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瓜粑粑里的记忆

2020-08-10 09:15杨丽琴
农家致富顾问·上半月 2020年1期
关键词:场院饭桌秧苗

杨丽琴

俗话说:“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

可在我们合肥,冬至这天除了吃面,还延续着吃南瓜粑粑的习俗。

我的老家在农村,每年春天,家家户户都会点上几眼南瓜,南瓜秧苗好养活,无需打理,如乡野里的孩子,撒着欢儿地长;夏天来了,秧苗上开出娇黄娇黄的花,那花也开得大气,喇叭样向上敞着,赤裸裸张扬着,全没有小家碧玉的娇羞,整个一村妇泼辣的形象。花谢以后,结出一个个青嫩嫩的南瓜,那瓜虽无人管理,可却不菲薄自己,只顾了疯长。几天就长大了。秋天过后,草枯叶落,南瓜秧苗萎谢,大大小小的南瓜收获了,黄灿灿地摆在家里,储存着,慢慢吃。少时的乡村日子清苦,每日里粗茶淡饭,但冬至是一个大节日,村里人就做南瓜粑粑吃。

每年冬至这天,母亲都会郑重地从墙角搬出南瓜,对我们说,“今天做南瓜粑粑给你们吃。”我和弟弟听了,吧嗒吧嗒嘴,围着母亲,跟前跟后。母亲去厨房拿砧板菜刀,我们跟到厨房,母亲去场院下抱柴火,我们跟到场院下。

那时的南瓜粑粑做法很简单,但母亲做起来非常上心。她将南瓜洗净了,一点一点削出老皮,切成细丝,放在盆子里,撒一点食盐,用手拌匀,轻轻揉搓一下,放置一边,腌制半小时。

南瓜丝出水了,母亲放一些小麦面粉,就着渗出的水搅拌成糊状就可以。大铁锅里倒入菜籽油,烧滚了,用筷子夹少量南瓜丝面糊,放入油锅里,炸至金黄色即可。炸熟的南瓜粑粑盛在盘子里,端到饭桌上,一个个形状各异、张牙舞爪的,但我们都会起上美好而有诗意的名字,像蝴蝶展翅、孔雀开屏、大雁飞翔,还有风里舞动的樹叶、昂首挺胸的大公鸡、“汪汪”乱叫的小狗……咬一口到嘴里,咸里夹甜,甜里脆香。有面粉的醇香,有南瓜的清淡。我们吃了一个又一个,直到肚子吃得鼓鼓的。

我们渐渐长大,日子也慢慢好起来。但每年冬至母亲都会给我们做南瓜粑粑。

冬至又至,母亲又忙碌起来,冬至前几天,她就去超市里挑选了南瓜。现在做的南瓜粑粑佐料做工也比以前讲究。南瓜削皮,切块,放锅里蒸熟,趁热用勺子捣烂成泥,加入白糖,添加适量糯米粉,拌匀,揉成光滑的面团,分成等分小剂子,剂子捏出小凹窝,撮一点豆沙作馅,包紧,再将两边均匀压上少许面包糠,用平底锅煎至两面金黄。做法不一样,口味也大变样,酥脆绵柔,香甜可口。

晚上,一家人围坐在饭桌前吃南瓜粑粑,儿子问:“奶奶,冬至为什么要吃南瓜粑粑?”母亲半天没有说出所以然来。母亲只知道做,却说不出那么多大道理。生活好了,也不能忘了传统。其实,答案就在我心中,但我却没有代替母亲做答。这,要让孩子自己去体会的。幸福,也一样。

如今,物质生活日益丰富,餐桌上饭菜不断地变换着花样,鸡鸭鱼肉已变成了家常便饭。冬至,为什么要吃南瓜粑粑呢?我慢慢咀嚼着南瓜粑粑,眼前不禁浮现出过去的时光。或许,是回望,是记忆,是传承,更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猜你喜欢
场院饭桌秧苗
管好“小饭桌”不是小事
农民
米粒在饭桌和卫生间
与五岁女儿在场院上剥豆
场院
场院(组诗)
插秧
饭桌上拼出来的代数式
舍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