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1个季度2次降准未来还将有几次降准?

2020-08-11 14:23
金融周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金融市场降息货币政策

央行上周五宣布,从3月16日起定向降准,释放长期资金5,500亿元,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这是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中国政府出台的最新经济刺激政策。

众所周知,这是2020年的第二次降准,第一次降准是央行新年第一天宣布从1月6日開始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资金8000多亿元,这一次宣布从3月16日开始降准0.5至1个百分点,同时对符合条件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再额外定向降准1个百分点,支持发放普惠金融领域贷款,这次降准释放资金为5500亿元。所不同的是,1月6日的降准是昔降,所有银行金融机构都享受着央行的“甘霖”,而此次降准则是定向降准,只对考核达到要求的商业银行实施降准。这个要求就是央行规定及监管部门规定的普惠金融信贷在总贷款中所占的比例。而且,采取的手段也不一样,定向降准与额外降准“双管齐下”,兼顾了商业银行在普惠金融服务中的主动推动与事后激励,意在更大程度上激励商业银行推进普惠金融和将信贷资金投放到实体企业中去。

那么,现在民众心中仍有不少悬念,1季度快要结束了,马上又要进入第二季度了,第二季度央行是否还会降准降息?接下来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央行又将如何操作货币政策?对此,我们先不对央行降准的数量进行猜测,而对央行降息的可能进行预估,觉得央行降准应是大概率事件。这种预测并非无中心有,更不是捕风捉影,如下分析可提供支撑:

从全球形势看,疫情肆虐,令美国及西方一些国家经济震荡,美股市场连续暴跌,进入熊市。哀鸿遍野,美国政府连忙督促美联储降息,于3月3日宣布下调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50个基点,至1.00-1.25%,同时将超额准备金率(IOER)下调50个基点至1.1%,这种双向降患在美国历史上是空前的。美联储此次降准可以理解为意在拯救疫情中暴跌的股市及急剧下行的美国经济。

受美联储降息因素引发的蝴蝶效应,加拿大、澳大利亚、马来西亚、阿联酋、沙特等国家相继跟进降患,且降息幅度都比较大,实际上按下了全球快速降息的“按钮”,接下来有可能引发全球货币泛滥。

可就在刚刚,也就是3月15日,美联储备在一天内就实施多项计划、降息和量化宽松(QE),宣布大幅降息的,联邦储备基金串降至0-0.25%区间。美联储将在未来数月购买至少5000亿美元美国国债和2000亿美元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此外,美联储还将银行的紧急贷款贴现率下调了125个基点至0.25%,并将贷款期限延长至90天。美联储还将数千家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也降至零。

美联储降患效率之高堪称世界之最,而且动作如此之快、力度如此之大应该是非常罕见的。只有2008年12月美联储曾将基准利率降至0-0.25%区间,与这次降息保持一致。

大家清楚地记得,上一次美联储从200B年12月开启QE共四轮,向全球金融市场释放了约3万亿美元的货币,让全球各国纷纷开启宽松货币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美国及全球经济增长,但也因此导致了全球货币泛滥。加剧全球了通货膨胀及资产泡沫,也让全球金融市场一直处于动荡不定状态。美联储当年启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迫于国内经济萧条、就业压力加大等因素,通过近10年的努力美国经济有所恢复、就业率有所上升、物价水平得到恢复,然而这一切都是凭借美元在全球金融活动的核心地位,形成了对全球其他国家金融及财富的“剥夺”而得以实现的,全球各国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而美联储此次一天之内抛出货币操作如此之大手笔,与2008年具有异曲同工之妙,美联储名义上表示“冠状病毒的爆发已经损害了社区,并扰乱了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经济活动。”实际上只是一种为了美国经济利益而使出的以邻为壑的货币政策手段。也可以说是赤裸裸的金融掠夺政策,完全丧失了一个负责任大国应有的风范,也是对全球金融稳定与发展的一种极不负责任的态度。

美联储此次将利率降为零,给世界及中国金融经济都带来了较大的冲击和危害。首先,会让全球重新步入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轨道,这对全球货币币值稳定带来较大的冲击。美联储摘下遮羞布的降患行为,是彻头彻尾对全球金融市场的不负责任行为,这种行为将成为全球货币宽松闸门的开启者,全球会有大部分国家在无奈之中采取纷纷跟进降患降准的办法以应对美联储降息的冲击,货币政策趋势将会因此而彻底改变,使全球好不容易带来的稳定金融局势将毁于一旦。而在此情势下,全球各国货币币值也将会呈下降态势,引发全球货币泛滥和通货膨胀的出现,对广大民众来说无疑将遭受新一轮财富被掠夺的残酷局面,生活幸福指数将会大幅下降。因为美联储大幅降息释放巨额美元,使得美元真。增加加快,导致美元及美元汇率贬值,无疑将会加大全球通胀上行压力。其次。对国际金融市场稳定带来较大的冲击,加重国际货币的不规范竞争,从而掀起全球金融市场振荡。因为降息会让美元追逐回报而流向全球其他国家金融市场,对全球其他国家的货币政策带来冲击。各国为了减少金融损失和确保金融稳定,会竞相跟进量化宽松。这样会形成新的汇率竞争浪潮,彼此竞相贬值,这对全球经济会构成严重威胁。而且,美欧日不仅会通过汇率转嫁债务,还容易导致全球通胀趋势恶化,这会把全球经济带入金融风暴之中。再次,有利诱发全球各国经济投资过热,进而加剧全球金融风险。因为美元贬值加剧通胀上行,美元资产价格会进一步上涨,容易刺激投资泡沫风险,也会必然会扩大金融敞开风险;而且利率下降也会导致美债收益率降低,会使国际资本弃美元而去,这样会促使国际资本避险流出美国,也会使美国本土资本因借贷成本下降而流向其他国家。如此,则国际间资本流动性增强,导致经济增长加快和热钱过剩,也会促使金融市场投机现象盛行,导致全球出现经济过热及虚假繁荣,一旦泡沫被刺破,则全球将面临巨大金融海啸的危险。

而作为中国央行虽然制定了稳健适度的货币政策,具有较强的抗外部货币政策干扰的能力,没有及时美联储大幅降患,但如果中国一直不降准也是不可能的,尤其是这次面临美联储的全面“裸降”更对中国形成较大的冲击;因为如果中国不降准,继续保持货币币值的相对稳定,与美元及其他国际货币之间就会形成较大的套利空间,那么国际游资就有可能大量涌入中国投资市场,虽然对中国投资会带来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一遇风吹草动,套利资金撤离则有可能导致中国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不利金融稳定。同时,美联降息导致汇率下降,就必然会推升人民币汇率,进而对中国出口造成较大压力。鉴于此,央行还是需要降准释放流动性以应对美联储降息带来的冲击。

且从中国内部形势看,虽然抗疫取得了初步胜利,但目前复工复产在及,很多实体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面临着融资困局,为刺激企业复工复产,为巩固抗疫及疫情之后的中国经济,中国政府及央行已采取了系列支持政策。在货币政策方面。中国央行早己出台多项政策措施来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和加大货币信贷支持力度,如逆回购操作、专项再贷款、MLF降息等释放了大量的资金。而在财税政策方面,央行与外汇局、银保监会、财政部、税务总局联合发布众多政策纾解小微企业融资压力和提振实体经济市场信心。但这一切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实体企业的融资问题。由此,央行降准降息应在情理之中。

而且,中央政府最近国常会加大对股份制银行的降准力度,促进商业银行加大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贷款支持,帮助复工复产,推动降低融资成本。而且,疫情之后,还需要商业银行继续在金融领域发挥作用,主要是商业银行应继续在农户生产经营贷款、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消费贷款、助学贷款、创业担保贷款、个体工商户经营性贷款、小微企业主经营性贷款等继续加大昔惠金融信贷投入力度。很显然,无论是国家出台救助中小企业复工复产20条还是地方公布的投资计划助力新基建,都需要众多部门的通力配合,更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尤其。商业银行加大对疫情企业复工复产信贷投入力度及继续实施普惠金融服务,都离不开稳定资金的支持,在这种情势下,央行实施定向降准还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降息的空间也已打开,支持实体企业更需要解决融资贵问题,降患空间打开就会对全社会资金成本下降形成有效导向作用。

总之,在进入2季度之后,央行降准1至2次还有可能出现,接着还会降息,全年降准5至6次应该是大概率事件,这是特殊历史时期所采取的特殊货币政策,也是央行无奈之举,希望大家千万要理解,绝对不要大惊小怪和小题大做了!

猜你喜欢
金融市场降息货币政策
两次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的比较及启示
全球高通胀和货币政策转向
美联储的艰难选择:稳通胀还是稳金融市场
澳联储降息至1.75%破历史新低
降息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