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管理激发高校管理效能的路径探究

2020-08-16 13:55黄思珏
视界观·上半月 2020年8期
关键词:管理效能高校管理柔性管理

黄思珏

摘    要:柔性作为一种新型管理模式,其重要性日益显现,高校实施柔性管理是教育管理的必然要求。本文介绍高校柔性管理的本质与内涵,分析柔性管理与高校管理效能的关系,阐述柔性管理在激发高校管理效能方面的作用,探究柔性管理激发高校管理效能的路径。本文对柔性管理的研究,对于提高高校管理效率,提升高校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柔性管理;高校管理;管理效能

一、柔性管理与高校管理效能的关系

(一)高校柔性管理的本质与内涵

柔性是一种适应外部变化的能力,能根据外部刺激迅速做出反应并采取相应的措施。管理中的柔性主要从“人性”和“弹性”角度切入,即注重人性之“柔”和适应环境变化之“柔”。分析两者关系,适应环境变化之柔依赖柔性组织,而柔性组织的应变能力又源于柔性人员的灵活和及时处理问题的能力。所以,“人”就处于柔性管理的核心地位。柔性管理基于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研究,采用柔性方式,激发被管理者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精神,在变化中使各种资源取得和谐, 确保系统与动态环境保持交互。柔性管理包含诸多内容,既包含“硬件”之柔性,又包含“软件”之柔,既包含技术、组织结构之柔,又包含人员、文化之柔,柔性管理渗透在各个方面,共同构成系统的整体柔性。

高校柔性管理的本质是激发教职员工的创造精神,创设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高校人才战略,满足社会对于教育多样性的需求。高校柔性管理反映人本思想,人既是管理的主体和客体,又是管理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人文关怀作为高校柔性管理的根本手段,将“制度驱动”变为依靠内心的主动性和内在潜力,自觉行动。文化和谐作为高校柔性管理的理想境界,将人的和谐,学术文化、教学文化的和谐有机统一,以文化和谐推动社会发展进步。

(二)柔性管理与高校管理效能的关系

高校职能的发挥离不开高效的管理工作。在管理工作中,追求效能的不断提高对于所有管理工作都是至关重要的。所谓管理效能,即在实现管理目标过程中能力与管理效率的综合反映。高效能的管理是出于预定的管理目标的实现,以科学的方法,在规定的条件下,充分发挥各因素的积极性,以最小的的消耗,为教育、教学提供充分的物质、精神条件,提高人、财、物的的效益,以完成培养人才的任务。对于各种因素例如财、物、时间、信息的管理最终都是通过人的管理活动实现的,所以“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对于高校管理来说是必然选择。柔性管理充分肯定人的潜力,支持并鼓励人的全方位发展,是科学的管理模式。在高校管理中引入柔性管理,实现以尊重平等、主动创造、文化和谐打造高校品牌优势;以内在驱动性、影响的持久性、激励的有效性优化高校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水平,高质量、高效率完成高校的管理预期与教育目标。

二、 柔性管理在激发高校管理效能方面的作用

(一)柔性管理是凝聚人心最有效的模式,提升高校管理质量。(内在驱动力)

古人云:“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弱能胜强”“柔能胜刚”这些都说明柔性的力量往往是巨大的。柔性管理提倡人性思想,加强情感培育,发扬精神引领作用,引导师生的信仰及思想价值观念,整合、提炼学校核心价值观,为师生成长提供良好平台,是符合现代高等教育的科学管理。

由于高校教职员工的活动具有复杂性,而制度对教职工的约束较模糊,柔性管理的内聚性可以促使教职工在心理层面对管理的认同与接受,这种内化过程所具有的驱动性,可以强化高校教职工归属感与创造力的,产生潜在说服力,加强内在自觉与自我约束。柔性管理对教师产生长久深远的精神鼓舞,成为凝聚人心的内在动力,发挥教职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最大可能的调动教职员工的内在潜力,从而完善内部管理与治理创新,提升高校管理质量。

(二)柔性管理建立有效激励机制,提高高校管理效率

管理中激励的作用远远大于控制的作用,有效的激励促进人潜能的发挥柔,如果没有激励,一个人只能发挥不到20%-30%的能力。柔性管理借助有效激励方法,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激發人的创造精神,进行自我控制、自我管理。通过这种管理模式,教师和学生可以发挥潜能来取得优异的成绩,教师有意识地提高他们的工作水平,高校创建并营造人人充分发挥其才能的机制和环境,为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在高校中应用柔性管理可以充分发挥内部的潜能,完善内部管理和治理创新,保证学校建设的顺利发展,是提高高校管理效率的有效途径。

(三)柔性管理弥补管理制度的不足,实现高校管理创造力与制度管理的统一。

在管理活动中,刚性管理以规章制度推动组织系统有条不紊运行;柔性管理基于对规章制度的认知、理解与内化,达到内在的自我管理与约束,并且提高管理对象的能动性,激发管理对象的潜能。在现代高校管理中,将柔性管理与刚性管理相结合,以刚性管理产生的外在制约和柔性管理产生的思想认同与行为自觉,完善和优化内部管理。刚与柔有机契合,是当代高校管理较为可靠的管理手段,有助于实现更为高效的管控目的。

三、柔性管理激发高校管理效能的路径

(一)倡导人人参与的理念

高校管理中所有教职员工都有参与学校的管理的权利。尊重并听取教职员工的合理意见,建立教师咨询机构,保证在学校管理中教师能充分参与的决策,从制度上充分保证教师对学校管理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从而提高对学校管理决策的承认和接受度,使教师与学校团结一体,有效激发他们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发挥聪明才智。

(二)培养共同价值观,构建和谐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反映着高校的管理理念,一方面具有约束作用,另一方面具有行为引导的作用。优秀的高校文化协调各方面利益,增强教师对高校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持久力,推动学校的发展。

以学校的共同价值目标推动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的形成,是柔性管理的一种优势。校园物质、精神、制度文化建设协调发展,有助于培养共同价值观,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从而激发学校成员的内在动力,发挥育人作用,提升学校管理的高度。

(三)重视人才建设,搭建自主管理平台

现代各高校用人单位对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高要求。因此高校管理层应运用柔性管艺术,重视教职员工培训和教科研水平的提升,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扎实的实践技能和管理知识的柔性技术人才。对于高校人才建设,要改革传统的管理模式,搭建自主管理平台,让教师积极主动地将学校管理的要求与实现自身价值相结合,满足发展需求,最终促进教师自身主动、全面地发展,实现教师自我智慧潜能的最大化,从而实现效率的最大化。

(四)构建适宜的激励系统

柔性管理提倡的是激励重于约束。激励分为外激励,即物质激励和内激励,即精神激励。物质激励方面,在充分尊重员工需求的基础上,基于知识、技能和绩效等方面建立各种形式和多维标的柔性激励办法,从而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竞争机制,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具体措施包括教学技能工资制、调岗、升职加薪、工作环境激励等。高校是培养人才和精神产品生产的场所,在注重外激励的同时,特别要重视内激励,这样才能真正地创造一个长期有效、积极向上工作局面。在精神层面,根据个体的精神需求随着环境变化而变化的状况,发现并激发个人利益的动机,及时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予并以满足,从而实现精神激励的有效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五)完善运作机制,推进组织创新

高校要形成自己的特色与竞争力,就要完善运作机制,只有依靠有效的运作机制才能保证高校不断超越与顽强进取。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实现管理机制民主化做为当前教育体制改革的方向,高校要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时广大教师以制度的形式参与学校管理工作。

推进大学组织创新,是高校实施柔性管理的必要手段。高校利用扁平化组织结构,将组织结构由纵向金字塔形向扁平型过渡,将集权管理为变为分权管理,减少行政管理层级,建立一种紧凑干练的组织结构,加速信息的传递,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横向沟通,并且通过自我调整来适应环境的不同要求,实现组织结构创新,提高管理效能。

参考文献:

[1]张敏,叶和明,张英.高校教师自主管理模式构建探析[J].职业时空,2016,12(06):72-74.

[2]杨丽.高校柔性管理的分析与应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5,36(11):119-121.

[3]王静.高校行政管理工作实施柔性管理的思考[J].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5(02):94-96.

[4]陈海娥.柔性管理在高校行政管理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3(21):9-10.

[5]金峰.基于柔性管理理论的高校管理模式研究[J].文教资料,2010(22):171-173.

[6]肖陽.以人为本:高教管理第一要务[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1):85-88.

[7]侯大铭.浅论柔性管理在现代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高校后勤研究,2004(06):23-24.

[8]蒋蓉华,周永生,唐建民.高校管理制度创新及用人机制初探[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3(01):86-87.

猜你喜欢
管理效能高校管理柔性管理
开展民主管理提升班主任管理效能研究
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高校图书馆的柔性管理及其应用
试论柔性管理在事业单位经济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互联网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管理策略
如何建构高校管理干部队伍素质
区域“星级实验室”专项评估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