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财务共享服务的企业财务管理新模式研究

2020-08-13 07:13金彩珍
财会学习 2020年22期
关键词:发展模式财务管理

金彩珍

摘要:在信息化数据化时代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必须满足规模化发展要求,开展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实现业财融合,为企业创造更高的价值效益。在企业财务管理转型发展中,必须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此次研究主要是分析共享服务模式下,企业财务管理新模式,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员起到参考性价值。

关键词:共享服务模式;财务管理;发展模式

引言

在现代经济发展推动下,企业集团规模不断扩张,开始成为结合多个子公司的法人联合体,整个管理层比较复杂,存在明显的跨国际和跨行业特点。下属各子公司的财务部门机构组织庞大,产生了大量财务费用,然而财务流程效率却比较低,相应降低了集团统一财务制度的执行力度,无法执行统一的核算标准,从而导致核算结果的差异比较大。为了处理企业发展难题,需要建立财务共享中心。财务共享是联合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的新型财务管理模式,优化整合不同业务单位的财务任务和会计任务,并进行统一处理,为企业集团的业务单元提供专业化财务服务。

一、建设财务共享服务的重要性

随着市场开放程度不断扩大,相应加快市场全球化发展进程,市场环境处于动态变化状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企业业务呈现多元化特点,相应增加企业经营的安全风险和危险系数。企业为了谋求发展,必须探索新型财务管理模式,全面提升管理效益和经营效益。通过分析现有财务管理运转模式,必须简化核算工作,确保企业数据收集与加工的准确性,在企业内部实现财务共享。因此企业为了实现长久稳定的发展目标,必须建立财务共享服务。由于企业经营存在多元化特点,必须对自身经营规模进行扩展,相应增加管理层级,否则无法有效确保制度的有效实施。企业下属不同区域所面临的市场环境不同,多数企业的管理标准不一致,在此种发展态势下,财务共享服务可以带来标准化的业务流程,同时确保管理模式与数据信息的精简化与标准化。企业通过财务共享服务,能够对管理模式进行修正和完善。

二、财务共享服务对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的变革影响

(一)转变企业财务职能

企业建立财务共享服务模式,转变了企业集团的财务职能,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企业管理层。全面注重总体发展战略,制定和完善财务政策与标准,为分公司设定财务目标,评价经营成果。同时对不同业务单元的资源分配进行监督控制。第二,分公司层面。通过财务部门的管理重点转移可知,其开始注重业务的附加值内容,全面发挥出财务管理在决策支撑、价值创造、资源保障等方面的作用,为优化企业资源配置、促进内部管理改革,提供一系列价值服务。第三,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可以完成会计业务的各项工作,同时为企业集团提供专业的财务会计工作。该服务中心可以集中处理各项业务,实现规模化效应。同时提升结算业务和财务核算等标准化水平,减少企业运营成本。企业共享服务中心发展过程中,还可以发挥出大数据优势,为集团发展提供大数据分析服务和咨询服务,对企业外部提供专业化、商业化服务。

(二)转变财务人员的专业分工

在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后,可以明显提升财务会计处理效率,减少财务人员数量,具备明显的效率和优势。重新构建人员架构,能够明确会计责任分工,确保会计人员在职位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促进传统财务人员转型,可以将其转变为风险管理人员、财务管理人员、财务共享服务人员、业务財务人员。

对于财务和风险管理人员,不同企业都具备战略发展目标,在生产经营中都会面临不同风险。该类人员的职能体现在评估与管理风险上,可以有效融合外部信息,全面确保商业模式的合理性。同时帮助企业完善品牌建设。财务与风险管理人员密切关注市场环境变化,联合内外部环境分析企业经营的影响因素,为管理层提供优化资源配置方案,明确企业的未来投资方向。对于财务共享服务人员来说,可以将其划分为技术人员,运营管理人员和业务运营人员。对于业务财务人员来说,必须依靠自身商业业务,通过专业知识与技能进行业务决策,确保业务财务人员能够全面融入业务服务中,在服务过程中获得财务信息,同时将业务问题反馈到决策机构。

(三)提升财务管理效率

通过建立财务共享中心,可以对自助系统和影像管理系统进行共享,优化重组财务业务流程,避免产生流程浪费问题。在确保业务质量的前提下,可以制定标准的操作步骤,实现财务流程的固定化。不同业务处理人员负责某一环节账目处理,可以全面提升操作熟练度,业务处理能力与速度明显高于传统管理,同时可以缩短业务处理时间,提升财务效率。在企业集团下属子公司,围绕成本入账、员工报销等业务实行线上签批,领导人员可以随时在线审批各类业务,缩短等待时间,全面提升业务处理的实效性,还可以满足会计核算要求。在不同实体中,不需要重复设置会计岗位,以此减少人力资源成本和运营成本。将企业财务管理人员调配到业务部门,以此转变业务部门的发展,实现企业价值。

三、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建设的难点问题

(一)信息化建设成本持续上升

在建设财务共享服务时,企业必须建立一套相应的服务系统,在下属各部门建立管理信息化系统,以此共享财务数据。企业为了确保财务共享服务的高效性,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对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各项细节进行完善。企业还应当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对系统程序进行改良。对于企业发展来说,技术改良所致成本,会明显高于基础劳动力成本。信息化系统可以有效连接企业各部门业务,当系统出现细节问题,将会对企业业务链的稳定性造成巨大影响。为了避免企业出现严重的经济损失,还应当投入大量资金支持监督机制建设,及时发现系统运行存在的问题并予以解决。

(二)信息收集完整性的依赖度高

企业在建立财务共享中心时,为财务部门收集加工经营数据带来便利,然而也限制了财务人员与外部的接触,财务人员在开展业务时,比较依赖数据信息,相应增加经营风险。比如税务风险,多数地区所提供的税收优惠政策差异较大,企业在建立信息共享中心后,企业集团负责对税务管理人员进行统筹,由于财务人员没有全面掌握地区税收政策,制定的税务管理方案不满足实际需求,再加上企业内部存在抱团现象,无法有效控制税务风险,相应缩减利润空间。

(三)资金安全风险高

企业通过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可以对数据资金结算进行准确收集整合。然而网络系统具备开放性特点,在传递数据信息时,极易遭受攻击和篡改风险,影响财务部门的数据真实度。其次,系统运营期间也存在风险问题,如果某个子系统产生问题,就会直接影响系统运行效益。企业建立财务共享中心,尽管可以实现不同部门的数据共享,然而还是通过人工录入数据。由于财务人员缺乏安全意识,且不具备清晰的权责机制,相应导致系统安全防护罩存在漏洞和不足,对企业资金安全造成极大影响。

四、基于财务共享服务的企业财务管理新模式

(一)优化调整财务组织架构

企业建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可以有效促进财务转型升级,改变了传统经营模式。在新发展模式下,企业必须对财务组织架构进行调整,同时优化财务管理格局。企业需要通过自上而下原则对财务共享进行调整,建立“1+n+m”格局。比如我国某企业在财务部门架构上采用“1+3+n”区域布局。其中“1”代表企业总部财务部门,属于总财务管控中心,负责管理财务共享运营。“n”表示分公司的财务部门,属于中转财务管控中心,主要负责分公司的财务共享运行,同时负责地方成本管控、预算管理、税价管理。“m”表示企业在集中区域设置不同服务部,主要负责基层的财务共享运营管理。通过对财务部门组织架构进行优化,可以建立理想内部环境,全面促进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运营发展。

(二)基于风险管理导向,建立内部

控制机制

企业通过内部控制,可以对自我管理措施进行调整。财务共享中心属于新发展模式,缺乏成熟的研究体系,在建设过程中会面临较多风险隐患。所以企业在建设内部控制机制时,可以采用以下措施:第一,建立和完善风险预警机制。企业采用风险预警机制,能够及时发现财务共享中心的风险隐患,第一时间发出警报提示,确保管理人员能够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防范。风险预警机制的流程包括三个步骤:步骤一,利用风险识别机制,可以掌握企业财务共享中心存在的风险隐患。步骤二,利用风险识别机制,可以有效分析财务共享中心的潜在危险性。步骤三:按照风险评估结果,可以向管理人员反馈企业经营损失风险,确保管理人员进行优化调整,采取有效监管措施,全面控制风险。其二,建立和完善监管制度。企业在建立内部控制机制时,为了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还应当建立一套完整的监管机制。该机制不仅能够监督管理企业运营过程,建立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可以监管内部控制的运行流程,及时发现各类影响因素,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处理。通常来讲,在企业组织架构中,审计部门负责监管职责。因此企业必须加大内部审计机制建设力度,对权限划分进行调整,以免领导者权力高于监督者权利,全面确保内部审计的权威性。

(三)注重资金安全管理

企业建立财务共享中心,尽管可以实现资金的集中化管理,降低分散管理风险,然而也会带来新风险。通过分析财务共享建设的难度问题,企业可以采取如下措施,加大资金安全管理力度:首先,强化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需要依赖人工输入数据。财务信息化系统运行期间,需要联合技术人员进行操作。所以企业必须明确不同岗位人员的职责和义务,全面落实责任机制,对相关人员行为进行约束,防止由于人为误操作所致经济损失。其次,建立和完善安全防护网。企业建立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整个经营信息与数据处于开放状态,容易受到不法分子攻击。企业可以采用防火墙加强外部防护,以免不法分子窃取企业经营信息与转账信息,全面维护数据安全性,保障资金安全。最后,全面提升员工的专业水平。由于我国在财务共享中心建设理念上还存在较多不足,需要不断完善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为了确保整个系统的契合度,企业必须培养全方位人才,不断对系统建设进行优化完善。在常规情况下,企业培养人才的投入比较大,需要为员工提供外出进修和学习的机会。因此企业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培训机制,以此开展专业化培训教育,全面提升员工的专业水平和技能。

(四)转变业务处理模式

财务共享服务与财务集中的差异比较大,主要定位为“服务+管控”机制,财务集中主要为企业集团的总体思想。財务共享服务中心属于企业集团内部,可以为客户提供专业化标准化服务,多数企业设置集团财务部平级的内部管理机制。财务共享可以防止企业过度依赖外包,降低商业机密外泄风险,有效补充传统财务管理模式存在的不足。通过标准化服务,可以确保会计核算的规范性和统一性,全面满足企业决策需求,提升服务价值。在使用服务业务单位时,必须支付服务费用,建立收费机制可以帮助企业和共享中心建立内部管理机制。

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通过建立财务共享中心,可以促进财务人员的职能转变。在新运营模式下,可以确保财务部门逐渐升级为决策管理部门。然而,企业内部改革发展都会存在难点与风险,要求管理层坚定信念,联合各部门共同促进深化改革,为企业发展带来灿烂的明天。

参考文献:

[1]王建国.构建集团企业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原则与措施——基于省级国有资产控股公司财务共享中心建设实践的思考[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15):156–157.

[2]王正博,李静静,刘向.基于财务共享服务论“互联网+”时代管理会计信息化[J].商场现代化,2019(09):174–175.

[3]王思远.大数据时代煤炭企业上市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构建[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9(11):67–69+71.

[4]陆旭冉.“大智移云”时代下我国企业财务共享服务应用问题及创新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9(10):119–121.

[5]秦凌珂.浅析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对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促进作用[J].财经界(学术版),2019(19):109–110.

猜你喜欢
发展模式财务管理
医院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公路施工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试析新形势下高校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财务专业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
中国社区银行发展模式探析
我国微型金融发展中的问题与思路
基于山东生态农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分析
高职院校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