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重庆市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应用效果的实证研究

2020-08-16 13:49杨小均
商情 2020年37期
关键词:建议对策应用

【摘要】本项目以重庆市为例研究了在线开放课程的应用效果。通过实证分析法探讨了重庆市在线开放课程的应用效果,并提出了建议,为重庆市在线开放课程后续的建设与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关键词】在线课程平台;应用;对策;建议

一、研究背景

目前,国内外及市内外的文献对于在线开放课程的实质含义的解释及其发展历程的研究较为充分;同时,研究了各个在线开放课程平台的建设及应用推广情况,以及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受学习者欢迎的原因;部分学者研究了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在建设和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向,另有少数文献对平台应用的评估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并得出部分相关性结论。

但是重庆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在建设中还在诸多问题,比如绝大多数课程建设只注重外表的修饰,不注重教学环节中目标、活动、策略等的全方位设计,导致做出来的在线开放课程缺乏核心思想,不能够有效的为学习者提供实质性的帮助。众多视频的开发没有经过详细的前端分析,也沒有遵循一定的理论基础,仍然是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来打造视频,没有结合现代化信息技术设计开发的原则、要素和特征来构建课程的整体学习体系,课程内容质量不高,缺乏竞争力。课程的作业和评价测验环节也缺乏合理的设计,导致学习者无法真正的体验学习,讨论区的交流反馈也只是形式,缺乏实质意义,评分测试环节过于简单随意等诸多问题。

二、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应用效果实证研究

(一)模型构建与指标选取

本项目针对重庆市在线开放课程平台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在线开放课程结课之后会有一系列的统计数据,平台的教师管理端存储了学生参与课程学习的过程记录,每个课程登录账号(教师、学生)都详细记录了教师和学生上线及离线时间、视频观看记录、视频漏看记录、测试题得分记录、作业提交记录以及讨论区发言及回复记录。通过对在线学习过程记录数据的统计分析,说明学生参与课程学习的状态,也为后期进行应用效果研究提供了数据。

杨凤娟(2017)在其在线开放课程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研究中就指出对于在线开放课程平台的应用效果可以进行量化研究,在指标的建立和选取方面,运用综合法和因子分析法初步确定出“课程设计、教学队伍、教学资源、课程使用、建设环境”等5项一级指标;宋承继(2018)在其高职学生在线开放课程学习效果实证研究中选取了选课人数、考证人数、登陆次数、视频观看时长和讨论区发帖等作为课程学习效果的影响因素,运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在线开放课程应用效果进行研究。

结合重庆市在线开放课程平台的特点和已有研究成果,本课题选取重庆在线开放课程平台中79门在线开放课程的相关数据,从中选用了最有代表性且数据量较全的7个定量研究指标进行研究。

(二)实证分析

将本项目搜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将7个指标带入模型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应用效果进行综合计量,得出影响因子。本次总共选取了79门课程,每门课程7个指标,由于选取指标的特殊性,对于发帖总数、学生发帖总数和学生在线总时长平均值较其他指标较大,标准差也较大;发帖总数是教师发帖数和学生发帖数的总和,对比发现学生发帖数占比较大,符合在线开放课程本身特点;学生总时长和学生发帖总数成正比,也反映了学生发帖数越多,占用时间越长的特性;选课人数每一项都略多于成绩通过人数,反映了选课人数中大部分都通过了考试。

通过计算,最终得到了关于在线开放课程应用效果的7个变量的表达式,从而可以知道各个指标对课程应用效果的影响。从统计中可知,除了教师在线总时长其他指标均与课程应用效果成正比关系;其中学生选课人数、成绩通过人数、发帖总数、学生发帖总数和学生在线总时长对应用效果的影响显著,且均为正向影响,说明选课人数越多、学生发帖数量越多、在线时间越长,课程结课率越高,课程应用效果越好;其次,教师发帖数对应用效果有一定影响,教师在线时长对应用效果是负向影响。所以在开课过程中,增加学生的选课数、学生在线学习时长和发帖数可以增加结课率、增强课程应用效果。

从应用效果综合指标课以看出,平均值与极大极小值之间差距不大,在线开放课程总体应用效果较为平稳,但与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相比,在参与学习活跃度和参与学习人数等指标方面均存在一定差距,面向社会学习者的开放度也不够。要想提高重庆市在线开放课程平台的应用效果,可以从增加学生的选课数、学生在线学习时长和发帖数等方面着手。

三、对重庆市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应用的对策及建议

(一)建立健全在线开放课程学分互认制度,增加受益面

经过研究发现,在线开放课程学习者集中在校学生,大部分属于本校学生,扩大校外学生及社会学习者的数量有助于提高平台应用效果,“数量”大致包括在线开放课程的选修人数、结课人数、教师人数三个方面,无论在校内还是校外,三者在数量上都需要具有一定规模,保持在线开放课程的本来面貌,充分利用其“大规模”的优势,以扩大高等教育领域的受益面。

(二)建立健全教师激励制度,落实责任主体

高校中的每个教师都是教学信息化改革的责任主体,为了达到在线开放课程的应用效果,应加深教师对在线开放课程的了解,提高参与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工作的积极性,使我市的每一门在线开放课程都有问必答,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鼓励学生发问,将学习过程有序推进。从而提升在线开放课程的发帖数、回帖数。

参考文献:

[1]唐瓷.信息化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08.

[2]张红艳,杨丽雪.我国MOOC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J].开放学习研究,2017,22(6):35-42.

[3]倪丽娟,任越.MOOC在我国的建设现状与发展[J].继续教育研究,2015(12):119-120.

基金项目:

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编号2018-GX-389);重庆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编号2017-GX-396);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课题项目(编号CQGJ19B173);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课题(编号1910698);重庆财经职业学院校级教改课题(编号J19002YFB);会计研究服务中心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杨小均(1982-),女,四川射洪人,本科,助教,重庆财经职业学院,研究方向:经济与管理。

猜你喜欢
建议对策应用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三代人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