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水泱泱唱红船

2020-08-14 10:07文军葛蓉
铁军 2020年8期
关键词:前奏号子红船

文军 葛蓉

在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之际,声乐套曲《红船啊红船》,由东部战区陆军政治工作部文工团文艺老兵葛逊和新锐作曲家趙彤创作,中共南京市玄武区委宣传部推出,江苏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作品在历史真实中融入了浪漫情怀,在红色记忆中折射出时代精神,是一部有思想高度和艺术质量的精品力作。

声乐套曲,在我国常被用来表现重大题材,如《黄河大合唱》《长征组歌》《西柏坡组歌》等。南湖红船,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之地,应该有部专属于它的声乐套曲。

这部作品完成于2020年的春天,一经问世,便引人瞩目,广受好评。

套曲由四首歌组成,词环环相扣,曲层层递进,写得精致隽秀。

第一首,女声独唱《红船初心》。写意的音乐前奏中,红船破浪而来,历史画卷就此拉开。歌声迤逦而起:“百年日出,百年沧桑,红船摇曳在烟雨楼前。”3/4拍和4/4拍交替的旋律,富有动感。接下来,旋律从大调转入小调,委婉动听。那是由衷地赞美:“坚定理想,力挽狂澜永向前。百折不回,风吹雨打只等闲。”再接下去,旋律巧妙地又回到大调,歌声也昂扬起来:“永恒的精神,一代代传承;壮丽的航程,铺展在天地之间。”歌声中,我们仿佛回到百年前,看到了正喷薄欲出的朝阳,听到了在母腹中婴儿的躁动,还似乎摸到了那对开天辟地的镰刀斧头。这首歌,流畅优美,唱出了红船的初心之美,唱出了红船的启航之美。

第二首,领唱合唱《大潮行舟》。在前奏波浪翻涌,风起云动的背景下,奋力拼搏的铿锵号子响起,领唱的引吭高遏行云:“昔日乱云飞渡,遥看暗夜无边。红船逐梦前行,走过万水千山。”百年历程,在号子中浮出;峥嵘岁月,在号子中重现。号子一路喊来,闯险滩过激流,战狂风斗恶浪,艰苦卓绝,惊心动魄。历尽千帆后,从A调转到D调上的号子更加粗旷豪放,高亢激越地在天地间和我们心间回响:“小小红船,承载千钧光荣行,留下红飘带,美名千古传。”最后,号子在“延伸中国梦,天地尽开颜”的高音C上结束。整首号子,荡气回肠,唱出了红船中流击水的壮观,唱出了红船砥砺前行的壮阔。

第三首,男声独唱《一船红中国》。 前奏似春风荡漾,又似浪花涌动。诗情画意中,春风牵来了,浪花迎来了一船红中国。乘着歌声的翅膀,歌词在轻轻地发问:“问青山,问长河,为什么一船红中国?问日月,问星辰,为什么一船红中国?”回答也在诗情画意中:“风卷一帆新,潮平两岸阔。烟雨花舫党旗飞,丰碑铭刻新传说。”这首歌,在这部套曲中处在“转”的位置,经过前两首抒情的“启”和激情的“承”之后,曲风也该转变一下了。这一“转”,转出了套曲的点睛之作,转出了温情暖意。一问一答中,红船驶入了新时代;一唱一听中,红船又摇进了复兴梦。

第四首,混声合唱《红船精神永放光芒》。 这首歌是套曲的“合”尾,是全曲的高潮,选用合唱是必然的。红船精神指的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来源于2005年6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光明日报》上刊发的署名文章《弘扬“红船精神” 走在时代前列》。

2017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就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从北京前往上海和浙江嘉兴,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宣示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坚定政治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说:“秀水泱泱,红船依旧;时代变迁,精神永恒。”

这首歌唱红船精神的合唱写得豪迈雄壮,歌中唱道:“千年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继续奋斗,永远在路上。未来已来,远方不远,不忘初心,乘风破浪,红船精神永放光芒!”这合唱,气势磅礴,歌声中,红船精神在传承,红船精神在弘扬。

时代呼唤好歌,好歌反映时代。在临近建党100周年之际,这部声乐套曲,是献给党的颂歌,也是献给复兴路上奋斗者的颂歌。

(本栏目责任编辑 徐良文)

猜你喜欢
前奏号子红船
“红船”争霸赛
吼出来的非遗绝唱
红船向未来
什么是红船精神?
我家的“号子”
初心依旧绕红船(辘轳体)
武汉码头号子的艺术特征探析
长江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