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预检分诊模式探索

2020-08-15 16:10甘文娟韩娅婧周江红
甘肃医药 2020年2期
关键词:流行病学体温门诊

甘文娟 韩娅婧 周江红

甘肃省肿瘤医院,甘肃 兰州73005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是一种急性传染性肺炎,其病原体是一种新型的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2,SARS-CoV-2),其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感染人数多,人群普遍易感,已引起广泛重视[2,3]。门诊作为医院各类患者的就医集中场所,是发现和控制传染病的重要前沿阵地[4],但是普通门诊就医可能增加患者交叉感染的风险,因此实施有效的门诊预检分诊非常必要。门诊预检分诊是患者就医前的重要环节,可以将前来就诊的疑似患者快速筛选,减少COVID-19扩散,提高医务人员工作效率[5],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和早治疗,也是保证医院和患者健康的关键步骤。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20年1月27日至3月26日前往甘肃省肿瘤医院就医的208 865人次进行预检分诊的体温监测初步筛查。

1.2 方法

1.2.1 预检分诊点的设置。我院预检分诊点设立在医院醒目位置,标识清楚,位置独立,通风良好,流程合理,具有消毒隔离条件,实施24小时值班制。预检分诊点配有发热患者单独使用的口罩、体温表及流水洗手设施、手消毒液以及预检分诊患者基本情况登记表。承担预检分诊工作的医务人员按照特殊防护着装,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和医用口罩,每次接触患者后立即进行手清洗和消毒。

1.2.2 严格门急诊和发热门诊管理。严格按照《关于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设置等有关工作要求的紧急通知》要求,对初入本院的所有人员加强管理,院内所有人员佩戴口罩,对全部来院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对体温正常者进入普通门诊,而对体温超过37.3℃的人员详细询问其流行病学史,填写流行病学调查表,调查表主要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如年龄、性别、民族等,其次为就诊信息,主要记录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有无并发症、相关医学检查结果以及就诊、隔离、住院等的情况,进行相关流行病学调查。不断完善门诊区域发热患者隔离处置流程,确保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有效运行。

2 方法

2.1 疫情期间预检分诊的管理措施

2.1.1 预检分诊初筛管理。我院严格落实《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设置预检分诊点,实行预检分诊制度,指派感染相关专业的医护人员承担预检分诊任务。接诊时详细询问就诊患者的流行病学史、有无武汉旅居史等,如体温<37.3℃,安排前往相应的诊室就诊;如体温≥37.3℃,详细询问其流行病学史以及相关信息,填写流行病学调查表,并立即配发医用外科口罩予以防护,由专人指导进行二次复测体温。对无发热症状,但呼吸道等症状明显、罹患传染病可能性大的患者,要进一步追问流行病学史并转移到发热门诊。见图1。

2.1.2 预检分诊发热复检管理。对预检分诊发现的发热患者,将其带至复检室,患者进行第二次水银柱体温监测,对于体温<37.3℃及无临床症状的患者引导至就诊通道通行,而对体温≥37.3℃的患者,做好其到发热门诊的转移,在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的诊疗流程上有效衔接,由专人陪同前往发热门诊,以距离最短,接触人员最少为转移原则。经医生接诊后排除的患者经通道放行,而将仍需拍片的患者引导至发热患者拍片室,拍片结束后将其带至留观室等待抽血和专家会诊,而引导员则在消毒室消毒,脱下防护服,返回工作岗位换新的防护服。见图2。

图1预检分诊初筛工作流程图

图2预检分诊发热复检工作流程图

2.2 预检分诊的效果 截至2020年3月26日24点,我院预检分诊点共对208 865人次进行发热预检分诊,有223人次进行复检,其中20人次转至发热门诊,16人次进入发热患者排查阶段,并对发热患者进行随访跟踪,转送疑似病例1人,排除病例居家观察15人。1月30日至2月4日,预检分诊点发热患者的筛查比例最高,自2月19日开始,预检分诊发热患者的筛查比例不断下降。见图3。

图3发热预检分诊患者的筛查情况

3 讨论

医院的门诊人流量大,容易隐藏感染病例,及时有效地进行门诊预检分诊,对疫情期间,快速筛查疑似病例、保证普通患者的医疗安全以及确保医务人员不受感染并防止院内感染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疫情期间临床工作开展的特殊性,预检分诊门诊和发热门诊管理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注意。

3.1 个人防护及环境管理 首先,承担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工作的医护人员需要执行二级防护标准,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和医用口罩,接触患者后立即使用手消毒剂进行消毒。其次,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需要保持通风,患者使用过的医疗用品需要消毒剂进行彻底消杀,地面、物体表面使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做好消毒记录[6,7]。医疗废物严格按规范处置。

3.2 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参与预检分诊的医护人员应该新老搭配,有经验的医护人员负责把关。同时,由于门诊人流量大,有潜在感染患者,医护人员心理压力大,可能存在恐惧及紧张情绪[8]。应对医护人员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以及心理咨询和辅导。在这一非常时期更应该制定人力管理措施,进行门诊排班的科学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缓解人力资源紧张问题。

3.3 加强预检分诊人员培训 医疗机构根据岗位职责确定针对不同人员的培训内容,培训预检分诊工作人员的疫情防控知识,使其熟练掌握SARS-CoV-2感染的防控方法和技能,完善岗位责任制度,提高工作人员的沟通技巧、操作技术和职业防护意识[9],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和早治疗。

3.4 建立预警机制 医疗机构应当根据SARS-CoV-2的致病特点,结合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和诊疗条件等,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和工作流程,建立预警机制,并将有关预案报同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备案。3.5严格落实院感防控工作 医院感染控制科专家应现场指导消毒隔离工作,医疗机构根据疫情防控形势的发展变化,不仅加强重点人群和重点部门的院感防控工作,还要加强其他部门和普通病区的管理,及时将发热患者与普通患者隔离开来,严格落实“进出检”“限流”等措施,有效预防其他患者和医护人员被感染。3.6加强健康宣传教育 引导患者有序就诊,预检分诊间隙利用多媒体不定时进行就医指南和疫情相关知识的介绍播放[10]。向患者介绍COVID-19的相关知识,指导正确的咳嗽和打喷嚏的注意事项[11]。对发热患者进行个人基本信息的登记,便于及时跟踪随访。

基于以上措施,本院门诊严格执行预检分诊制度,精准排查发热患者,在疫情防控期间无院内感染和医务人员感染发生。不断完善门诊管理和疫情防控策略,打好疫情防控战。

猜你喜欢
流行病学体温门诊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门诊支付之变
昆明市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的调查
新型冠状病毒及其流行病学特征认识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区域流行病学调查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原流行病学调查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