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几点做法

2020-08-14 15:26高尚金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20年17期
关键词:终身发展创新能力教学方法

高尚金

摘 要:本文介绍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几点做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课堂教学 创新能力 教学方法 终身发展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是摆在我们老师面前的一个值得去思考的问题。我认为,老师要通过在教学中遵循创造思维的规律,引导学生克服思维定式,使学生养成多角度、多层次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就这一问题,本人总结出几点做法,谨供同行参考。

一、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充分信任学生

尊重学生,善于鼓励学生,来营造一个和谐、民主、宽松、活泼的教学氛围。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成为课堂的主宰者、统治者,要营造一个和谐、民主、宽松、活泼的教学氛围。学生的创新欲望、创新勇气和创新思维才会充分展现出来。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营造一个这样的教学氛围呢?

首先老师要充分信任学生。我们知道,每个学生都是想进步的,都愿意表现自己的才能,都愿意听到表扬,都愿意通过努力取得成功,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潜能,教学中我们要从语言、体态到一举一动都要让学生感觉到教师的信任。其次要尊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需求和意见、选择和决定,把学生当作朋友来相处,去真诚的帮助学生。再次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适时地鼓励学生,多肯定,少否定,多表扬,少批评。多给学生以鼓励的语言和肯定的目光,多给学生努力争取就一定会成功的希望,多给一些“你行,你能行,你一定能行”的心理暗示,这样才能营造出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例如在学习惯性时,很多学生都不理解惯性和速度是无关的这一问题。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一个这样的游戏:让小巧的同学崔爽跑着去撞击课代表,让体重较大的同学马兵走着去也来撞击课代表,结果马兵将课代表撞了个趔趄,而崔爽根本没有撞动课代表。这个游戏是带有危险性的,当时在我相信和鼓励的目光下,学生都争先恐后地来进行效仿,最终都理解了惯性和速度无关这一科学道理。学生的信心是肯定出来的,好学生是鼓励出来的,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尊重学生的需求,鼓励学生的点滴进步,是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的前提,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必要条件。

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大胆放手,设法营造创新机会

教学中老师要给学生留有适当的思考空间,老师不必讲得过实、过细、过满。给学生留有一个适当的思考、探索、发现和创新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例如在学习串并联电路特点时,学生很容易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电阻的基本特点。而关于串并联电路的其他特点,如:串联电路的电压分配与电阻的关系;并联电路的电流分配与电阻的关系;串、并联电路电功率的分配与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等,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给学生留有适当的思考空间,启发学生利用数学方法进行推导,学生就会创造性的得出以上这些关系。学生被教师肯定后的喜悦感,是我们无法用其他教学手段来实现的。学生创造性的发现,再通过老师适时的鼓励,给学生带来学习上的动力是巨大的。

三、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中用一题多解来训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无可非议,但关键在于是学生被动地接受,还是去主动思考。例如在“浮力的计算”的教学中,我给学生一个下面的题设:一下端悬挂20克铁块的轻质气球悬浮于盛水容器中,通过哪些方法可以破坏系统的平衡?系统平衡的破坏有气球上浮、下沉两种情况,为了使学生不至于雾里看花,我做了适当的点拨和指导,让学生主动去思考。当学生创造性的得出:缓慢加水或缓慢放水,温度升高或温度降低,外界大气压发生变化时……等这些答案时,我的欣慰是不言而喻的。培养学生主动去思考问题,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会使学生终身受益的。

四、注重实验教学,训练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动手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我对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在做好充分准备,确保无误的情况下,也尽可能地让学生来做,让学生去体会、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出实验结论。对于分组实验,只要讲清实验时需要注意的特殊事项,实验器材准备充分确保无误的情况下,要敢于放手,让学生去做,有时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做“研究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就有同学发现两块不同的凸透镜组合到一起也可以成像;一块凸透镜和一块凹透镜组合到一起还可以成像。对于这些“意外”的发现,我做了适当的指导并及时给予鼓励,并在课后配发给学生一些不同规格的光学元件,鼓励他们课下自己动手做一些小实验,不想两天后,学生竟拿着自制的简易望远镜和显微镜来请我做检查和指导。当时我的惊喜远大于了我对这些孩子们创新能力的评价。不难看出,注重实验教学,强化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训练学生进行求异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又一条有效途径。

五、注重学生课外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现在家长对孩子的管理比较严格,加上作业又较多,课余时间很少到户外体验现代生活,这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社会实践脱节的原因之一。我认为,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布置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作为作业,来丰富学生社会实践的经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例如:在家庭电路教学中,我就安排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观察自己家的进户线、电能表、空气开关、漏电保护器的安装顺序,并了解每个电气元件的作用等,通过这种实践活动的学习,学生的收获是老师在课堂上无法达到的,同时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会得到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也会得到加强。

我认为虽然仅靠传授知识不足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過程中,却离不开教师的讲解和启发。我们反对的只是“满堂灌”和机械的直接“给予”,而不是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也不是反对讲解,而是要求我们老师不仅要会讲,更要会设计、会鼓励、会启发、会引导、会不失时机地给学生营造创新的空间和机会,这也是我们老师目前需要去思考的问题。

猜你喜欢
终身发展创新能力教学方法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的家国情怀
以人为本,自主规范
以人为本,自主规范
课前演讲好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