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届高校学生中国音乐史获奖论文述评(1987—2018)

2020-08-06 04:51■潘
人民音乐 2020年7期
关键词:音乐史选题论文

■潘 斌

19 87 年,中国音乐史学会首次启动了全国高校学生中国音乐史论文评选活动,至今已成功举办十届①,共评选出各学历层次的优秀论文357 篇②。这些获奖论文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三十年来中国音乐史的教学成果,反映出不同时期学术视野的变化及研究趋势,也折射出近年来高校在中国音乐史教学思路上的开拓与创新,其选题亦多有可圈可点之处:或亮点突出,或取材得当,或新意别具,且较明晰地展现出其独特的材料、视点与方法,于教、于学、于研皆有补益、参鉴的现实意义。

一、整体数据与解读

(一)历届获奖论文的量化走势

从1987 年至2018 年,每届参评及获奖论文数量呈递增趋势(见表1),这与近年来高等教育的发展呈正比。音乐学理论专业具有较长的培养周期,因此研究生教育成为走向学术道路的不二选择,相对与博士培养的小众性和本科教育“宜博不宜专”的要求,硕士研究生无疑是学术教育的受教主体和活跃力量。因此,每届评选出的优秀硕士论文占总量的半数以上,共计182 篇,且逐届增长;博士论文自2006 年参评,迄今共计53 篇;学士组评选出的优秀论文共计122 篇,近十年来每届均在15 篇左右。

表1 1987—2018 年历届获奖论文数量

(二)研究方向的变量分析

获奖论文所涉各方向的出现了一些此消彼长的变化,间接反映出三十年来中国音乐史研究重点与热点的变化。

古代音乐史部分涵盖了乐律学、音乐考古与图像学、古代乐论、音乐文献、戏曲音乐、乐器与器乐、歌舞音乐、中外音乐交流、古代音乐与社会等领域(表2)。音乐文献、古代音乐与社会文化以及音乐考古与图像学领域皆成果丰硕,尤其是近十年来,受社会史、民族音乐学及新史学的影响,古代音乐文化的研究视角更加新颖独特,佳作频出;传统领域中的乐律学长期保持着稳定“产出”,乐器及器乐研究在考古学推动下多有进展;学人们也较多关注了中外音乐交流领域,以探索中国音乐的多样性、包容性;近年来关于戏曲音乐的优秀史论也有所增益。较为薄弱的是古代乐论和歌舞音乐,前者甚至出现了十年的空白。这或与研究资料有关,倘文史基本功不够扎实,则难有灼识新见。

近现代音乐史研究分为音乐思想、音乐家、音乐创作、近现代音乐与社会等专题(表3)。其中,作曲家及其作品分析一直是热点选题;近十年来,随着视角的拓展和史料的出新,更多学子也将目光投向近现代的音乐与社会生活。

2008 年以降,琴学研究渐成热点且一度成果斐然,这与“非遗”热潮的带动不无关系。相较之下,史学史的关注度较低,优秀成果寥落,这或因学术史研究既需要整体史观和大局意识,又需要深刻广博的专业素养,故多被视为畏途(表4)③。

表2 古代音乐史论文专题及历届变量

表3 近现代音乐史论文专题及历届变量

表4 其他专题及历届变量

二、各时期研究特点与趋势

(一)传统视域,宏大命题(1987—1990)

20 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音乐史学会前后两度对本科生、硕士生论文进行评选,遴选出三十余篇优秀论文,这期间入选的论文整体上呈现出“传统视域,宏大命题”的特点。

所谓“传统”,主要体现在研究方向、研究课题和研究方法等几个方面。这一时期,学人们致力于传统领域的探索,研究对象多为一些传统论题,涉及音乐思想、古代乐器、乐律、作品分析等方面,如古代史中《乐记》、董仲舒和朱熹的音乐思想、周代乐悬制度与宫廷雅乐、隋唐燕乐、荀勖笛律、朱载堉十二平均律以及近代音乐史中王光祈、青主的音乐思想,黄自、马思聪的作品研究等。

高屋建瓴的“大手笔”是这一时期学生论文的另一特点,这在本科组中表现得尤为典型,其研究对象偏于宏大,涉及范围也较宽泛,如中国传统乐谱的生成、分类及发展分期,中国近代合唱创作发展,中国当代小提琴创作和西方音乐传入中国的若干问题等等。

(二)多重观照,人文情怀(2002—2012)

进入新世纪的十年,中国音乐史研究逐渐打破桎梏,思路愈发开阔。第四届的获奖论文选题新意渐出,其中,关注音乐作品、关注城市与音乐的文化关联是两大研究趋势;第五届,研究角度之多样前所未有,古代音乐史研究侧重于古代乐器研究以及考古学、文化学等多重角度的观照,音乐文献史料的分析也有所侧重。近代音乐史领域,关于音乐社会文化问题的探讨是一大亮点和重点;第六届获奖论文中,近现代音乐的研究广泛涉及各阶段、各领域音乐家和当代作曲家作品,同时也更注重地域与个案的分析。古代音乐研究则较推重文献史料的解读和社会学研究方法的运用。此外,琴学研究佳作涌现,研究对象涉及琴家、琴谱、琴社,演奏技法、地域琴史等;第七届的近代音乐研究更侧重建国以来的音乐作品分析。古代音乐史领域,音乐考古学及图像学的研究方兴未艾,史料的开拓、乐谱的发掘更具深度,涉及面更广。关于史学史的整理综述也较为丰富,对古代音乐文化更注重社会学角度及礼乐层面的解读。总体来说,这一阶段的学生论文,相应出现了诸多新气象,从以下几方面反映了此时学术思维的转变:

第一,关注作为个体的音乐家及成就。这是近代至现当代音乐史研究文论中较为普遍的一种选题,关注的对象涉及音乐事业的各个领域。如早期的音乐教育家、社会活动家郑觐文,音乐理论家王光祈、朱谦之、欧漫郎,音乐教育家陈洪,声乐教育家、指挥家周淑安,音乐出版家潘奇,作曲家程懋筠、李焕之、谭小麟、石夫、沈亚威等。对这些音乐家生平资料的深入挖掘与解读,不仅为一些功绩卓越而不为人熟知的音乐家著史立传,也极大丰富和充实了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第二,音乐文物、音乐历史文献的挖掘不断加深、拓展对音乐史的认知度。音乐考古的新发现及研究对音乐史的研究有印证、更正、补充等重要意义。这一阶段音乐考古方面的文论成果突出,由此涉及到古代乐律、乐制、乐器、乐舞等多领域的思考。此外,音乐文献的研读面也更加广博,视角更加独特,不局限于单一的音乐史料,延伸到历代的类书传记、笔记小说、外文文献、期刊报纸等各类历史文献,对近代音乐史研究尤多补益。

第三,更注重音乐文化的地域特点及社会关联性。学人们密切关注音乐、人、环境之间的关系架构,重点考察音乐家、音乐的社会特征和地域属性。这主要得益于社会学、人类学的学术视野及思路方法在音乐史研究中的运用,在此基础上的考察,使音乐史呈现出更加立体、生动的面貌。

第四,音乐文化遗产研究受到重视,琴学研究渐兴。琴学是一个历史悠久的领域,其消长与古琴艺术的沉浮基本相呼应,虽然近代以来不乏著述,但总体寥落。自2003 年古琴成功申遗以降,其普及广度和学术热度均逐年高涨,2008 年以来,大量琴学研究佳作涌现,论文涉及广泛,既有打谱理论、演奏技法、琴派琴人这类传统论题的研究,也不乏对地域琴史和古琴史料的深度挖掘。

(三)广涉文献,立足当下(2014—2018)

2014 年以来,近三届评选出的论文在选题上大致承袭了前几届的思路及角度,涉及的领域更加全面,对部分传统论题(如古代音乐思想、戏曲艺术等领域)的研究亦有所升温。整体而言,古代音乐研究成果主要建立在深刻挖掘、广泛涉猎文献史料的基础上,而近代音乐研究中,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当代音乐史研究领域则备受关注,成果颇丰。

古代音乐研究中,音乐考古及图像、音乐文献依然是重要切入点,对于文献史料的发掘更加全面丰富,并触及此前鲜有关注的冷僻角落。同时,音乐美学及乐律理论的思考再度回温,史学史研究较前几届略增。受新史学研究方法的影响,更侧重于明清时期社会史视野下地域音乐文化与个人及家族音乐生活的多重观照,由此解析历史中的音乐情景。此外,在当今“一带一路”以及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大环境下,不乏学人对中外音乐交流这一“老题”再作新谈。

近三届的近代音乐史佳作中,一方面承袭前几届的角度,重点关注近代音乐群体、音乐刊物、音乐活动、音乐教育以及各类体裁音乐作品研究,并着力于近代历史中城市音乐生活的发掘与还原;另一方面,共和国成立以来的音乐作品分析以及传统戏曲音乐的转型等相关探讨逐渐增多,如以“红色小提琴作品”“样板戏”“文革”时期的民乐合奏等为考察对象,就是颇有新意的视角。

综上,新世纪以来,高校学生的中国音乐史论文体现了新时期学术思维的推进以及多学科的对话、互融。与之同时,中国音乐史研究中的个别薄弱领域④,如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音乐创作表演、音乐本体、乐律学及古代音乐理论方面的研究也开始受到重视。

三、各学历层次论文选题特点

自第一届高校学生中国音乐史论文评选至今,获奖的博士论文有53 篇,硕士论文共计182 篇,学士论文122 篇。论文选题既体现了思维、视角、学识等方面的层次差异,也反映出教学方面的得失与利弊。

(一)博士论文:中国音乐史的多种书写

博士论文是一个体大思精的学术“工程”,历届入选的优秀博士论文,大多体现了这一特点。论文并非着眼于一个具象的问题,而是从音乐家、音乐生活、音乐现象、音乐文物、音乐文献、音乐本体及音乐史学史等角度“即类究学”。

博士论文之“体大”,既为篇幅之浩大,亦是视角之宏大,其时间跨度,少则几十年,长达几个世纪,地域范围多在省市级以上,考察对象则多以同一属性的音乐群体、乐器、乐种、文献或音乐体系为单位。“思精”,既指架构之精细,也指立意之精妙,作者的问题意识、理论省思和核心观点较为明确地体现在论题中,如刘勇的《王光祈留德生涯与西文著述研究——一位新文化运动斗士走向音乐学之路的“斗士”》一文,摆脱了平铺直叙的传记式书写,而是从王光祈留德这一人生转型阶段的经历和文字材料,观照其音乐理想的社会渊源;又如吴安宇的《游艺:清代琴人生存与琴乐传播的一种重要方式》以社会学的角度分析清代琴人与琴乐的关系,由此揭示琴人身份与古琴艺术变迁的内在关联,另有多篇密切联系音乐与社会生活、运用多种学科视角观照音乐现象的论文,如王思琦的《1978—2003 年中国城市流行音乐发展和社会文化环境互动关系研究》、李岩松的《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与新中国音乐事业的建设与发展》、郭威的《曲子的发生学意义》等。

总之,博士论文既是精专的学术成果,同时对中国音乐史书写方式的革新也将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二)硕士论文:开阔的视野,发散的思维

作为中国音乐史教学中的“生力军”,硕士研究生及其论文数量在评选中占大部分,硕士论文的选题范围相对丰富,思路也更加不拘一格,近年来,这一趋势更加明显。硕士论文的选题思路及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类:

其一,纵向思辨。抓住音乐史中某一“变”象进行纵向考察,以此揭示音乐文化的变迁,考察对象包括音乐史学思想的嬗变(黄敏学的《古乐复兴之余波——雅俗分流格局下的清代音乐史学思想的嬗变》)、音乐观念的衍变(李岩的《论国乐改进观念的衍变》)、音乐文化的反思(刘勇的《唐代到宋代音乐文化的变化是衰退还是转型》)、礼乐制度的演变(王清雷的《从山东音乐考古发现看周代乐悬制度的演变》)、琴曲琴歌的流变(梁晓镌的《琴曲〈潇湘水云〉流变初探》,易艺的《琴歌〈归去来辞〉之明清谱本流变研究》)、戏剧声腔的演进(周东颖的《粤剧成型之前的班社及声腔演进》)乃至乐谱出版技术的变迁(周战听的《中国乐谱出版技术的历史变迁(1949—2000)》)等;

其二,空间演进。即关注同一音乐现象的历史空间传播状态(陈小杉的《燕乐二十八调东传日本的研究》);

其三,阶段综述。以某一特殊时期的音乐为研究对象,旨在揭示其特有的历史阶段特征(如李淑琴的《马思聪1937 至1945 间的中小型器乐作品研究》、沈洋的《乐声催战鼓——1937—1945 年晋察冀抗日根据地音乐研究》等文均属此类);

第四,比较研究。其范围包括乐器(王金旋的《尺八的历史考察与中日尺八辨析》)、音乐作品(张斯絮的《当代中国三大音乐舞蹈史诗的音乐比较研究:从〈东方红〉〈中国革命之歌〉到〈复兴之路〉》)、音乐文献(张百合的《〈旧唐书·音乐志〉与〈新唐书·礼乐志〉比较研究》)、乐谱版本(杨雅瑾的《琴曲〈梅花三弄〉之明清谱本兼及两种现代演奏版本的研究》)等诸多方面;

第五,旧题新谈。即以新视角解读、诠释传统的音乐史论题(如陈珊珊的《唐代坐、立部伎起始及本质新探》,李琳倩的《“乐部”若干问题再辨》等);

第六,考证推论。针对历史中一些理解模糊、认知有限或存在异议的音乐史实进行专项深入的研究(如栗建伟的《周代五礼乐仪考》,赵楠的《明代北曲“云中派”钩沉》,王珺的《辽代羯鼓与毛员鼓寻踪》等);

第七,个案解读。以某一音乐家及作品(晋瑾的《张定和重庆时期话剧插曲研究》)、音乐机构(田飞的《从“百代小红楼”考察民国时期上海的唱片业发展和影响》)乃至地理坐标(孙培培的《民国时期汉口歌舞厅音乐文化研究》)、品牌标识(杜莎莎的《当代上海城市音乐文化中爵士乐新发展的探究——以JZMusic 品牌为例(2004—2014)》)为个案,由点及面地推演音乐文化;

第八,史料分析。文献的研读考述是音乐史的传统研究方法,而近年来,文献的研究范围愈发多样和具象,反映出思路的拓新,这在近代音乐史研究中尤为明显(如陈宗花的《新时期历届国民教育改革研讨会文献史料研究》,袁耀龙的《近代北京六份老报纸中的新音乐史料研究》,段蕾的《从1898—1911 年间的39 种报刊看晚清女性的新生活》等);

第九,多重观照。运用民族音乐学、音乐人类学、社会学的视角和研究方法探讨中国音乐史中的现象(如张咏春的《孔府乐户与礼乐人研究》,吴慧的《明清士绅阶层家乐教习活动研究》),成为近年来中国音乐史学研究的新趋势,在多重视野的综合观照下更能以“同情之了解”贴近历史。

(三)学士论文:研究性学习的成果展现

本科阶段是学术研究的准备期,在夯实基本功的基础上进行学术研究的初步训练。学士论文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初步成果,一定程度反映出作者的学术潜力。从获奖论文来看,选题类型大致有如下几种:

其一,研究述评。针对中国音乐史学中的相关热点论题进行观点的整合与思考,这类选题对于本科阶段的学生而言相对容易把握,也有助于了解学术动态,在整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同时,了解学术研究的理路(如林玉明的《南管源流研究述评》,郭莹的《对“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史料研究中几个问题的思考》,赵楠的《1919—2010 年间中国古代音乐史关于礼乐关系研究成果述论》等);

其二,个案评述。通过述评结合培养问题意识和史论思维,这种以小见大、由点及面的思辨模式同样适于本科生,其考察对象有古今音乐家(白佳欢的《晚明张岱的音乐活动研究》、张绎如的《蓝玉崧先生及其在教育教学领域的贡献》)、音乐作品(肖明的《学堂乐歌里的女子世界》、张斌的《传统与现代的交汇、原始与先锋的融合——谭盾民族管弦乐作品〈火祭〉的个案剖析》)、音乐文物(韩星玥的《川渝地区汉画像石中的乐器研究》)、音乐活动(沈彦树的《从今虞琴社的创立和早期活动透视中国近代古琴文化的转型》)、音乐思想(孟乔的《国乐复兴路上的航标灯——论王露“复兴国乐”观的形成与践行》)等;

其三,比较研究。即对音乐作品或某一音乐现象做纵向或横态的比较(如梁晓镌的《琴曲的〈潇湘水云〉之查阜西、吴景略演奏版本的比较研究》、褚历的《汉魏“解”与隋唐“解”辨析》);

第四,解析演绎。有理有据地分析史料或作品(如戈晓毅《“大音希声”的新解》、吴洁的《“乐入声境”——朱践耳交响诗〈山魂〉的三重释义》);

第五,考证推论。旨在厘清尚存争议或尚不明晰的音乐史问题(如林莎的《云冈石窟乐器图像补正与辨识》、王乒乒的《永嘉杂剧历史分期问题之考辨》);

第六,史料创新。以独特的思维整合、解析各类史料,以此补充、丰富音乐史(如安婧的《1972 年马思聪在台音乐活动信息整理》、周鹏窈的《雅饰:明朝文人画中的音乐图像研究——以吴门四家为中心》);

第七,问题引导。这类论文带有实验和求证的意味,因问题而起,在求索、互证中发现历史真相(如刘小龙的《清乐大曲究竟有多少》、张乐的《此匪石非彼匪石》、何柳的《依徽辨律——由〈樵歌〉明清谱本之弦徽演变检验琴律学之“徽法律”“准法律”理论》)。

当然,在学士组获奖论文中,并非所有的选题都值得提倡,有些失之宽泛,有些难觅亮点,有些则陷于艰深,非独特的知识架构与心得体认不能驾驭。

结 语

近年来,中国音乐史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领域均有较大拓新,而个别传统的研究领域,如音乐美学史、音乐史学史则相对薄弱,研究后劲不足,表现为研究佳作较少,在选题思路和方法上也亟待有新的突破。就音乐美学史研究而言,蓝玉崧先生早在20 世纪80 年代就曾指出其弊端:就一些思想家的言论去探幽阐微,限于理论家的案头的玄谈,并提出“美学研究与历史与音乐实践的结合,看到与长期积淀下来的民族审美心理的结合,与社会历史实际的结合”⑤的思路,依然值得今天的学人们借鉴与思考。

本、硕、博三个学历阶段各有其特点,本科生论文基本功扎实,选题也颇多独妙之处,然而思辨能力仍需加强;硕士论文可谓异彩纷呈,反映出灵动活跃的学术思维和勤奋执著的科研品质。需要注意的是,近几届的硕士论文在选题上有“抱团”趋势,模式化是惰性的温床,长期以往必生弊端;博士论文颇具精专性,对音乐史书写模式的转型和解读方式的拓展皆有重要参考价值。不过,作为博士论文,更应体现其“博通”的一面,即打破学科界限,实现各人文领域的对话与互融。

笔者认为,当下的中国音乐史教学或可从以下几方面作进一步完善:如引导学生关注学术前沿;多开展相关专题的研学、讨论;着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读文献的能力;鼓励学生拓展文史学科和姊妹艺术学科的学习,既要立志成为通晓音乐各项知识技能的音乐家,亦要努力成为思想敏锐、知识渊博的人文学者。

①第一届1987 年,第二届1990 年,第三届2002 年,第四届2006 年,第五届2008 年,第六届2010 年,第七届2012 年,第八届2014 年,第九届2016 年,第十届2018 年。

②本文考察所涉历届获奖论文信息均来自“中音史学会”官方微信。

③各表中带*的数据兼属其它专题。

④傅显舟、邵晓洁《“中国音乐史学会第九届年会”青岛会议综述》一文认为中国音乐史研究的主要问题在于“采用新方法新视角撰写的论文仍然不多,乐律学及古代音乐理论方面的研究文章不多,当代音乐,尤其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音乐创作表演的研究明显缺乏。中国音乐史研究呈现音乐考古研究兴盛,当代音乐研究薄弱;文字史料研究兴盛,音乐本体研究薄弱;旧观念、旧方法研究居多,新观念、新方法研究薄弱。”

⑤蓝玉崧《对近年来中国古代音乐史学发展得一些思考述》,《音乐研究》1988 年第1 期。

猜你喜欢
音乐史选题论文
符号学家重返音乐史
中国近现代当代音乐史的研究使命
浅析音乐考古学在音乐史研究的作用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