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研习实践教学机制探索

2020-08-11 07:35耿之矗
教育教学论坛 2020年30期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

[摘 要] 根据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课学分调整和实践教学的新要求,设计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研习实践教学机制,从专题设置原则、过程组织、考核与成果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总结,并对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反思,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思想政治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专题研习

[基金项目] 2019年度广东省教育厅质量工程项目“‘八个相统一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实现路径研究”(2019310);2016年度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质量工程项目“基于教师工作室的思政实践教学机制研究”(201619)

[作者简介] 耿之矗(1982—),男,河南襄城人,历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讲师,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標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30-0123-03    [收稿日期] 2019-12-27

社会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机育人环节,肩负着“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1]”的重任。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目前的课程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在教学目标与学科性质上都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它的教学目标是帮助新时代青年大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的“四个选择”、形成“四个正确认识”、自觉担当起历史和人民交付的时代重任,其思想政治教育与理论教育的属性是理所当然的。但是,作为一门从历史中汲取营养的课程,其带有的历史学科特点也是应然之义。因此,其实践教学要更加注意“政治性与学理性”“价值性与知识性”的统一。我们探索设计了“纲要”专题研习实践教学机制,以适应新时代“纲要”教学的需求。

一、“纲要”专题研习实践教学机制的缘起

2018年之前,“纲要”只设2个学分,很难再安排社会实践教学。也有一些学校发挥地域历史文化优势,开展红色教育基地的参观实习活动,并作为“纲要”实践教学的内容。近年来,随着形势不断发展,党史、国史学习的重要性日益显现,“纲要”学分相应增加。同时,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的不断探索也使“纲要”在实践教学方面有了更多的选择。我们探索的以专题研习为主要形式的实践教学,以专题为切入点,以“研”促认识加深,以“习”促责任担当,并试图通过实践与理论教学的互动,建构可成长的立体化“纲要”教学生态。

(一)习近平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和历史的系列讲话为“纲要”实践教学提供了指导和遵循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强调阐述历史的资政育人作用,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2]”,“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3]。他在各种场合表现出的深邃的历史洞察力和深厚的驾驭历史与现实的能力,为今天的“纲要”教学注入了令人振奋和鼓舞的强大力量,为历史学习者提供了理想的表率。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对思想政治课提出了“八个相统一”的要求,既高度全面地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规律进行了深刻阐释,又具体而微地为思想政治课改革创新、提高质量水平明确了方向和方法。“纲要”课实践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在教学工作中落实“八个相统一”要求,实现“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的目标。

(二)教育部对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新规定为“纲要”课开展实践教学提供了制度保障

为了进一步落实思想政治课的实践教学,2018年,教育部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教社科[2018]2号,以下简称“基本要求”)中规定,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现有学分中分别划出2个学分和1个学分,开展本专科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并指出,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统一组织的实践教学获得学分,也可以通过提交相关实践成果申请获得学分。这一规定为思想政治实践教学指明了几个重要方向:第一,实践学分不归某门课“独享”,为打通所有思想政治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提供了遵循。第二,实践课可以在教师的统一指导下在某一固定时间内完成,也可以由学生自主选择时间地点完成,以成果换结果,给了实践课更多的实现路径。这些设定为“纲要”教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互动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空间。

(三)开展专题研习实践教学是新形势下推进“纲要”课程教学改革的创新性环节

长期以来,“纲要”课与其他思想政治课一样面临着生师比过高、班额过大、刻板印象、课外师生沟通缺乏等问题,同时还具体面对着应对历史虚无主义、信息化、知识碎片化等诸多教学挑战。“基本要求”规定“纲要”课由2个学分变为3个学分,在制度设计上为“纲要”课堂设计多样性提供了时间保障,也意味着“纲要”课教学改革重任在肩。一方面,“纲要”课教学要以“论从史出”的历史与理论逻辑的统一,体现理论强大的穿透力与阐释力;另一方面,又要学生能参与其中,打通理论与现实的逻辑,品味历史与理论的洞察力与说服力,有效地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与获得感。有针对性地、合理地进行实践教学设计并使之与理论教学有机融合,可以在增强师生沟通、丰富课程内容、优化课堂呈现等方面促进目标达成。

二、“纲要”专题研习实践教学的实施

在之前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我们已经逐步建立并完善了教师工作室实践教学模式,教师根据自身的研究特长与兴趣方向,由一位或多位教师组成教师工作室,精准对接学生的兴趣与诉求,项目式、个性化地开展实践教学。在此基础上,结合课程特点,本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的原则,“纲要”实践教学主要以专题研习为基本形式,针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以及“纲要”教学过程中遇到的路径、方法问题开展实践研究,吸引有类似兴趣的同学组建研习“共同体”团队。研习的成果作为实践学分的考核依据,同时转化为“纲要”课教学内容、方式改革创新的资源储备和参考依据。具体方法如下:

(一)专题的设置原则

“纲要”课所涉及内容纷繁复杂,对非本专业学生来讲堪称烟海。选题时需要教师进行设计引导,并符合以下原则:1.与教材紧密结合,以达到实践成果与理论教学的统一互动。比如,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军事侵略部分,可以让学生对第一次鸦片战争中的中、英军力对比进行详细比对。2.贴近学生。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特长、专业。比如,学习经济的学生可以研究资本—帝国主义疯狂掠夺中国的经济对中国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及其产生机理。3.关照现实。“历史是现实的根源”[4],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了解现在,展望未来,才能使某一问题的研究充满活力。比如,更多地关注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中农民的生存状态,并与今天的乡村振兴进行比照,就会对中国当下的“三农”问题具有更清晰、深刻的认识,也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道路更加自信。

(二)研习的组织实施

现行“纲要”专题研习组织采取教师统筹、小组合作,集体上课、分组指导的方式进行。首先,“纲要”课教师某学期末在自己任课的班级详细介绍专题研习的相关理念与要求,“招募”成员,组成班级。接着,下一学期初集体上课,充分讨论后确定小组和小组选题。然后,发放专题研习系列表格,表格包括史料查找的基本类型、参考文献的著录要求及示例;也包括一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填写的表格,比如小组成员、联系方式、分工、成果形式、研究意义、工作计划、参考文献、小组研习记录等。学生据此基本上可以了解研习各个阶段的工作。然后,各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研习,教师以工作室的形式设置咨询地点与时间,保证学生在必要时可以与教师进行研讨。同时,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要专门组织若干次集体进度汇报与问题研讨环节,以全面掌握进度,提供引导。

(三)研习的考核与成果应用

具有实践性质的研习目标不是让学生写成一篇学术论文,我们对研习的考核首先增加了过程考核的比重,达到50%。考核的观测点包括考勤、分工完成情况、小组合作态度、自我评价等,各小组要注意填好相关记录,并保留图片、资料等相关佐证材料。对于成果的考核,采用多样化形式、个性化标准,可以是思维导图、也可以PPT、视频、推送文章等。但是总体要求材料可靠、内容直观、信息量大、形式得当、能激起受众兴趣、具有一定的理论和思考深度、可以在课堂上作为教学资源应用,从而形成理论学习与研习实践的相互激发,促进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和自主研习,在对历史和现实的相互比照中,深刻理解并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三、“纲要”专题研习实践教学的应用与反思

目前,按照既定设计,我们已经进行了两个学期的摸索与尝试,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发现各种问题与困难,提起需要多加注意:

(一)需要加强学生史学基本功的培养

“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5]。在“纲要”理论与实践中贯穿史学基本方法的培养与应用,授之以渔,不仅对历史的学习,对各个专业的学习也是大有裨益的,以下情况尤需注意:首先,信息技术的日益发达会使大学生产生网络依赖,造成其查阅纸质文献,特别是原始材料的能力不足。因此,应利用“纲要”课的实践教学对大学生进行严谨的史源训练,助其养成严谨的学术态度。其次,目前许多大学生并没有有意识地逐步建构自己的学习文献目录,因而无法进行系统化的、循序的学习与研究。在“纲要”课的实践教学中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文献筛选与整理能力的培养,帮助其掌握开拓书山之路的方法。再次,相比于过去的历史研究与教学、传播,今天能够利用的资料不管是从类型上还是数量上都呈现爆炸的态势,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些资料立体多元地呈现历史,需要掌握包括图片加工、视频剪辑、PPT制作、思维导图甚至数据库建设、知识图谱、VR技术、网络推送等方面的工具与方法。应结合学生专业特长,有意识地推动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督促掌握更多的现代信息工具,并产生成果,将对学生的专业发展和历史教学效果的提升具有双重功效。

(二)需要加强学生创新性思维的训练

从“纲要”实践教育的角度来说,如果说史料或史实是一个项目成果的骨骼和血肉的话,那么创新性的思维及其产物,包括紧扣时代的思考、结合现实的关切、对实践的意义就是这个项目的经络和灵魂。以下几种意识是“纲要”专题研习中迫切需要、但学生又比较欠缺的,需要对其加强引导,重点培养。

首先是问题意识。“纲要”专题研习的问题意识主要表现在历史与现实的对话层面上,在了解基本史实的基础上,重点关注历史与现实的比较,从中找出问题。比如,针对洋务运动时期“中体西用”的思想,可以与今天的“中国特色”进行比较,并可以横向与日本的明治维新的指导思想进行比较,从而自觉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

其次是时代意识。当下来讲,时代意识一方面表现在对于新时代的敏锐的感知能力,能够将自己的研究和实践与时代潮流紧密结合,比如以某一种现象为切入点,关注当代大学生正确史观的培养;另一方面則表现为对新方法的掌握,比如如何利用史学知识与多学科交叉、信息技术结合而形成新的史学内容或形态。

然后是责任意识。作为实践课,“纲要”专题研习要强调“有我之境”,即通过对历史的梳理及与现实的比较中,在找出问题、分析问题、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加强汲取历史经验、助力现实奋斗的意识培养,实现四个“正确认识”,主动担负新时代交付的历史重任。

四、结语

相比于通常意义上的“纲要”实践教学,专题研习并不突出实践者在某种历史场景,比如博物馆、纪念馆、遗址等地方的直观、切身体验。因此,或许有可能被质疑是否具有实践的特质。但是,经过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的摸索以及对效果的观察,我们发现对“纲要”课来说,如何让同学们全面了解中国近现代史这一部大剧,让其真正走进这部大剧,并自觉成为下一个进程的剧中人、剧作者,是能否让师生同向而行、提升获得感的深层基础。以专题研习的形式,帮助学生找准抓手,置身其中,在对某一问题全面把握的基础上,以一个历史的讲述者、传播者的身份,重新去与历史对话,关注当下,面向未来,其实就是在历史与现实的跋涉中,在历史的体验者、剧作者与传承者等身份间的变换中,去践行正确的历史观、体味时代的责任。

參考文献

[1]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19-03/18/c_1124250386.htm,2019-03-18.

[2]习近平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七十七周年仪式上的讲话[EB/OL].http://cpc.people.com.cn/n/2014/0708/c64094-25250

527.html,2014-07-08.

[3]习近平.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更好走向未来 交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答卷[EB/OL].http://cpc.people.com.cn/n/2013/0627/c64094-21986620.html,2013-06-27.

[4]习近平在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全文)[EB/OL].http://

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4/01/c_1110054309.htm,

2014-04-01.

[5]习近平致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的贺信

[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19-01/03/c_1123942672.htm,2019-01-03.

Exploring the Teaching Mechanism of the Project Study and Practice of "Conspectus of Chinese Modern History"

GENG Zhi-chu

(School of Marxism,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Zhuhai),Zhuhai,Guangdong 519085,China)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new requirements of credit adjustment and practical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universities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the practical teaching mechanism named "project study and practice "of the "Conspectus of Chinese Modern History" was designed.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practical exploration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principles of special topic setting,process organization,assessment and application of achievements,and reflects on the issues that need to be paid attention to and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Key word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Conspectus of Chinese Modern History;practical teaching;project study and practice

猜你喜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
高中与高校思政课衔接的问题所在
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有效性研究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论思想政治课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