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的评价与思考

2020-08-14 10:16傅瑶万文杰邵崇钰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34期
关键词:奖学金贫困生资助

傅瑶 万文杰 邵崇钰

摘  要:高校贫困生的数量逐渐增多,贫困生资助问题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本文通过介绍高校貧困生资助政策,并通过分析贫困生资助现状及资助过程中产生的诸多问题,进而提出如何解决高校贫困生资助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提出进一步做好实施资助政策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

贫困生问题已成为政府高度重视、社会普遍关注的带有社会性的问题,甚至影响到了当前高校的稳定和发展。面对日益凸显的贫困生问题,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目前普遍实施的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及其体系仍存在资助主体责任不明确、资助面窄、资助强度低等问题。因此必须努力构建完善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积极发动国家、社会、高校、家庭和学生本人等多方面力量,确实妥善、有效地解决好贫困生问题。

1当前国家对高校贫困生资助的主要政策

目前国家对高校贫困生的资助的主要政策有国家助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贷款这四种政策,除了这四种主要资助政策外,还有其他资助政策如勤工助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学费减免、辅助措施、“绿色通道”。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考入大学,首先可通过学校开设的“绿色通道”按时报到。入校后,学校对其家庭经济困难情况进行核实,采取不同措施给予资助。

2对高校贫困生资助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确定贫困生的标准混乱并且过于简单

教育部、财政部在《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1]中将贫困生界定为:学生本人及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学校学习期间学习和生活基本费用的学生。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贫困生界定方法和标准,各个学校的做法不一样,缺乏科学的可操作的依据和标准,出现了贫困生确定难、标准多的现象。

2.2资助资金来源相对有限,社会助学渠道不完善

我国用于贫困大学生救助的主要资金来源于国家拨款、学费提成及社会捐助三个部分。而前两项中的大部分又被用来做奖学金和各种补贴,因此,真正能用做贫困生救助金的资金非常有限。积极发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是解决贫困生问题的重要途径,但目前国家在引领社会力量的资助,树立助学帮困的社会风尚与倡导捐资助学的政策支持方面力度不大,社会各界对捐资助困的认识不足,特别是新闻媒体的宣传不够,未能形成足够的社会参与氛围。

2.3奖学金帮助贫困生的效果差,对贫困生资助方式单一

奖学金是帮助高校贫困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但高校设立的奖学金,受覆盖面小,且金额较低,社会力量在学校设立的奖学金,主要是奖励和资助品学兼优的学生,事实上,奖学金获得者与贫困生对应度不高,获得奖学金的机会对贫困生而言并不平等。

2.4勤工助学资金不足、岗位少,回报低

勤工助学是让大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一定的报酬,进而解决自己贫困问题的一项举措。但是,勤工助学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却出现很多的问题。比如校内勤工助学的岗位有限,大多停留在劳务性层次,校内很多机关单位、后勤、图书馆等部门人手基本饱和,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也不能发挥学生专业优势和自身特点。而社会对贫困生的关注不够,学生校外勤工助学的岗位难找。另外,学校付给勤工助学贫困生的报酬很低,因为大多从事内勒岗位,价值回报率自然很低,但这样不仅分散了贫困生的学习精力,而且助学效果不明显。

3解决高校贫困生资助实践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当前政府针对高校贫困生问题已经加大了管理力度,但是仍有些效果不尽人意。针对前面提到的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存在的问题,有如下的建议:

3.1完善贫困大学生的确定体系

在确定贫困大学生的时,不仅要依据理论上的界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需要学校相应的领导、辅导员、班主任及学校干部的配合。对申报贫困资助的学生的平时消费情况及家庭情况进行认定,并对贫困生的生活情况、困难程度、学习情况等建立档案,方便汇总,防止弄虛作假现象,为以后的资助工作提供准确、合理的依据[2]。

3.2大力鼓励社会各方面救助力量参与助学帮困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家设立奖学金,并鼓励高等学校、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立各种形式的奖学金,对品学兼优的学生、国家规定的专业的学生以及到国家规定的地区工作的学生给予奖励。并鼓励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设立各种形式的助学金,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

3.3拓宽困难补助受助面,减免学杂费覆盖面

困难补助可以有效的解决学生突发性的临时困难,如解决学生暂时的经济困难,给予生活上的帮助。而减免学杂费可以减轻学生入学压力,对于贫困生来说无疑是莫大的帮助。因此拓宽困难补助受助面及减免学杂费覆盖面,可以帮助更多的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但也要注意克服某些贫困生产生对无偿资金资助的依靠、懒惰、不劳而获的消极心理。

综上所述,贫困生问题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因此建立合理有效的贫困生资助政策显得尤为重要。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任重道远,有起点,却没有终点。对高校贫困生进行资助,其最终目的是使其健康成长,顺利完成学业,成为对社会和国家有用的人才。因此,积极做好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有利于高校的安全稳定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为国家,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R].2007-6-26.

[2] 蔡立彬,陈莹,林良盛,李迎.《关于构建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探讨》[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3月第五卷第一期.

基金项目:江西中医药大学2019年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专项课题《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效果跟踪评估及创新对策研究—基于江西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的样本数据分析》项目编号:XGSZ201912。

作者简介:邵崇钰:(1986-)汉族,男,山东临沂人,江西中医药大学,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管理学、教育学。

猜你喜欢
奖学金贫困生资助
获取额外生活费 不妨尝试奖学金
贫困生的隐私与尊严亦当细心呵护
上海大幅修订《专利资助办法》
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关于开展专利申请相关政策专项督查的通知》
高校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对策
黑龙江省启动2017年专利资助资金申报工作
教育部发布《2016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
大学用话费查“装穷”贫困生月超150元取消资格
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奖学金图解
巩辰卓申请罗德奖学金时的个人陈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