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公司资金池的内部管理及税务风险相关问题分析

2020-08-13 07:13林建鑫
财会学习 2020年22期
关键词:内部管理税务风险集团公司

林建鑫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集团公司越来越多,旗下的子公司数量也在逐步地增加。对于集团公司而言,内部资金池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当下集团内部投资等各类业务都在扩张,如若不加强资金池的管理,很容易在资金链上出现问题,以及在税务方面的涉税风险,影响集团的正常发展。本文就集团公司以及财务公司资金池管理模式的基本阐述,分析加强资金池管理于集团公司的意义以及存在的税务风险,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集团公司;资金池;内部管理;税务风险

引言

现在的社会时刻都在变化,企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这种形势之下企业把握好自身的现金流,其不仅决定了公司实际运行状况,同时还关乎一个企业的兴衰。现如今各类集团都非常重视以及关注现金管理的模式,因此必须要做好内部财务的管理工作,才能够保证资金的正常运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资金池则是目前集团公司管理资金较为有效的一种方式,加强对资金池的内部管理以及税务风险问题进行研究,有利于保障集团公司内部更好地利用资金池,促进集团的可持续发展。

一、集团公司以及财务公司资金池管理模式的基本阐述

资金池又称作现金总库,最早是由国际银行和跨国公司的财务公司联手开发的,目的是为了合理调动集团在全球的资金。下文分析了财务公司管理资金池模式以及集团结算中心管理资金池模式,以便于后期更好地分析集团资金池的税务风险类问题。

(一)财务公司资金池管理模式

财务公司属于集团自身的子公司,其本质上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在管控措施上主要采用的是收支两条线,财务公司资金池的管理内容主要是投融资活动以及各类资金信贷风险管理类的工作,一般资金运转需要结合内部所拥有资金的实际情况,其中利息可以自由使用。

(二)集团公司结算中心资金池管理模式

相比于财务公司管理模式,集团公司的结算中心资金管理模式更为灵活,但是这类管理模式并不具备法人的资格。其主要以网络银行为载体,进一步管理集团内部的子公司,达到系统化控制资金池的目的。集团公司结算中心资金池管理模式建立时需要在指定银行内部设置资金池以及相关业务,保证内部的子公司也能够在这类银行中开户,确保收支两条线能够相结合,发挥出集团结算中心管理的优势,子公司在这种模式中也可以获得一定的收益[1]。

二、加强资金池管理于集团公司的意义

集团发展初期在构建资金池时,有人对这个建议提出过反对意见,其认为对每个子账户实施集中管理,不便于资金的灵活应用,降低资金的利用率。但随着时代的发展,集团内部管理在不断地优化和提升,资金池的建立明显利大于弊,也使得众多集团公司逐步开始采用这种模式来运营。

(一)有利于加强对资金的集中化管理

集团内部设置资金池管理平台,可以将集团分散在各个银行的账户以及资金进行归集,统一进行管理。在管理的过程中,可以对各个分部内部的资金使用以及利用情况进行分析和监督,实时了解各个分部资金的动态,防止出现分部资金风险的隐患,影响集团的利益。

(二)有利于节省集团内部融资成本

随着时代的发展,集团内部除了正常的开展业务之外,也会根据单位内部资金的状况进行融资。但是融资的成本会由于经济形势的问题而发生变化。如果经济形势较差,那么在贷款过程中的审批就会越来越严格,而单个企业规模本身就较小,所以在融资过程中的成本就会逐步增加。而集团公司建立资金池,就可以尽量避免融资所造成的成本问题,企业可以根据集团内部的资金进行调度,将外部融资行为变为内部融资,减少了部分企业在银行融资的利息成本[2]。

(三)有利于节省人力资源管理的成本

集团内部各个分部的资金集中后,像集团内部的资金支付以及结算往来业务只需要通过池内进行业务流转,不需要发展额外的资金输出,在一定意义上避免了集团内部资金的外流,促进了集团内部资金的凝聚性,更有利于集团对内部各个分布的管理。除此之外,资金外部业务量逐步减少,在一定程度上也节省了集团的人力资本。

(四)有利于保障集团内部资金的安全性

相比于传统集团下各个分部各自管理财政,设立资金池的方式不仅便于资金的管理,同时还有利于保障资金的安全性。各个分部单位每天按照规定时间将资金纳入资金池,然后统一归结到财务公司,专门进行存放,避免各个分部各自为政,降低了相关人员利用资金舞弊风险,提高了集团内部资金的安全性。总而言之,集团设立资金池进行管理,有利有弊,但最终利大于弊。同时集团要注重防范资金池可能会发生的风险,及时进行应对。

三、集团公司资金池税务存在的风险

(一)集团资金池内部发生借款行为

所产生的利息增值税问题

集团内部所属单位向集团资金池借款属于拆借行为,正常的财务以及结算模式中,集团总公司需要向子公司收取一定资金以及次贷款的利息,而这些利息都需要交纳相应的增值税。财务公司属于非银行类的金融机构,其具有法人的资格,所以财务公司一般没有这类风险。但是集团公司在现有结算模式之下,如若集团资金池发生拆借行为,很可能混淆了资金来源,很容易被定义为变相或违规使用贷款,引发一系列的风险。

(二)未明确规定资金池内成员的存款是否要收存款利息

非银行类的金融机构,如若设立资金池,因其内部所存储资金的利息低于或等于同等额度银行贷款利息的,可视为母贷子用,所以并不需要交纳增值税。但是像集团这类模式并没有明确的规范,这也造成了集团资金池在存款利息增值税上出现了两种观点。第一类观点认为集团资金池内的成员存款无须缴纳存款利息。因为集团内部资金池的性質和各类金融机构所发生的融资以及贷款形式不同,其属于企业内部的一种自由调度行为,公司在获得借款后所收到利息和银行本质上是一样的概念。还有一类观点认为,集团各类成员在资金池中的贷款行为因不属于法律实体,因此所有总公司旗下的子公司在资金池中发生借贷行为理应都视为贷款,要以金融保险业中所规定的贷款标准进行缴纳增值税。因为观点暂未统一,所以也使得集团在开展资金池时存在税务性风险[3]。

(三)支付贷款利息税扣除的问题

集团和其旗下的子公司之间本就存在着相互关联的关系,集团公司和内部成员在进行资金的转让时会设定存贷利率来进一步规定转让的定价。在此过程中集团内部整体利润以及费用的大幅度提升,很容易引起税务机关的关注,如果集团在调整的过程中出现了违背税务机关的行为,减少了税务的缴纳,很有可能会被定义为逃税。其次如果集团内部各个成员在借款的过程中,个别项目出现现金流问题,很可能影响集团的资金的平衡,不利于各子公司之间的风险隔离,就会造成一系列的财务风险。另外集团的资金池在运营的过程中,由于集团公司的性质问题,其不属于金融类的企业,资金池又混合了内外部融资的资金,在内部利息结算、利率定价、外部贷款利息增值税抵扣等问题上,很容易出现审计及涉税风险。

四、加强企业内部管理,降低集团公司资金池税务风险措施

(一)完善组织架构,明确管理关系

首先作为集团公司在设立内部资金池时,要明确好财务中心的管理职责,确定母公司对子公司财务的集权管理。在集团内部应该设置财务管理中心,确立财务组织框架。最高级财务管理者为财务领导,主要负责集团各个成员在运行时所涉及的各类资金,比如融资、贷款等行为。其次要设立集团财务管理中心,管理下属企业在资金支出、长短期投资、拆解行为等。除了具备管理权之外,财务管理中心还有权对下属财务负责人进行处罚、开除等人事任免权利。作为集团的企业成员,要做好自身的本职工作,尤其是有些具有时效性的工作,一定要按照规定完成,以保证内部有条不紊地运行。确定好组织架构以及各个成员之间的关系后,集团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自身的收益,也避免了旗下各类企业各自为政的情况,便于更好地管理旗下的成员企业,同时还防止各成员企业由于自身素质问题盲目的投资行为,或是随意挪用资金的不良行为,影响了集团公司的利益[4]。

(二)财务管理制度的统一化

集团公司设立资金池既便于资金的集中化管理,也节省了集团内部一系列的融资以及人力成本,保证了资金的安全性。其最初的设立对于集团的发展而言就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由于资金池在税务等方面并没有明确的定义,还有一些企业对于税务政策本身就缺乏了解,这也就造成了企业在运用资金的过程中容易造成税务的风险。因此首先需要集团内部统一财务管理制度,这有利于保证集团公司和其旗下各个企业成员之间统一口径,提高财务处理的效率,规避财务所带来的风险。严格规划内部的拆借和结算等行为,进一步规范财务部的相关职责,明确资产、收入、费用、税收、利润等一系列财务管理模块的定义。提高集团内部财务人员严格按照规定工作的意识。

集团内部所设立的资金池于银行而言实际上就是其自身所展开的一类业务,以供集团公司和其子公司进行资金的周转行为,换一种说法就是不同法人所拥有的实体资金的转移。如果只是单纯的企业内部资金流的运转问题,那么就需要区分贸易背景。因为就资金池转移而言,其并不具备任何的贸易背景,实际上就是集团内部的拆借行为。但根据银行贷款通则中所述,企业和企业之间不可以违反国家规定出现变相的借贷行为,在这种状况下,集团企业如果没有贸易背景或没有相应的控股关系而进行资金的转移,只能由银行作为中间方,以委托贷款形式来运作。

(三)实行预算管理

财务预算管理是每个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时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去设定的。像集团公司内部企业众多,要将资金收集,统一进行管理,就必须要做好预算管理,看菜吃飯,量入为出。在集团内部实行财务预算管理,有利于控制好企业内部各项成本、费用以及开支,降低预算之外的不必要成本,以及企业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确定影响因素。对此集团务必要做好预算的统一工作,确定好各个环节的责任主体,层层分解,严格按照财务指定的预算来执行相应的活动,如采购、日常支出、差旅费等。其次要根据资金的实际需求,区分现金、汇票以及银行承兑,以保证内部的财务行为井然有序,避免出现资金透支过多的不良现象[5]。

(四)提前进行纳税筹划

集团公司内部所设立的资金池,实际上是收集多个子公司的资金,汇集到资金池,最终形成双方较为稳定的借贷关系,促进彼此收益的增长。在这个过程中计算双方所获得的利息时,要从多个角度去分析和计算,这样也有利于避免计算时出现混乱,甚至是触及税务风险的问题,保障了集团内部的核心利益。于集团而言设立资金池之前需要确定资金池的使用方式,建立规则,要求旗下子公司必须在制定银行进行开户,便于后期统一的管理和监督。除此之外,子公司必须要严格按照所存款的数目严格缴纳资金。在进行资金结算时,要确定好一个参考值,保证在参考值之内,这样企业在扣除相关资金后依旧可以进行正常运行。正常情况下集团在核算内部资金时,会使用低于银行贷款利益方式进行核算。

结语

总而言之,集团公司设立资金池,有利于促进资金的有效管理,规避了资金上存在的风险,同时有利于节省财务人员。但其所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因资金池在借款增值税、存款利益分配方面的不明确,也使得集团在进行资金池业务时很容易出现涉税风险,影响了集团的正常运行。因此必须要加强内部管理,规避资金池运行时可能发生的税务性风险,具体可以通过明确组织框架以及义务、落实财务管理制度、做好财务预算管理工作、明确企业所得税这四大措施来执行,继而提高集团内部资金的灵活性,促进集团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姜明秋.关于集团公司资金池的内部管理及税务风险相关问题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3(32):183.

[2]周欣欣.集团公司资金池内部管理和税务风险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7(34):152+154.

[3]周吉伟.集团公司资金池的内部管理及税务风险有关问题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7(26):121.

[4]甘叶娥.浅析集团公司资金池的税务风险及管控[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2):57–58.

[5]叶作强.集团公司资金池的税务风险及管控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6):127+139.

猜你喜欢
内部管理税务风险集团公司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优化集团公司管理控制体系
H5 智联韵动版
事业单位档案规范化管理探究
“营改增”对电气安装企业税务风险控制影响
浅析高校税务风险管理
浅析高校税务风险管理
增值税全面实施背景下房地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探讨
浅议某集团公司技术人才流失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
事业单位如何构建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