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在寻找灵魂伴侣吗?

2020-08-07 08:56本刊编辑部
婚姻与家庭·婚姻情感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阿玲大禹娜娜

本刊编辑部

| 策划人小语 |

提到灵魂伴侣,你想到的是谁?是《泰坦尼克号》里的Jack和Rose,还是《爱在黎明破晓前》的杰西和赛琳娜?美好的爱情,似乎可遇不可求,所以,找到一个灵魂伴侣成了人们对爱情和婚姻的恒久追求。

但现实生活往往相反,那个我们曾经自认为命定的灵魂伴侣,最终往往输给了现实。社会学家Wilcox 和Dew对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近1500对夫妻做了关于灵魂伴侣的爱慕式婚姻的深度调查,结果显示,尽管自认为“找到此生挚爱”的婚姻,在新婚时期拥有较高的满意度和幸福感,但离婚率也更高。

这个结果并不意外,因为,如果伴侣更多以爱的感受作为基础,忽视日后的相处和情感维系,那么,任何一段感情都经不住时间的打磨。所以,相比于“遇到”灵魂伴侣,更美好、更安全的方式应该是“发掘”或“养成”一个属于自己的灵魂伴侣。

阿玲觉得,自己绝大部分的人生里,都有小林的影子。两人是邻居,多年同学,就连上大学也在同一个城市。从始至终,两个人的直线距离总超不过5公里。

从小,小林就喜欢阿玲,两家人都知道。等孩子们大了,父母自然愿意撮合他们,于是两人就顺理成章结了婚。但是,阿玲却总觉得少了些什么,爱情不应该是高山流水觅知音吗?这未经寻觅就得来的感情,因为距离太近,总觉得缺乏美感。

日子平平淡淡,为了寻找寄托,阿玲开始发展自己的业余爱好。每天晚饭后,就坐在书桌前写小说。刚开始写得特慢,不顺利时,就很烦躁。家人都劝她:“那玩意儿可有可无,写得不顺就别遭罪了!”只有小林支持她:“我记得小时候,你写不出作文就喝汽水找灵感,要不我去给你买两瓶?”阿玲听了忍俊不禁,她忽然觉得,有一个人了解自己还挺不错的。

不仅了解,小林还死心塌地支持阿玲。阿玲喜欢用小纸条记下自己的灵感,但总是随手乱扔。小林就专门找了个袋子把纸条都搜集起来,还细心地标上日期。阿玲把小说发到论坛上,小林每天都去论坛回复,偶尔,还用马甲和黑粉吵架。小林是那种从来不发朋友圈的人,但每次阿玲发小说,他都要转一下,还号召朋友们转发。

小林不是文艺青年,可是,当阿玲写作不顺时,却特别渴望和小林聊点儿什么,哪怕听他瞎白话一通也好。最重要的,小林永远有热情,让阿玲觉得,有个没心没肺的粉丝真的挺好的。

写了几年之后,阿玲想专职做编剧,但放弃稳定的工作去追求自己的爱好,她有些犹豫。小林却很支持她:“做编剧好,说不定哪个剧本就火了。”面对小林略带盲目的肯定,阿玲觉得,这个“傻傻的”老公真可爱!

小时候,阿玲觉得自己要找的灵魂伴侣,定是一见倾心的,不经历怦然心动,怎对得起青春?后来,阿玲觉得,自己身边有一面镜子,一直照着自己的喜怒哀乐,随时更新自己对生活、对世界的体验,鉴证自己所有的变化和成长,这是另一种知心的感觉,这样的感觉更温暖。

专家解析:

在心理学的个案研究中,有一种叫作“见证”的方法。研究员或治疗师从旁观察另一个人的一举一动,然后给予恰当的反馈和治疗。在小林和阿玲的成长轨迹中,我们看到了“见证”的力量。在一个人的记忆中,总有一些事是孤立存在的,包括经历那些事时的想法和感受,都是断续不连贯的。但是,当另一个人能够帮着记下这些事,并在某个时刻和当事人分享这些记忆时,就在两个人的互动中,把往事重温、加工了一下,变成了共同的记忆。

当阿玲对写作灰心、产生自我怀疑时,小林记得她小时候的减压方式,也记得她的“辉煌战绩”,最终,帮助阿玲重拾信心。这种时刻,总是能让人感到治愈,从过往的自己那里积累力量。伴侣,就是见证那些时刻的重要他人。

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另一半能够支持自己。但是,支持是建立在了解基础上的。如果两个人能相互了解、磨合,积累了很多共同的记忆,又不断地修正自己的感受,就能渐渐地拉近彼此灵魂的距离。

娜娜年轻漂亮,而大禹有婚史、有孩子,长相也平庸。这段“先天不足”的恋爱,还要不要继续呢?娜娜很犹豫。

大禹也有一些担心,但他爱娜娜,在第一次婚姻中受的伤,让他更珍惜这段感情。娜娜承认:“我确实很喜欢他,但想到要面对未来的一切,就感觉困难重重,我没有信心!”娜娜对大禹的喜欢,是给他最好的鼓励,激励他更加坚定。大禹努力让娜娜安心,让他们相处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充满幸福。

大禹记得,两个人去泰山看日出。娜娜买了几个热乎乎的茶叶蛋,他不喜欢吃热的东西,握在手里没吃。娜娜看到了,就拿过来,隔着塑料袋小心翼翼地把鸡蛋剥给他吃。那一刻,大禹竟有一种热血沸腾的感觉,颤抖着吃下人生中最难忘的茶叶蛋。他突然觉得,热乎乎的东西更好吃!

娜娜最讨厌开夜车,但是,为了挤时间去旅游,周五下班后,两个人开十来个小时的车,只为了去看东北的雪景。刚开始,两人商量着轮流休息,结果一路聊天,谁也没睡一分钟。累了,去服务区吃一碗泡面,立刻满血复活。周一,两个人都顶着黑眼圈儿去上班,却感觉非常愉悦,再累都值。

这样的细节有很多很多,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个人都慢慢放下了最初的担心。他们感觉,彼此生命中有一部分是融合在一起的,如果不是遇到对方,自己不会有这样的体会。最后,一对有情人终成眷属。‘

专家解析:

从心理学上讲,这是一种互动性的融合。这种融合是创造性的,相处得越久,创造的灵感就越多。很多人,恋爱初期常常怀揣着理想伴侣的清单,逐条对照查看对方是否满足。但是,幸福的关系往往是在两个人的磨合中产生的,那些精心匹配的伴侣承受不住的打击,可以被“灵魂伴侣”轻易地越过,因为他们在相处时实现了更好的融合。

融合,让他们成为一体,更有力地抵抗外力的侵蚀。不得不承认,生活远不如想象中有趣,期待已久的聚会可能不欢而散,一场说走就走的旅游可能并不潇洒反而困难重重。可是,人的感受是相对的,整日与讨厌的人相处,会让人心生不快,度日如年。如果换成喜欢的人,就会让无聊的事情平添几分颜色,花费再多的时间也甘之如饴。很多感受,不会摆在显而易见的地方让人们“观摩”,相反,需要我们去慢慢发觉。所以,如果在一段交往经历中,能够发现未知的自己,创造出新的乐趣,不仅可以缓解灵魂的寂寞,也会使平淡的日常相处最终升华成情感的良好体验。

贾平生活在固定的模式中,遇见小婉,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激情。但是,当他试着把小婉拉向自己的生活模式時,两个人的感情就产生了张力。最终,贾平放弃了执念,给伴侣自由,两个人才找回最初相处的默契。

所谓的灵魂伴侣,不是所思所想、所作所为都保持一致,而是要在不同的生活方式中,学会留给对方空间,这样,他们才能从彼此的不同中汲取力量。毕竟,一段舒服的关系,是从能够舒舒服服做自己开始的。

人们之所以期待灵魂伴侣,是身心的双重需要。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学者丽莎·博克曼在调查中发现,亲密的友谊或婚姻可以让人增寿10年。同时,在漫长的人生中,人们是否感受到主观的快乐和幸福,也是评判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正因为如此,亲密的婚姻关系和灵魂伴侣才更加重要。

我们回想一下,在脑海中,那些神仙眷侣的范本有哪些?多数,我们能记起的,都是明星们在高度曝光下的秀恩爱或电视剧里经过加工后的夫妻情深。这无形中提高了人们对爱情和伴侣的期待,总觉得自己身边的那个人“不够好”,并为此感到迷茫。

从概率上来看,这是一种“易得性偏差”。我们从十几岁开始就先入为主地接触浪漫的影视作品,偏执地觉得“除了我,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找到了灵魂伴侣”,这不仅会加深自己的孤独,也会让我们抱持着较高的择偶标准不肯动摇。偏差导致了错误的期待,期待越高,情感的道路越难。

如果你认为,感情是甜美的,那么哪怕一点争执也会打破你的幻想,让你有一种“爱情不应该如此”的无奈。可是,无论你是否愿意相信,几乎所有的伴侣都要像处理高血压、粉尘过敏等慢性疾病一样,处理婚姻中的分歧和矛盾。毕竟,婚姻和恋爱不同,是一件需要持久付出的事情。

此外,人们对灵魂伴侣的期待非常容易套路化。但其实,灵魂伴侣没有固定的模式。理想的妻子不一定温柔含蓄,理想的丈夫也不一定高富帅,经济、容貌、年龄、地位……所有的条条框框,都是外在的东西。相反,我们只有塌下心来耐心地和伴侣相处、磨合,才有可能让这段婚姻更接近心中的理想值。

约翰·戈特曼在《幸福的婚姻》一书中,向我们展示了婚姻与期待之间的真相:那些长期忍受婚姻中高水平的消极互动(比如愤怒或情感疏远)的夫妻,数年后会觉得婚姻不那么幸福。但是,那些拒绝忍受消极互动的夫妻,那些当矛盾爆发时不断地想办法解决并尽量温和地面对伴侣的夫妻,多年后他们会觉得自己的婚姻是幸福的。

这个研究结果告诉我们两个重要的事实:婚姻是复杂的人际互动,亲密关系中,不仅仅要顾及一时的期待与满足,也要考虑长远的幸福;更重要的,我们与其等待一个理想的伴侣出现,不如主动出击、经营自己能够得到的幸福。换句话说,对婚姻的满意度起到关键作用的,是能正面地面对婚姻的矛盾,并想方设法地解决。

猜你喜欢
阿玲大禹娜娜
生态环境我们改变了什么?
天下为家
Briefly Talking About Methods Of Infiltrating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考试之后
大禹除去水怪无支祁
南瓜马车的午夜
一件情侣衫
真正的高手
没有距离的友情难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