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控管理视角下浅谈中小学财务管理

2020-08-13 07:13张宝玲
财会学习 2020年22期
关键词:解决策略中小学成因

张宝玲

摘要:内部控制是事业单位内部经济运行状态的管理和控制,是以保证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资产的高效使用,有效防范腐败现象的工具。学校内控管理的决策需要财务数据支持,所以财务管理及核算是单位内部控制中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内部控制;中小学;财务管理;问题;成因;解决策略

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旧校改造、新校建设以及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基础教育呈现出集团化的崭新面貌,随之而来的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财政资金投入的增加和对教育资金使用的绩效评价和监督管理。如何使用财政资金,如何杜绝腐败现象,发挥财政资金的最大效益是学校管理者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从而财务管理在学校经济活动中处于的非常重要的位置。但是由于管理者的理念、岗位的配备、财会人员素质等诸多因素,广大中小学会计核算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一定问题。政府会计制度实施后,财务会计的工作形式逐步向管理会计过渡,收付实现制、责权发生制并存;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双基础核算并存,问题显得更加突出。本文结合现状,分析中小学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一、政府会计制度实施后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政府会计制度实施后,提高了单位内部控制的要求,最大优势就是财务管理能够跟单位的内部控制结合起来,发挥财务管理在内部控制管理中的作用,提高财务管理工作与会计信息质量,有效防范风险。但是在实际工作不能有效衔接,还存在许多问题。

(一)支出管理缺乏有效监督

目前学校主要的资金收入来自财政拨款。合理使用财政资金,发挥资金最大效益,是学校支出核算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政府会计制度下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和专项经费支出都受年度部门预算控制,同时要严格执行财政部门及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经费开支标准,但是在实际的核算过程中单位支出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例如:脱离单位部门预算项目的支出或者是超预算支出,大额项目支出化整为零,分次采购、分次报销支出,报销手续要件不齐全,不遵守地方政府制定的三公经费支出,发票记载业务与实际业务不符的支出,这些现象时有发生。更严重的是由于很多中小学财务管理部门在学校管理中缺乏独立性,没有参与到学校经济活动的决策、执行、评价的过程中去,对报销业务的真实性、合理性缺乏必要的监督、审核,在支出的管理中存在漏洞。

(二)资产管理环节薄弱

学校资产是反映学校发展的硬件保证和基本条件,健全的资产管理内部控制体系是完善学校资产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要方面,是学校财务管理的重要体现,但是目前相当一部分学校的资产管理手段落后,资产管理工作相对薄弱。

首先固定资产配置环节,很多学校没有遵守资产管理授权审批制度,资产管理员不能履行其岗位职责,对学校资产总量和分布情况了解不够,不能提供相关资产信息,造成缺什么、采购什么,降低了资产使用效率,造成资金浪费;其次资产购入核算不及时,管理跟不上,没能及时建卡、入账,没能实现低值易耗品出入库制度,责任人和使用人不明确。学校资产具有价值低,数量多、分布散、管理难的特点,在使用管理过程没有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使用管理责任不明确,只用不管的现象普遍存在;再次没有按照规定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盘点制度,管理人员对学校资产使用状态不了解,不清楚,很多处于报废状态的固定资产未及时进行报废与核销。

(三)财务管理绩效评价体系有待完善

伴随着国家对广大中小学改革的持续进行,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合理使用财政下拨的教育教学经费,关键点是要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做好绩效评价。因此资金绩效评价是中小学财务管理的重要方面,学校资金的绩效评价一般是对财政资金的项目资金支出进行的绩效评价。根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一个项目在申请时就应当将其绩效目标编入部门预算。但是广大中小学分管项目申请的一般是学校的总务部门,而预算的编制一般是学校财务部门,总务部门对项目资金支出的评价指标不专业、不系统,不能科学有效提出一个项目绩效目标;财务部门又对项目的各个环节了解和参与度不高,无法利用专业的评价指标进行有效评价。根据学校目前状况,两个部门不能有效沟通,编制出的学校部门预算不细化,对项目绩效目标不确定。

绩效评价体系的不完善,无法准确评价学校项目资金的效益性,无法有效防范财务风险,不利于学校管理者及财政部门对学校财政资金使用的考核。

二、财务管理出现问题的形成原因

(一)学校管理者管理理念落后

中小学校长大部分是教育教学出身,固有的观念是注重教育教学科研工作,对学校的财务管理不够重视,认为学校会计工作一般就是发发工资、报销、记记账等简单的工作,会计人员只要记好账、管好钱,学校的资金只要不落入个人的腰包就行,认为财务管理不重要,缺乏内部控制管理意识和危险意识;还认为学校资金一般是财政拨款,没有成本核算的压力,只要按照要求履行好报销、核算就可以了,不用考虑学校资金的绩效问题,疏于财务风险的防范。只是根据上级要求制定了内部控制制度,没有具体的实施过程,内部控制流于表面化、形式化。

(二)岗位配置合理性及会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由于学校管理者对财务管理的不够重视,在学校中,财务科室缺少应有的地位和独立性,一般都是隶属于学校总务部门的一个办公室。由于这种岗位配置,财务人员对学校经济业务的参与度不高,信息滞后,使得本该履行核算与监督职能的财务部门沦为单纯报销、记账的核算部门。财务部门对于学校经济业务是否根据单位部门预算开展、业务开展过程中是否符合相关规定、使用的资金是否达到财政的绩效考核标准,财务人员都缺乏必要的监督考核,這样不利于学校管理者对学校做出正确评价。也正是这种岗位配置,会计人员给自身的定位不高,认为干好报销、记账的基础工作就可以了。学校的预算执行、政府采购执行、资产的管理以及资金绩效考核等财务管理方面的工作与自己关系不大,没有主动参与到学校的财务管理控制中,缺乏必要的业务理论知识,需要加强学习和提高。

(三)学校内部控制管理与财务管理

实际工作脱钩

尽管内部控制管理与财务管理直接相关,但是学校不同于其他盈利性单位,资金来源单一,使用方向相对固定,不用考虑成本和决策问题,所以学校的内部控制决策和财务管理显得不太重要,内部控制方面会出现不严谨、脱钩的情况。例如:广大中小学虽然制定了健全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但是仅仅是书面制定了相关制度并且制度过于简单,实用性不强。业务部门、纪检部门、内部审计部门、财务管理部门没能独立发挥各自的监督管理职能;各部门、各个环节岗位职责与责任不明确,不能有效衔接,控制过程存在漏洞,与学校财务管理工作脱钩,财务管理在学校内部控制过程中监督作用不明显,不利于财务风险防范;内部审计流于形式,没有与外部审计相结合,使学校内部控制没有形成完整的闭环管理。

三、解决学校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有效策略

1.学校管理者要转变自己的管理理念,加强内部控制管理意识,重视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特别是2019年校长职级制实施后,作为学校管理者的校长来讲,责任更重大了,更应该通过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财务管理制度、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相结合,加强财务风险防范,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水平提高。真正让财务管理融入学校内部控制过程中去。学校领导要参与到学校内部控制建设中去,给予最大的人力、物力的支持,要求内控制度建设要严谨,执行到位,杜绝形式化、表面化。比如:在智慧校园建设的大环境下,学校应当将内部控制信息化作为智慧校园建设的一部分,将学校内部控制流程、岗位设置、岗位职责纳入信息化控制,做到经济业务事前审批、执行透明,事后监督审核。通过整合后的信息平台,学校管理者能清楚地了解学校在内部控制监督下的财务管理各方面的信息,如预算编制、预算收支执行情况、资产管理情况、政府采购情况、项目资金绩效评价情况等学校经济活动信息,实现信息共享,提高学校财务管理控制的严谨性,有效防范财务风险。

2.提高学校财务核算工作、资产核算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高资金绩效评价质量,首先就是要明确学校财务管理部门在学校内部控制的地位,让财务部门独立参与到学校内部控制管理过程中。也就是学校每一项经济业务,从单位部门预算及项目资金绩效预算编制到会计收支核算、资产管理、项目资金绩效评价等全过程参与。以财务管理为主线,结合学校纪检部门、内部审计部门、外部审计机构等对学校内部管理控制进行服务与监督,形成完整的闭环式内部管理体系。同时要让相关财务人员转变思想,明确自己的职责不是单纯的会计核算,主动参与到学校的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中去;建立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奖惩制度,对于工作认真,成绩突出的给予与相应的奖勵,如在年度考核可以给予优秀等级,对于工作懒散,态度不积极不端正的给予必要的惩罚;加强财务人员特别是关键岗位财务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专业素质,使其具有与其岗位相匹配的能力,保证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有效执行。

3.学校经济业务中的重大决策在实行民主科学的领导集体决议的基础上,通过学校合理设置的内部控制组织机构,加强事前审批、事中控制监督、事后分析评价与绩效考核制度。建立以校长为主要负责人,由行政管理、纪检部门、财务部门、总务处、教导处、教育处等部门组成的内控小组,对学校预算编制、收支业务、资产管理、政府采购、合同签订与管理、等经济活动过程进行动态管理。岗位职责及分工要明确,不相容岗位必须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成立学校内审部门,根据政府的相关制度及财务管理的要求,周期性对学校的经济业务报销实施全过程审计,并联合财务部门,根据相关指标,对学校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绩效考核评价。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报销业务和达不到资金绩效要求的支出下达整改意见并监督整改,对于违纪行为要联合学校纪检部门进行处理。审计部门还要根据学校经济业务的开展情况,定期聘请外部审计机构对学校财务管理、资产管理、项目资金绩效、财务风险等进行全方位审计、评价,监督整改。

结语

通过对内部控制管理下学校财务管理的粗浅分析,发现中小学财务管理工作还需要不断优化、改善、提升。尤其是新会计制度实施后,应当及时转换思路,与时俱进,在健全的内部控制管理下,通过学校管理者理念的转变和财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升,提高财务核算质量,加强学校资金的绩效考核评价,有效防范财务风险,为学校教育教学健康、持续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

参考文献:

[1]财预〔2011〕285号文件.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

[2]财会〔2017〕1号文件.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猜你喜欢
解决策略中小学成因
垛田形态多样性的自然成因探索
自相似视角下相对贫困成因分析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罗素悖论的成因
罗素悖论的成因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解决策略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关于我国水污染治理存在问题与解决策略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