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收藏有没有捷径?
——百年“荣宝斋”理论+实战带你快速入行

2020-08-07 08:07访/在
艺术品 2020年5期
关键词:高研班荣宝斋艺术品

采 访 /在 艺

唐 辉

1965年生,北京人。现为全国劳动模范,编审,荣宝斋副总经理、荣宝斋画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画学会副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创作中心研究员,北京市政协书画院副院长,中国文化部青年美术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编辑学会美术读物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副秘书长、北京美术家协会理事。其作品先后被《美术报》《美术》《美术观察》《美术之友》《中国书画》等报刊专题报道,出版有《唐辉画集》《唐辉专刊》《唐辉速写》等个人专集多种。

荣宝斋首届书画艺术品鉴赏与投资高研班结业暨第三届开学典礼导师和学员合影

荣宝斋首届书画艺术品鉴赏与投资高研班游学辽宁冯朝辉为学员释读中国书画艺术

当今艺术品,是随着人们物质与精神生活的提高,社会剩余财富的增加购买艺术品将成为人们作为资产保值增值的一种大受欢迎方式。

不过,对于复杂的艺术品市场,也并非每位入行者都能马上“得心应手”,如何在风云变幻的拍卖市场中选对产品、价格行情走势如何判断、什么样的作品能有投资上升空间、如何为家族未来选择资产配置的艺术品,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这种选择,是一个考验眼光与前瞻力的事情,没点理论与实操经验可真不行。如何快速入行艺术品市场,避免“雷区”,掌握实操技巧,成为艺术市场的刚性需求。

荣宝斋特别开设“书画艺术品鉴赏与投资高研班”,依托央企及三百多年的中华老字号荣宝斋品牌,是认“正本清源”、传播艺术正能量为荣宝斋的传统和出发点,同时促进艺术品市场持续发展,吸引有书画艺术品投资收藏意向的人入行。

不过,“书画艺术品鉴赏与投资高研班”也并非处于毫无竞争的蓝海之地,如何借助品牌自身优势、整合资源,办出自己的特色与亮点?

就此,在艺特别专访荣宝斋副总经理、荣宝斋画院院长唐辉,谈谈荣宝斋开设“书画艺术品鉴赏与投资高研班”的设计想法,以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对于品牌的打造与规划。

有竞争才有价值

在艺:荣宝斋 “书画艺术品鉴赏与投资高级研修班”这一课程已经有三届,最初为什么要开设这一研修班?

唐辉:“荣宝斋书画艺术品鉴赏与投资高级研修班”的开办,首先是基于荣宝斋品牌影响力以及荣宝斋画院教学资源双重整合。

目前的市场情形是,针对艺术品收藏,大部分投资个人和企业有这方面知识的欠缺。一是有钱,不懂什么是好坏;二是有钱不知道怎么投资才能产生效益或如何用少量投资取得更大收益,这种市场的需求加上荣宝斋自身资源整合就促成了这个班。

在艺:现在市场上也有其他机构在做类似课程,最近因为疫情线上开课的也很多,这个研修班跟其他相比,优势有哪些?

唐辉:荣宝斋品牌多年宗旨是“以文会友,荣名为宝”,讲求信誉第一,落到具体就是书画作品一定是真品真迹,在艺术品鉴赏上荣宝斋有很多经验。其次,荣宝斋作为老牌画廊、艺术品经营机构,对于投资也有独到见解与资源,我们整合教学资源比较容易,众望所归同时也是迎合市场的需求。

现在对于书画教学培训、艺术市场研究,想参与的机构多,办得好的不多。大家都觉得是切入点和风口的时候,也存在竞争,竞争首先是好事,但想办和能不能办好,不以你的想法为转移。

荣宝斋能办好是因为百年品牌,信誉根深蒂固是第一位。良好的口碑也是办好的基础,品牌在组织过程中确实能把优质教学资源整合在一起,学员也是口口相传,互相传播。

也有很多班办了一两年之后就消失,这是办学内容、具体经营方式和需求产生了矛盾。资源配置不好,收费不合理,时间长了就没有人了,但荣宝斋这个班能办好是有依据的。

这个行业不怕竞争,竞争的人越多越好,有竞争才能体现出价值,没有竞争就没有价值。一家独大,无法参照好坏,只能说市场被垄断,但现在也不可能垄断。但想办好这个班,也需要在品牌基础上不断地提高:提升我们的教学质量;为社会更广泛的需求调整课程;真正的把好的内容传播给学员,延续市场的影响力。

鉴赏与投资是连贯动作

在艺:这系列研修班是针对哪一类收藏人群来招生的?刚入手收藏的人群适合吗?

唐辉:鉴赏与投资是连在一起的上下游连贯动作,针对的人群是有实力、有文化底蕴,对文化或者书画行业了解比较少没有关系,只要是有志向了解的人群即可。

门槛首先要热爱书画艺术,想探究艺术美的需求点,当然也有一定的时间和资本的实力,才能进来学习。我们目前90%还是企业家为主,艺术品市场也确实需要这些人,能够成为推动艺术品市场健康发展的新生力量。

其次,学费、时间也是门槛,这个班是针对真正喜欢中国艺术品,有鉴赏需求,想做投资行家,还要有点经济实力(闲钱)买东西的人群。我们不是拿文凭的班,是提高鉴赏、投资眼光的班,在它的可控范围内能够提高就是我们的目的。

在艺:依托荣宝斋历史和行业影响力,在本期研修班的课程设计上,有什么特别的亮点?

唐辉:通过前三期的效果反馈,学员都比较满意,每期不仅教学上有新的知识,每期游学地方、老师资源配置也不太一样,都是有新鲜感的。

有些学员学了一期还想学第二期,这就证明每期的内容跟上期有关联、又有新意。对于不同的学员,可能最初所有的内容都是新的,即使是重复学习,学第一遍和学第二遍的成效也不一样,同一个老师讲第一遍,你可能只听进去1/10,讲第二遍能听进去50%,听第三遍的时候可能全方位地理解他的意思。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书画碑帖组召集人薛永年为学员漫谈中国画的鉴赏

王连起为学员们做“古书画的鉴定与收藏问题十谈”讲座

知识需要不断重复,我们会通盘考虑这些课程的设置:基本课程每期都要保障,每期都要灌输这些知识;另一部分如同等水平、价值的博物馆的游学,可以更换、调整机构,多开发资源,对教学也有帮助。所以每期课程设置,既有最基础的必修课,也有根据市场情况、艺术圈变化、每期学员不同需求所做的灵活调整。

在艺:课程安排是怎样设计的?目前招生情况如何?

唐辉:课程设计上我们是围绕着鉴赏与投资来的:一方面是各大博物馆、艺术机构资深研究员、教授提供的鉴赏课程;另一方面是整合拍卖、市场行业职业经理人,有市场经验讲的投资课程。

真正有能力去投资的人是小众,如果没有这种能力的人,他也不可能上这个班,现在我们一个班设置在20人左右,这样的课程也不适合人太多。我们现在计划一年两期、每期20人左右的设置,可以和老师近距离地去讨论问题、专门针对个人需求解答和游学,这样人数与规模正合适。

在艺:经过一期的学习,学员大概能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唐辉:效果因人而异,这与个人知识储备和结构,学习和吸纳能力都有直接关系。根据个人底蕴的不同,底蕴越厚,学习主动意识越强,提高就越快。刚入门有些收藏知识储备较差,可能就不均等、不均衡。

学员在课上可以认识很多学者,增长见识,当然不能保证学习一期就全解决收藏的问题,这个班是教你怎么去鉴赏、投资的思路,有思路还要个人认真去研究,这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理论+实践独创场景式,模拟拍卖演练

在艺:前三期的有没有实操成功案例?可否分享一下?

唐辉:我们一般从中国美术史、中国书画史、中国书画鉴定史入手,采用的是双师教育:理论+案例实践,我们增加现场场景式的模拟拍卖演练,也会请市场收藏经验比较丰富的专家来讲。

我们的出发点是经过一年的研修,通过一年的学习,希望能够帮到学员找到方法,走对路,希望他们从不懂到懂,经过梳理能够有所进步。

我们有一些有实力的学员已经在艺术市场上进行了尝试,开始试着在拍卖行买东西,这就是变化。如果他不上这个班,可能原来不敢买,上了这个班自己也摸着点儿门了,知道什么可以买,什么不买,加上身边有同学、老师帮助参谋。

有一期的三位学员在去年荣宝斋的秋拍中买了1亿多,这就是为艺术品市场注入的新鲜的血液,但是新鲜血液是需要靠大家一起培育,我们办了这个班确实是能够带领一些学员从不懂到懂,引导他们走一条规范的路。

学员的反馈也很有效果,比如,荣宝斋首届书画艺术品鉴赏与投资高研班的学员李同学表示,他最开始接触收藏就是从当地的著名画家的作品开始的。从2017年来,他开始关注近现代的作品,一开始也懵懵懂懂,很难辨别作品的艺术价值、市场价值。

通过参加荣宝斋书画鉴赏高研班的系统学习,经过从理论到实践的双师教学,提升了眼界和眼力,逐渐对书画的真伪、优劣有了进一步的辩识。李同学表示,他现在开始思考自己收藏体系的构建,并从自身的经济状况、收藏兴趣诸方面着手考量这个问题。

荣宝斋第二届书画艺术品鉴赏与投资班学员徐同学,来参加高研班的学习之前一直在观望书画艺术品市场,但是不敢轻易下手,经过一段学习对书画艺术品鉴赏相关知识的学习,在老师的指导下眼力和眼界都提升了不少。在2019年12月的北京荣宝秋拍上一举拿下齐白石的《松鼠葡萄》(成交价460万元)。

在艺:理论跟实际游学、实操课程比重有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侧重点是什么?

唐辉:美术史、艺术理论是基础,对于基础不那么扎实的学员,先从理论切入:比如中国书画每个时代名家作品的欣赏;具体再通过不同时期有代表性的名家做案例鉴定分析。

当然荣宝斋依托自身品牌影响力,从理论到实践上都能够诚邀业界最顶尖的名家、名师和专家,比如像目前书画鉴定界的巨擘薛永年,故宫王连起、杨丹霞,国家博物馆朱万章,上海博物馆凌利中,南京博物院鲁力,西泠印社陈振濂、中国美术学院任道斌、凤凰卫视王鲁湘等名师大家。从他们本身专业出发,系统讲授他们本领域的研究心得。

荣宝斋本身也积累了非常深厚的艺术品市场经营经验,懂学术的人不一定懂市场,可懂市场的人也不一定懂鉴定。荣宝斋是注重实战派,因为我们既是学术机构,也是经营机构。

比如,我们有一个特色课程设计是针对很多没有进过拍卖会的学员,独创场景式的模拟拍卖演练。我们设置模拟拍卖会,比如会针对特定拍行线下拍卖会,在早一天的晚上针对明天要拍的东西抽出100件作品让学员来模拟拍,把拍出的结果跟第二天真正成交的结果做比对,专门有导师来解读、点评模拟拍卖跟真实拍卖的差异,这个对学员来说是练兵,效果非常好。

另一方面,有荣宝斋百年品牌的支撑,我们底蕴非常深厚:荣宝斋素有“民间故宫,国家画廊”的美誉,馆藏作品多且精,高研班就有这种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有藏品让学员零距离赏析,我们基本每一次讲课都能看到真迹,不仅是导师带来的、博物馆看到的,荣宝斋的馆藏一定是真品与精品,这对于学员来说通过学习,能够零距离接触到这些名家真品很难得。

在艺:对这个课程未来是如何持续性构思的?

唐辉:考虑到疫情防控常态化,在线下上课的基础上也会增加线上的课程,一方面降低学员的学习成本,线上这部分是增值服务,是基于原来的课时不减少情况的增量,我们现在的态势也是在探索未来如何线上线下互动的方式完善课程。

这个班只是开始,希望通过这个班能延展成综合、长短期都有的系统研究、与市场结合的多样式研修机构,再拓展专题班、游学、藏品展、俱乐部等,力求形式多样化。

我们的长远规划是要保证这个班能继续办下去,另外的办的过程中发现需求,如想收获从埋下种子到长成是需要时间的,并不是说种子一种上第二天就能长出来,有的种子需要明年才能收获,栽一棵果树可能要十年才能收获,但是很多东西要提前做。

保证品牌,同时真正与市场接轨

在艺:作为荣宝斋总部会给予“书画艺术品鉴赏与投资高级研修班”哪些支持?

唐辉:它本身就是荣宝斋主导下的品牌工作室,品牌是对这个班的基本保障。荣宝斋这么多下属企业,软件、硬件上都可以提供支持,当然,既要保证信誉和品牌,还要真正与市场接轨。

我们本身都是专业出身,有专业的眼光,做专业的事,这是必须的。我们应该是经营第一,业务上不断提高,这才是实际的。学术和市场要结合,品牌是需要经营的,光有学术只是一句空谈,就像艺术品的创造还是要想着大家能够欣赏,不能自欺欺人,这点我们要明确。

在艺:在您看来,个人或企业具备艺术鉴赏和投资能力的必要性是什么?

唐辉:人们物质需求得到满足之后还有精神需求,艺术品鉴赏是有两个需求的:一个是精神层面,要提升眼界,就是所谓的鉴赏什么?收藏家理论上东西永远不是你的,收藏家都只是说过一下眼,(艺术品)你是保管者、也承担着社会的奉献工作,为社会把艺术品传承下来,这就是最大的奉献,几乎所有大收藏家最后藏品的归宿都是捐给博物馆。

当然第二种是对于资产的保值增值,首先自己鉴赏眼光不断地提高,满足赏析的眼光,在赏析过程当中提升,乃至连他的家属、小孩都能够提高审美眼光。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买艺术品永远是正确的,国外很多贵族或者世代有钱人,越需要钱的时候就只有收藏能解决这个大问题。收藏的好处首先是财富保值增值,只要你看准、提高鉴赏能力后就能保值增值。

其次对孩子也是一种文化教育上的影响,艺术品有历史、有文化信息,通过鉴赏提高审美能力和情趣,对孩子、对家庭成员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收藏是保护我们的文化线索,留下艺术精品,又提高个人修为、增加财富的方式。

猜你喜欢
高研班荣宝斋艺术品
如果垃圾变成艺术品,你还舍得丢弃吗?
书法导报 荣宝斋 艺术品
河北省书画艺术研究院 首届工笔花鸟画初级、高研班招生简章
《荣宝斋》征订
《荣宝斋》
艺术高研班现象探析
艺术品
前言
新疆少数民族青年油画家创作刍议
艺术品被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