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安家》中的茶叶大王是谁?

2020-08-06 14:31曾园
茶道 2020年4期
关键词:洋行安家大王

曾园

前《南都周刊》、《新周刊》主笔。从事茶文化研究与写作多年.现在西双版纳筹备茶学院。出版过《词的冒险》、《茶叶侦探》等书。

电视剧《安家》颇受好评,里面很多情节来自于日剧《卖房子的女人》,不过原创部分里有一段重头戏,讲上海老洋房的故事颇为吸引人。电视虚构了旧上海“茶叶大王”向玉荣修筑的别墅“向公馆”引起了今天“饲料大王”的购买欲。

“向公馆”历史上的真实主人是宁波商人应子云,别墅的名字叫“应公馆”。应子云1880年出生于浙江宁波鄞县,是经营工程项目设计的通和洋行的华人买办。蒋介石曾经的二夫人姚冶诚是应子云二夫人姚氏的堂妹,所以应子云与蒋介石两人还有一层连襟关系。不过,应子云与茶叶的关系不大。之所以这栋楼的主人要在电视中叫“茶叶大王”,显然是与剧中人物饲料大王林茂根是同行才好,如此方能唤起林茂根的购买欲。

那么,上海是否有茶叶大王呢?肯定是有的。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签订的《南京条约》让清朝大宗货物茶叶的专卖制度破产,广州十三行偃旗息鼓,各地茶叶于是运往英美资本集中的上海。1869年苏伊士运河开通,1871年欧洲与上海之间的海底电缆开通,新的运输与信息方式改变了全球茶叶贸易格局,上海买办(很多是广州十三行学徒)在技术升级的浪潮中一时成为风云人物。

曾被称为上海茶叶大王的人物有汪立政、郑鉴源、唐季珊与徐润等人。汪立政(公元1827-1895年)是徽商,创办了“汪裕泰”茶庄。郑鉴源(公元1902-1959年)也是徽商,创办了“鸿怡泰”茶庄。这两家茶庄都曾占据上海茶叶销售的首位。唐季珊(公元1896-1967年)是广东人,其家族产业为华茶公司,在茶叶外销领域一度进入前三名,其阮玲玉男友身份更为世人熟知。徐润(公元1838-1911年)也是广东人,曾是英商宝顺洋行买办,后独自创办宝源祥茶栈。他还创办了中国第一家保险公司、第一家机器印刷厂,参与创建轮船招商局、中国第一家机械化的大型煤矿——开平矿务局,算是近代商业史中的枢纽人物。

十三行歇业之后,中国茶行業在与国外茶商的竞争中总体呈现下滑态势,但其中也不乏小幅上扬的局面。徐润的经历正是茶行业这段发展史中小阳春的代表。他与怡和洋行的唐廷枢、汇丰洋行的唐翘卿(唐廷枢族侄、唐季珊之父)、太古洋行郑观应、旗昌洋行的吴健彰同为珠三角孕育的商业翘楚。来到上海之后,他们不再像十三行商人依靠垄断盈利,而是积极参与到全球商业竞争当中去,频频在巴拿马博览会、伦敦世博会争夺世界性声誉。如徐家的徐荣村的“湖丝”就曾获得英王颁发的金银奖牌各一枚以及“翼飞洋人”执照。

徐润跟着徐荣村来到上海并成为宝顺洋行的买办。在他的经商生涯中,似乎他的眼界、胆识与人脉是决定性因素,他对茶叶知识似乎并不出色。

1860年,年仅22岁的徐润独资在温州开办“润立生”茶号,第一单生意就不顺利,他当时“办得白毛茶八百箱,每方箱四十斤”,运到上海卖给英美各洋行,得价八十两,刚刚抵消成本。想不到卖出之后,洋商验出茶箱四角均有水渍,所有茶被退回。经过调查,这批货在运输中受潮,洋商不愿买很正常,他自己亦觉心虚。不得已将茶箱全部拆开,拣出霉茶,剩下的茶存放在茶栈。

第二年,他在宁州办得乌龙细条红茶二百箱,每担五十两,“条色香味并皆佳妙”,他将去年未卖出的白毛茶搀入,卖与洋商。“初得价银一百二十两,继竟涨至一百六十两,大得其利。经营茶业,于此始焉。”

茶叶受潮似乎是大多数著名商家都要去处理的棘手问题,郑鉴源的“鸿怡泰”获得过费城世博会茶叶甲等大奖,深入人心之举可能还是因为处理茶叶受潮的方法,郑鉴源面对受潮茶叶并不气馁,决定在店铺前搭起十几台烘锅,让员工将受潮茶叶进行烘干。茶香四溢,引来市民驻足观看,墙上有告示说:由于本厂员工疏忽,造成茶叶淋水,本着对消费者和市民负责的精神,本公司决定把此批茶叶烘干做成茶枕,免费送给市民。人们当然争着抢,一些人回家特意品尝,发现这么好的茶叶公司都不掺着卖,而是做成茶枕送给大家,实在值得信赖。此事延续三天,报纸不断刊登。口口相传,鸿怡泰由此名声大振。

既然都是大王,可见各有各的山头,各有各的做法,你方唱罢我登场,不过,究竟谁是大王,最终的决定权在上海消费者手里,这个游戏规则可能有极大的魅力,才吸引了那么多杰出人才心甘情愿耗尽一生去争抢方寸之地的刹那光环。

猜你喜欢
洋行安家大王
让安家在苏州的他们,共享“家”的温暖
老码头
只知有莫,不知有英”
小熊安家
虎大王
咏兰
发明大王爱迪生
大王的生日礼物
汉口沧桑
破烂大王不好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