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筑手工模型制作对学生设计能力教学的影响

2020-08-06 14:41王海燕王丽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模型制作

王海燕 王丽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手工模型的制作逐渐被软件所替代。但相较之下,传统手工模型的制作过程依然是软件制作所不可替代的。手工模型的制作可以突破二维空间的限制,使设计思维立体化,是一种更为直观的建构方式。通过手工模型的制作可以使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得以提高,深化对建筑材料和立面表现手法的认知,同时还可以在建筑教学方面辅助学生进行方案的推敲与深化,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活跃设计思维。

关键词:建筑手工模型;模型制作;设计能力

中图分类号:TU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20)05-0209-02

一、引言

模型是根据空间的形状和结构而形成的三维效果,可以表示平面预想效果图中不能表达的三维空间关系。◎相对于计算机模型的制作,手工模型的制作可以让学生更为深入直观的去表达和体会设计的内容。学生可以通过模型去创造不同的空间形式,形成立体的思维模式。将平面图纸与模型相结合,对方案设计不断推敲,体会不同材质、颜色、比例和尺度带给人的直观感受,培养审美能力。而且学生通过简单模型的制作可以在设计方面不断创新从而提高设计能力,所以建筑手工模型的制作对于培养学生设计能力教学具有着重大的意义。

二、培养空间思维能力

建筑设计实际是空间的设计,从最初一维点、线概念上的构想,到二维平面和立面的方案,再到三维空间体量的变化,甚至到四维时间的概念等,是多维度思维逐渐升级的过程。相对于平面图纸,模型所能体现出的立体空间可以使内容更加丰富、具体形象。在方案设计的形成过程中,空间的思维能力和建筑外立面的造型设计是体现学生设计能力的主要内容。然而在设计的初期阶段,学生往往进行的只是平面和立面上的设计。学生的设计思维只局限于简单的二维平面没有去考虑三维空间上的合理性,只是利用一些简单的线条符号在图纸上去表达自己的设计方案,没有结合立体的空间去考虑建筑的体量和空间尺度,一味的想要追求炫酷的图面效果。对于一些相对复杂的空间,在设计过程中很难去把立体空间的概念与平面思维相互转换,结合设计,缺乏空间的思维能力。

而空间思维能力主要包括:(1)通过给定条件表达出正确的图形语言,根据图形语言构思出具体形象的能力;(2)能准确分析图形空间基本元素的相互关系的能力;(3)对空间中的基本元素进行提取、组合、变形的能力。③

在设计教学过程中,利用手工模型的制作可以培养学生从平面到空间的思考能力,有利于同学们将思维从二维平面转化到三维空间中去。

例如,在方案设计构思与形成过程中,通过模型的制作可以.将思维反复的在二维平面与三维空间之间进行转换,利用三维空间去对设计方案的合理性进行分析与推敲。在设计形成之后,手工模型的制作是将平面、立面等二维的设计图纸转变成准确的立体空间形式,通过这个立体空间再去进一步的考虑空间尺度、材料特性等多方面因素对建筑整体和使用者的影响。这个模型制作的过程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空间形态的理解,它将图纸与模型相结合,从建筑内部与外部去综合分析建筑空间的基本形态。在模型和图纸反复转化的过程中,空间理解能力与思维转化能力都会有很好的锻炼和提升。因此,建筑手工模型的制作对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提高艺术审美能力

在建筑形式方面,模型是建筑设计的微观再现,既然是设计的微型反映,就必须符合形式美的规律,形式美的规律中最重要的是“多样和统一”,这是心理感受和客观事实的双重标准,也是形式平衡的體现。用通过手工模型的制作可以让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不断的体会在建筑形式方面的美感,将自己的设计通过艺术性的表达方式展现出来,从而使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得以提升。

在建筑色彩方面,色彩所带给人的视觉冲击要比建筑形体要明显的多,故对学生在色彩方面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手工模型的制作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可以实践的平台,学生通过手工模型的制作可以在立体空间上去多维度的考虑建筑外部与内部的色彩搭配,而对色彩方面的艺术培养就在手工模型的制作过程中得以锻炼,不断提高。

在建筑尺度方面,最重要的便是考虑建筑室内空间、建筑的形体和外部景观的相对尺度与均衡布置,所带给人最舒适的感受。而通过制作手工模型对设计方案进行等比例缩放,通过目测去比较不同空间的大小,并按照人的尺度去确定建筑中的空间关系。这种方式突破了传统教学的局限性,使学生不再只是通过二维图纸去绘制表达建筑的体量大小与空间尺度,而是通过实践,在制作模型的过程中感受建筑的比例尺度关系,从而使自身的能力得到训练与提升。

在建筑材料方面,建筑手工模型的制作实际就是运用一些与真实材质类似的材料去制作出一个等比例缩小的立体建筑,是一种可以高度还原且更具有直观性和说服力的表现形式。

在模型的制作过程中,对于模型材料的选择应该尽可能的去选择与实际建筑的颜色、材质相近的材料,这样可以使模型更.加的贴近真实的建筑。建筑手工模型可以更加具体形象的去表达空间上的功能与美感,学生可以通过立体空间的思维去将平面问题转化为三维立体空间去构思,同时结合模型的制作对该建筑使用的材质进行分析研究,再结合整体的环境和建筑形式去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

在设计教学过程中,手工模型的制作可以为学生在设计阶段提供参照,分析建筑空间的内在联系与表现方式,在制作过程中不断学习,提升建筑设计方面的表现能力与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艺术思维。

四、辅助方案设计推敲

模型在一定意义上其实就是一个最好的立体空间方案。它是将色彩空间、形体、结构、材料、尺度及视觉效果结合的综合体,是创造形体空间的艺术,能够直接使人对室内外环境、建筑景观设计一目了然,获得连贯的时空感受。⑤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每一个阶段制作的模型所想要表达的内容与形式也是不相同的。在设计构思阶段,所需要表达的只是一个模糊的立体空间概念,它可能是由几种不同的简单几何形体通过穿插、切割等方式组合成的一个抽象的空间形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手工模型去表达自己的初步想法,利用模型不断的激发自己的想象力使自己的方案构思进一步深入,不断推敲自己的建筑形体。在设计形成阶段,工作模型制作随着方案的不断形成所要表现的内容也越来越多,这个阶段可以通过手工模型的制作与设计方案图纸的相互结合去考虑尺度、空间、比例、材质等因素对人造成的空间感受,不断调整自己的设计方案,努力去营造一个良好的空间环境。在设计完成阶段,成果模型所要表达的内容更加丰富,它是整个设计内容的最终展示,学生通过模型的制作充分的去了解自己所要表达的设计内容与布局,同时也使自己的设计理念得以验证更加的完整准确。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利用手工模型对自己的方案进行表达,设计上问题也将不仅仅只是停留在图面上,利用三维空间更容易发现学生在设计方面的不足,师生之间将可以进行更加深入的交流。经过老师的指导结合模型制作研究,从中不断学习,不断思考,发现问题不断改正,从而完成整个设计过程。结合手工模型的制作不断完善设计方案的同时还可以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自我学习能力。在模型制作过程中,学生发现问题不断地对照图纸、翻看相关书籍、参考其它案例,改进自己的方案,在这个过程中使自己的创新能力得以培养,在未来的设计中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手工模型制作是根据设计方案,利用不同材料,结合工艺知识,制作出的具有比例合理、色彩协调、尺度适宜的三维空间形体。@手工模型制作对学生设计能力的提升有着显著的影响,一方面,通过手工模型的制作不仅可以推敲学生的设计方案,还可以促进课下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学习,它更加直观,更具有说服力。另一方面,模型可以将设计内容更加完整的、清晰的表达出来。如果设计的教学脱离了模型的制作仅限制在平面图纸的设计上,就会导致学生的空间思维与所要表达的内容不符,图面的表达效果不准确。

通过模型的制作可以加强学生的空间逻辑性,更加清楚在方案设计中所想表达的空间关系,深化学生对建筑色彩、材料、尺度等的认识。手工模型配合设计能力教学对学生设计思维能力起着不断更新、进步、强化的作用。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辽宁科技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阶段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01462019423。

注释:

①⑤南鸯静.建筑模型对培养学生设计能力的作用[J].大舞台,2010(09):189.

②④⑥李鹏程,李思言,建筑模型制作对学生设计思维培养的探究[J].门窗,2017(08):220.

③建筑类专业教学中建筑模型制作的作用及思考[J].大连民族大学学报,2017(05):525-528.

猜你喜欢
模型制作
艺术设计专业创意木工制作实验教学模式探讨
复方地芬诺酯灌胃的家兔功能性便秘模型制作
模型制作在展示课程中的应用
且行且思“开放型”的模型制作实验教学模式
工程模型创新在新时期大学中的实际应用
广西第六届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经验总结
模型制作项目化教学在钳工课堂的应用研究
关于动画场景模型制作的教学思考
模型制作教学法的实践与研究
四川省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