中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和前列腺干细胞抗原单独或联合检测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①

2020-08-05 06:45江清林牟洪香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前列腺癌抗原特异性

江清林,辛 华,王 莉,牟洪香,王 琳

(1.佳木斯大学学术理论研究部,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2.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3)

前列腺癌(PCA)是作为当前男性较为常见一类恶性肿瘤疾病。随着当前社会结构的变化、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饮食西式化等影响,我国当前男性的PCA患病率也在不断提升。临床上对于PCA的诊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1]。而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是作为临床上较广泛应用的一类肿瘤标志物,其在PCA疾病的筛查中具有一定的价值,检测PSA是作为及早发现PCA的一种重要检测手段[2,3]。但是对于PSA进行单独诊断时也容易发生误诊或漏诊现象。有研究表明,对血清前列腺干细胞抗原(PSCA)的检测比PSA检测更具有组织特异性以及肿瘤相关性,检测PSCA也被逐渐用于临床对前列腺癌疾病的诊断。本研究主要以探究外周血中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以及前列腺干细胞抗原(PSCA)单独或进行联合检测在前列腺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08~2018-08本院确诊前列腺增生患者50例建立BPH组、前列腺癌患者50例建立PCA组以及同期进行健康体检者50例建立对照组。三组纳入研究对象均为男性,其中,BPH组患者的年龄50~76岁,平均(64.7±5.2)岁;PCA组患者的年龄49~77岁,平均(64.5±5.6)岁;对照组受检者年龄50~74岁,平均(63.9±5.7)岁。三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对比均未见显著差异,不存在统计意义(P>0.05),研究具有可行性。对所有患者试验前均经医学影像检查,对BPH组、PCA组经穿刺活检确诊前列腺增生或前列腺癌。纳入研究对象对研究内容均知情且同意参与本研究,于参与研究前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经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批通过。

1.2 方法

选用人PSA试剂盒(上海晶抗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与PSCA试剂盒(上海晶抗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通过AU600型全自动生化检测仪(奥林巴斯公司)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验前与晨间空腹状态下采集三组研究对象的血液样本,于3500r/min离心机下进行离心处理获得血清样本,于-80℃冰箱进行保存备检[4]。检测均于样本采集的6h内进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以及前列腺干细胞抗原(PSCA)均按照相关的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检测三组血清中的PSA与PSCA含量水平。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PSA与PSCA含量水平以中位数形式表示,组间通过秩和检验;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ROC曲线(x方向特异性、y方向敏感度),对不同检测方法的ROC曲线下面积(诊断效率)对比通过Z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PSA与PSCA的水平含量对比

相比于对照组,BPH组以及PCA组的血清PSA以及PSCA含量均有明显的升高(P<0.01);PCA组相比于BPH组的PSA以及PSCA含量均有明显的升高(P<0.01)。在各组的血清当PSA和PSCA含量见下表1。

表1 三组PSA与PSCA的水平含量对比[M(X25%-X75%),n=50,ng/mL]

2.2 不同检测方法在对照组与BPH组ROC曲线的情况

对照组与BPH组中,血清PSA与PSCA的联合检测ROC曲线下面积相比于两指标的单独检测显著更高,差异存在统计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检测方法在对照组与BPH组ROC曲线的情况对比

2.3 不同检测方法在对照组与PCA组ROC曲线的情况

对照组与PCA组中,血清PSA与PSCA的联合检测ROC曲线下面积相比于单独PSA检测显著更高(P<0.05),但联合检测与单独PSCA检测的对比未见显著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不同检测方法在对照组与PCA组ROC曲线的情况对比

2.4 不同检测方法在BPH组与PCA组ROC曲线的情况

BPH组与PCA组中,血清PSA与PSCA的联合检测ROC曲线下面积相比于单独PSA检测显著更高(P<0.05),但联合检测与单独PSCA检测的对比未见显著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不同检测方法在BPH组与PCA组4ROC曲线的情况对比

3 讨论

前列腺癌(PCA)是临床上一种致死率相对较高的恶性肿瘤疾病,该病的潜伏期较长,患者疾病早期的症状表现不明显,往往较难以及时发现,当发现症状时已发展至中、晚期,错失了治疗的最佳时期[5,6]。对此,及诊断与治疗可有效提高此类患者的生存时间与质量,临床上常规的病理组织穿刺活检由于创伤性较大往往较难为患者所接受,因此采用无创性的诊断手段在PCA早期诊断中也具有重要意义[7]。当前肿瘤标志物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检测是临床上用以诊断PCA的一个较常用的指标,该指标的检测在临床诊断PCA上具有一定的价值,但PSA单独检测的诊断价值仍相对较低,临床上若仅根据PSA检测阳性即对患者进行诊断性的穿刺活检,则会对大部分患者造成不必要的痛苦与负担,为了提高临床对PCA的诊断效率,通过联合其他的方法进行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8]。血清前列腺干细胞抗原(PSCA)作为前列腺癌的相关肿瘤抗原之一,其主要在前列腺组织中表达,且在胃壁以及膀胱移行上皮等其他组织中也有低表达,相比于PSA,PSCA的组织特异性更高。有研究提示,PSCA在正常的前列腺组织当中表达水平较低,而在PCA的组织当中会呈现高表达,且PSCA也被认为是对PCA细胞的生长、侵袭以及转移过程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PSCA成为当前PCA诊断研究的一个热点。本研究通过对本院确诊的前列腺增生患者(BPH组)、前列腺癌患者(PCA组)以及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PSA与PSCA检测,并展开组间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相比于对照组,BPH组以及PCA组的血清PSA以及PSCA含量均有明显的升高,且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1);PCA组相比于BPH组的PSA以及PSCA含量均有明显的升高(P<0.01)。对照组与BPH组中,血清PSA与PSCA的联合检测ROC曲线下面积相比于两指标的单独检测显著更高;对照组与PCA组、BPH组与PCA组中,血清PSA与PSCA的联合检测ROC曲线下面积相比于单独PSA检测均显著更高,但联合检测与单独PSCA检测的对比未见显著差异;对三组研究对象的诊断中,均提示血清PSA与PSCA联合检测的诊断效率更高,且PSCA检测相比于PSA检测也相对较高,通过联合检测,可提升PSCA检测的诊断效能。

综上所述,在健康人与前列腺疾病的患者外周血PSA以及PSCA的表达上存在有显著差异,提示外周血PSA以及PSCA的检测具有诊断BPH与PCA的价值。且ROC曲线分析提示,对外周血PSA与PSCA的单独对BPH与PCA上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联合检测的效果更佳,临床建议以采取PSA以及PSCA联合检测以对前列腺疾病进行诊断。

猜你喜欢
前列腺癌抗原特异性
CT联合CA199、CA50检测用于胰腺癌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探讨
老年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综合康复治疗效果分析
尿液检测可能会发现侵袭性前列腺癌
血清铁蛋白、IL-6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联合检测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基于TCGA数据库分析、筛选并验证前列腺癌诊断或预后标志物
负载抗原DC联合CIK对肝癌免疫微环境的影响
经会阴和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管家基因突变导致面部特异性出生缺陷的原因
前列腺癌,这些蛛丝马迹要重视
植物增殖细胞核抗原的结构与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