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下针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假性延髓性麻痹伴肢体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2020-08-08 06:14莫贺龙王月古
中国中医急症 2020年7期
关键词:延髓洼田舌下

莫贺龙 王月古

(湖北省武汉市第一医院,湖北 武汉 430000)

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多表现为一过或永久性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而假性延髓性麻痹则是其中较为常见的后遗病变[1]。假性延髓性麻痹主要因延髓运动性颅神经核-疑核及脑桥三叉神经运动核丧失上运动神经元支配调控造成,以舌、软腭、咽喉、颜面和咀嚼肌中枢性瘫痪为主要特征[2]。且该类患者往往伴随肢体功能障碍症状,后期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明显,部分仅仅依靠鼻饲和肠道营养维持生命活动,继发营养不良和肺部感染风险较高,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极大负担[3-4]。已有研究证实,中医针刺治疗卒中及相关后遗症在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总体症状控制效果及避免并发症发生方面效果较西医单用具有优势,同时毒副作用亦明显减轻[5-6]。本文旨在探讨舌下针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假性延髓性麻痹伴肢体功能障碍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纳入标准:符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假性延髓性麻痹和肢体功能障碍西医诊断标准[7];符合中医“中风”风痰瘀阻的辨证诊断标准[8];病变位于延髓运动神经核以上区域;年龄50~75岁;神志清晰、生命体征稳定;方案经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2)排除标准:既往卒中病史者;合并失语和视听障碍、营养不良、精神系统障碍、全身严重感染、严重内分泌系统疾病、严重心脑肝肾功能障碍、血液系统疾病、过敏体质者。

1.2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收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假性延髓性麻痹伴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共1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男性34例,女性28例;平均年龄(62.79±5.50)岁;平均病程(6.91±1.50)周。观察组男性37例,女性25例;平均年龄为(63.14±5.59)岁;平均病程为(6.77±1.46)周。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治疗方法 1)对照组:采用西医疗法治疗,包括控制颅内压、抗血小板聚集、降糖、降压及调脂,胞磷胆碱(吉林百年汉克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2026208,规格0.25g)静滴,0.75 g/次,每日1次;奥扎格雷钠(海南碧凯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40608,规格80 mg)静滴,每次80 mg,每日1次。冰刺激疗法治疗时取坐位或半卧位,以冰冻棉棒蘸冰水充分湿润舌尖、舌面、舌后及口腔黏膜,轻触腭弓、舌根及咽后壁,行空咽训练;如出现呕吐反射立即终止,每次30 min,每日1次,治疗6 d后休息1 d。2)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舌下针法治疗,治疗时要求张口或以器械辅助,选取0.3 mm×75 mm规格毫针,首先自舌系带下方下腭连接处向舌根部刺入0.5~1.5寸,再于舌系带右侧距第1针约0.5寸处向舌根部刺入约0.5寸,第3针于第2针相距0.5寸处里侧向舌根刺入约0.5寸;第4、5针于舌系带左侧刺入,手法、深度及方向与第2、3针相同,行提插手法,不捻转,快速提插2~3次后出针,每日1次,治疗5 d后休息2 d。两组疗程均为2周。

1.4 观察指标 1)临床症状积分包括吞咽功能、言语功能及舌体功能[9],分值越高提示症状越严重。2)日常生活能力评价采用BI指数量表[9]评价。3)吞咽功能评价采用洼田饮水试验[9]。4)ET-1和CGRP水平检测采用放射免疫法,试剂盒由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5)记录治疗后肺部感染和营养不良发生情况。

1.5 疗效标准[9]痊愈:洼田饮水试验评分较基线增加>15分或评分均达Ⅰ级水平。显效:洼田饮水试验评分较基线增加10~15分。有效:洼田饮水试验评分较基线增加5~9分。无效:未达上述标准。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4.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表示。检验水准为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观察组近期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比较 见表2。两组治疗后各项评分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评分显著低于同时期对照组(均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比较(分,±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同时期比较,△P<0.05。下同

组别观察组(n=62)对照组(n=62)时间治疗前治疗后7 d治疗后14 d治疗前治疗后7 d治疗后14 d吞咽功能4.30±0.92 2.00±0.31*△1.12±0.17*△4.23±0.96 2.89±0.64*1.67±0.32*言语功能4.12±0.94 1.73±0.33*△0.97±0.19*△4.05±0.90 2.60±0.57*1.44±0.37*舌体功能3.90±0.82 1.66±0.37*△0.93±0.20*△3.83±0.79 2.49±0.58*1.35±0.32*

2.3 两组治疗前后BI评分比较 见表3。两组治疗后BI评分明显提高,且观察组评分显著高于同时期对照组(均P<0.05)。

表3 两组治疗前后BI评分比较(分,±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BI评分比较(分,±s)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n 62 62治疗前17.60±4.37 17.97±4.43治疗后7 d 21.77±6.50*△18.90±5.11*治疗后14 d 24.47±7.36*△20.90±6.04*

2.4 两组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比较 见表4。两组治疗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明显降低,且观察组评分显著低于同时期对照组(均P<0.05)。

表4 两组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比较(分,±s)

表4 两组治疗前后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比较(分,±s)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n 62 62治疗前4.45±1.08 4.39±1.04治疗后7 d 3.78±0.75*△4.01±0.91*治疗后14 d 3.07±0.45*△3.70±0.77*

2.5 两组治疗前后ET-1和CGRP水平比较 见表5。两组治疗后ET-1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CGRP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两项指标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同时期(均P<0.05)。

表5 两组治疗前后ET-1和CGRP水平比较(pg/mL,±s)

表5 两组治疗前后ET-1和CGRP水平比较(pg/mL,±s)

组别观察组(n=62)对照组(n=62)时间治疗前治疗后7 d治疗后14 d治疗前治疗后7 d治疗后14 d ET-1 11.19±2.02 7.23±1.49*△5.01±1.10*△11.27±2.06 9.20±1.82*6.93±1.44*CGRP 25.29±3.14 30.76±4.90*△33.47±5.36*△25.47±3.20 27.65±3.84*29.90±4.14*

2.6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见表6。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表6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 讨 论

中医认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可归于“中风”范畴,属本虚标实之证,基本病机为气虚,而痰瘀邪毒贯穿疾病进展始终[10];发病后存活患者中往往存在运动功能障碍症状,是影响生存质量和远期预后主要原因[11]。寻找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感觉功能恢复及改善临床预后已成为医学界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假性延髓性麻痹作为中风后常见后遗症之一,发病主要因痰浊瘀血搏结,扰乱髓海元神,风火痰瘀闭阻上达咽关,气机难通日久所致,其病位在脑,标于舌咽部。已有研究显示,舌下针法可直接调节喉上神经和喉返神经,通过改善上运动神经元反射敏感性,促进吞咽和语言功能恢复[12-17]。同时舌下针刺还能够调节传入神经元达中间神经元环节,加快脑干传导和反射通路修复重建,提高神经元活性,降低吞咽困难程度,并有助于减轻构音功能障碍。近年来舌下针刺在改善血液高凝状态,增加脑部血流灌注量、诱导神经突触再生及刺激脊髓运动神经元发生可塑性改变方面的作用亦被证实,这对于避免呛咳发生和促进肢体活动功能恢复均具有重要意义[18]。

本次研究结果中观察组近期疗效,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BI评分及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证实针刺方案应用有助于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假性延髓性麻痹伴肢体功能障碍患者总体病情、提高生存质量及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而观察组治疗后ET-1和CGRP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则表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假性延髓性麻痹伴肢体功能障碍加用针灸治疗后可有效调节ET-1和CGRP水平,而这可能是该方案关键机制所在。相关实验及临床研究证实[19],血清ET-1水平增加可诱发脑部供血动脉收缩程度加剧,局部血流量随之下降,从而加重病变区域组织缺血缺氧程度,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损伤持续,以上运动神经元损伤最为敏感;故血清ET-1水平与假性延髓性麻痹继发吞咽困难程度呈明显正相关;而CGRP则属于强效舒血管活性物质,在人体内能够通过促使血管平滑肌扩张,降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保护中枢神经系统功能[20]。

综上所述,舌下针法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假性延髓性麻痹伴肢体功能障碍能够有效减轻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避免呛咳发生,并有助于预防相关并发症出现。而这一疗效优势可能与患者体内ET和CGRP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密切相关。

猜你喜欢
延髓洼田舌下
神经内镜经小脑延髓裂治疗脑干背面和四脑室梗阻性出血的临床观察
早期应用洼田实验对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的效果观察
延髓梗死远期不良预后的影像学分析
洼田饮水试验在老年呼吸疾病患者中筛查应用
延髓不同区域梗死的预后分析
舌下片,舌下用
舌下片,舌下用
延髓星形细胞瘤多模影像配融改进算法临床研究
舌下用药,避免“首过消除”
舌下含药应讲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