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的心理辅导实施策略探讨

2020-08-16 13:55罗倩
视界观·上半月 2020年8期
关键词:道德品质心理辅导德育教育

罗倩

摘    要:初中时期正是学生心理叛逆期,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惑。老师是教育的灵魂,特别是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传统的教育中,有的学生比较害怕老师,在课堂上不敢发言,班主任对学生的心理活动也没有了解清楚。所以,班主任还要积极了解学生,鼓励学生和自己交流,倾听学生的心声,让学生们可以毫无顾忌发言,在此基础上展开心理辅导,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

关键词:班主任;德育教育;心理辅导;道德品质

引言:当下社会快速发展,单纯追求学生分数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发展了。随着新课改的提出,学生的综合素养越来越重视。在学生众多素养中,德是最重要的素质。初中学生正是心理成长期,他们的性格比较叛逆,因而培养学生的品格非常重要,关系着他们以后的学习,影响着他们的性格。作为班主任,要重视学生德育教育,给学生及时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解答困惑,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本文主要分析班主任进行心理辅导,提高学生品德修养的策略,希望对初中学生提供几点帮助。

一、目前初中学生心理现状分析

(一)厌学情绪严重

在经过小学学习后,初中学习的难度加大,内容艰涩难懂,同时开设的课程比较多,学生对这样的学习还没做好适应。大部分初中学生面对成绩下滑,心理压力很大,学生出现了各种心理问题。而厌学是目前存在比较多的问题,部分学生面对成绩的下滑,他们每天都接受着心理的考验,当无法解决这种问题时,他们便出现了厌学情绪。初中课程非常多,老师在教育中又以学生的成绩为目标,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为了提高成绩。这些学习差的学生,他们内心焦虑,神经衰弱,在课堂上无法集中注意力。

(二)人际关系紧张

老师是公正的代表,学生心目中的老师是友好公平的,他们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和关爱。但是,因各种原因,老师无法做到顾及所有学生的情绪,或者老师自身的素质不高,面对学生无法给予公正的待遇,当学生成绩退步时,老师没有及时提供帮助,相反对学生进行指责。部分学生得不到老师的关爱,平时性格压抑,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关系紧张。另外,学生渴望受到班级同学的关注,在处理同学问题过程中也会出现各种问题。初中学生面对朋友的疏远,面对家庭的变故,他们无法自己消化,只能埋藏在心中,导致学生出现抑郁、愤怒等情绪,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健康。

(三)自我意识独立

初中学生正是从儿童向青年的转变时期,他们的生理快速发展,思维能力不断完善,逐渐有了辨别能力,自我意识增强。随着学生年龄的长大,视野逐渐扩大,知识储备不断丰富。但是他们的心理却没有跟上生理的发展速度,因而学生的独立意识充满着片面性和极端性。他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娱乐方面,对外界的因素充满着好奇,但是自我控制能力差,性格方面不完善。在交往中缺乏自我认识能力,和老师、家长都有代沟,无法健康成长。

二、初中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进行心理辅导的策略

(一)尊重学生,加强与学生交流

在初中开展心理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帮助学生全面发展,不仅可以调整学生情绪,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帮助他们集中注意力。班主任是开展德育教育的主要组织者,学生和班主任接触的时间也最长,班主任通过合适的方式开展心理教育,可以实现学生的健康发展。班主任要信任学生,充分为学生考虑,尊重学生,把学生看作是自己的朋友。学生时期的自尊心比较强,老师如果没有尊重他们,可能导致其堕落[1]。同时,老师还要加强和学生的交流,多了解学生,倾听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有的学生面对繁重的学业,焦虑特别严重,他们把这种焦虑转移到其他方面;有的学生面对同学的孤立不知所措。老师只有和学生交流,才能发现学生面临的难题,进而采取措施解决。只有尊重学生,才能保护学生的自尊,让学生愿意把内心的想法说出来。

(二)因材施教,正确处理学生情绪

学生正值青春期,他们对自己的外貌、穿着比较关注,渴望人格独立,在意自己在老师和同学心目中的地位。针对这些问题,班主任要因材施教,正确处理学生的情绪,理性面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学生不同,解决问题的行动不同,老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班会;或者针对一些内向的学生,班主任可以把其叫到办公室,单独对其进行引导;或者可以和学生们讨论一些与学生实际贴近的事物,增进和学生之间的感情,让所有学生都能融入到班级中。部分老师在进行心理教育过程中,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面对学生的负面情绪,没有有针对性处理,导致学生对老师的行为比较排斥,学生面对老师的教育,不会服从老师[2]。而老师如果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因材施教,则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加强引导,注重学生自我醒悟

学生犯错误是难免的,如果老师不分青红皂白,对学生进行严厉的批评,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甚至让学生走上极端。教育就是不断感化学生,最终让学生自己醒悟。在传统的心理教育中,班主任经常对学生严厉斥责,学生内心的委屈无法诉说,长期积压在内心深处,容易导致学生走上极端。面对学生种种不理智的行为,班主任要加强自己的素质建设,当学生犯错后先让自己冷静下来,不能愤怒,理性询问原因,并对症下药,帮助学生改正缺点。同时,老师要关爱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这样,学生才能反省自己。老师要让学生认识到,犯错并不可怕,最重要的是要勇敢面对,敢于承担自己的错误,并让学生获得心灵上的安慰[3]。比如,当学生做错事情后,老师要和学生平等交流,在说话语气方面要平缓,用商量的语气和学生交流,而不是高高在上,让学生产生距离感。老师良好的教育方式,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加之老师的引导,学生的心理素质会增强,道德素养也能提升。

三、结束语

综上,班主任在德育教育過程中,要有耐心和爱心,注重自己品德的修养,公平公正对待学生,和学生积极交流,关注学生的内心发展。同时,班主任要结合学生实际,对症下药,正确处理学生的心理问题,推进德育工作开展。

参考文献:

[1]李红英. 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的心理辅导实施策略[J]. 试题与研究, 2019(1).

[2]欧阳丽芳. 中学班主任实施心理健康辅导教育的有效对策[J]. 教育科学(全文版):00276-00276.

[3]麻娟, 敖艳琼, 王洪江,等.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以重庆市涪陵区为例[J]. 知音励志, 2016(19).

猜你喜欢
道德品质心理辅导德育教育
品质培养势在必行
在解决“道德冲突”中升华小学生道德品质
“好奇”的代价
高校辅导员的自我定位及学生管理工作的探讨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心理辅导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当代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辅导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