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昌平区中医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排查4例报道

2020-08-15 16:10张皓朱继华
甘肃医药 2020年2期
关键词:疑似病例流行病学血常规

张皓 朱继华

北京市昌平区中医医院,北京102200

北京市昌平区中医医院于2020年1月23日至2月18日共隔离排查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患者34例,其中,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2,SARS-CoV-2)核酸检测阳性3例,临床高度疑似患者1例。现将4例患者的特点,按每一时段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的疑似病例诊断标准,对4例患者的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化验室检查及影像学等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病例资料

病例1患者,女,17岁。于2020年1月15日至1月18日到武汉参加考试,1月18日返回北京,1月22日出现发热、咳嗽、咳痰、咽痛,少量白痰,最高体温37.8°C,无其他不适。2020年1月24日我院发热门诊就诊,收治隔离病房。查体:T37.8℃、R20次/分、BP 115/70mmHg、指氧饱和度98%。神志清楚,精神尚可,唇无发绀,听诊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血常规:白细胞7.07×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73.4%、淋巴细胞比率17.5%、淋巴细胞计数1.24×109/L、C反应蛋白2.68mg/L;胸部CT示:右肺下叶背段可见斑片状致密影,边缘模糊(见图1)。1月24日二次咽拭子SARSCoV-2核酸检测可疑阳性;次日北京市CDC复核结果阳性。转入定点医院治疗。

图1病例1胸部CT影像图

病例2患者,男,42岁。于2020年1月22日从武汉乘飞机到北京旅游。1月24日出现发热、咳嗽、咽痛,无痰,最高体温38°C,无其他不适。1月24日我院发热门诊就诊,收治隔离病房。查体:T37.8℃、P90次/分、R20次/分、BP 110/80mmHg、指氧饱和度98%。神志清楚,精神尚可,唇无发绀,听诊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血常规:白细胞5.34×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62.8%、淋巴细胞比率22.9%、淋巴细胞计数1.23×109/L、C反应蛋白11mg/L;胸部CT示:未见明显异常(见图2)。咽拭子SARS-CoV-2核酸检测阳性,北京市CDC复核结果阳性。转入定点医院治疗。

图2病例2胸部CT影像图

病例3患者,女,37岁,2020年1月27日乘高铁从河南省郑州市来北京,2月7日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8.6°C,伴咽痛、乏力、全身肌肉酸痛,偶咳嗽,无痰。2020年2月9日我院发热门诊就诊,收治隔离病房。查体:T38.0℃、R:18次/分、P95次/分、BP 135/70mmHg、指氧饱和度99%。神志清楚,精神欠佳,唇无发绀,听诊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血常规:WBC 5.55×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61.8%、淋巴细胞比率26.2%、淋巴细胞计数1.46×109/L、C反应蛋白1.00mg/L;胸部CT示:左肺舌叶毛玻璃影(见图3)。咽拭子SARSCoV-2核酸检测阳性,北京市CDC复核结果阳性。转入定点医院治疗。

图3病例3胸部CT影像图

病例4患者,女,62岁,与病例3系母女。2020年1月27日与病例3同乘高铁从河南省郑州市来北京。2月3日出现发热、咽痛,最高体温38.2°C,偶咳嗽、咯少量白痰、乏力、全身肌肉酸痛。2020年2月9日我院发热门诊就诊后,收住隔离病房。查体:T37.3℃、R:18次/分、P95次/分、BP 135/80mmHg、指氧饱和度96%。神志清楚,精神欠佳,唇无发绀,听诊双肺呼吸音粗,双肺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血常规:WBC 3.88×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69.40%、淋巴细胞比率21.3%、淋巴细胞计数0.83×109/L、C反应蛋白25.00mg/L。胸部CT示:双肺可见多发片状高密度影,边缘模糊,密度不均(见图4、图5)。咽拭子SARS-CoV-2核酸检测二次阴性。因该患者的胸部CT比较符合COVID-19的影像学特征,又存在家庭聚集性发病现象,疑似病例不除外,转定点医院继续诊治。转入定点医院后,多次核酸检测仍阴性,不能确诊,仅按疑似病例治疗,患者病情好转于2月24日出院。

图4病例4胸部CT影像图

图5病例4胸部CT影像图

上述4例患者,甲型流感病毒抗体检测、乙型流感病毒抗体测定、腺病毒IgM抗体测定、呼吸道合胞病毒IgM抗体测定、柯萨奇病毒抗体测定、肺炎支原体免疫学试验、肺炎衣原体抗体检测、副流感病毒抗体测定均为阴性。

2 小结

COVID-19疫情发生后,医院按照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的要求,在加强发热门诊排查工作的基础上,紧急改建了有15张观察床位的隔离病房,用于COVID-19的排查工作。发热门诊对每位疑似COVID-19的患者,取咽拭子或鼻拭子行SARS-CoV-2核酸检测,并收住隔离病房观察,24小时后取第二次核酸检测,二次核酸检测阴性后,解除隔离。每一时期的排查工作,主要是依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现已发布7版。病例1、病例2依据的是第三版诊疗方案[1]。病例3及病例4依据的是第五版诊疗方案[2]。第三版疑似病例的诊断标准:同时符合以下两条:1.流行病学史:发病前两周内有武汉市旅行史或居住史;或发病前14天内曾经接触过来自武汉的发热伴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或有聚集性发病。2.临床表现:(1)发热;(2)具有上述肺炎影像学特征;(3)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细胞计数减少。第五版诊疗方案增加了以下内容:(1)发病前14天内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核酸检测阳性者)有接触史;(2)来自有病例报告社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接触史;(3)聚集性发病单例出一条。“疑似病例”诊断标准:有流行病学史中任何一条,且符合临床表现中任意2条。无明确流行病学史的,符合临床表现中的3条。

病例1有典型的流行病学史,胸部影像学较典型,符合疑似病例诊断标准。病例2有典型的流行病学史,但临床表现上仅有发热、咳嗽、咽痛,胸部影像学及血常规检查均无异常,按第三版疑似病例诊断标准,临床表现仅符合1条。由于患者是武汉来北京人员,就诊时发病半天,病程较短,血常规及胸部CT可能无异常,为防止漏诊,按疑似病例给予SARS-CoV-2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

病例3与病例4系母女,二人是先后发病,符合第五版“聚集性发病”的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胸部影像学特征均符合疑似病例诊断标准。病例3 SARSCoV-2核酸阳性;而病例4比病例3血常规及胸部CT影像更加符合疑似病例的标准,虽然二次SARS-CoV-2核酸检测均阴性,未轻易排除,而转入定点医院。通过4例病例的排查情况分析,对COVID-19的排查,需要特别提高警惕,如有漏诊,就可能使多人被感染或隔离,对疫情的防控极为不利。如病例2,如漏排,可能会成为传染源传染他人。病例4更符合疑似病例诊断标准,但二次核酸检测阴性不能确诊,转入定点医院,多次核酸检测阴性,仍不能排除。由上提示:(1)对武汉原住民,诊断条件不足,也要重视,进行核酸检测非常重要;(2)核酸检测阴性的高风险患者,不要轻易排除,特别是有明显的流行病学史及有较典型CT影像学改变的患者,更要引起重视。

COVID-19是一种新发的传染病,目前对于此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发病机理、病理生理、诊断标准、治疗等方面还在探索阶段,疫情发生两个多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已先后发布了七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目前,核酸检测受多种因素影响。因此,临床上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掌握诊疗标准。要及时通过互联网、媒体、新闻等信息,将COVID-19的各方面的最新进展,用于排查工作中。同时在排查工作中,一定要做好医护人员的防护,杜绝医院内感染的可能。目前,国内的疫情明显好转,但国外的疫情在逐步恶化,COVID-19的排查更加重要,防输入可能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猜你喜欢
疑似病例流行病学血常规
昆明市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的调查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血常规解读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疑似病例临床分析
柴胡达原饮合三仁汤、六君子汤加减早期干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的效果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的发现与报告
答一位征集抗疫诗的朋友
新型冠状病毒及其流行病学特征认识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区域流行病学调查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原流行病学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