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房综合调剂质量监管在减少中药房相关差错及不良事件中的应用

2020-08-16 11:22熊慧
中华养生保健 2020年11期
关键词:中药房

熊慧

摘  要:目的  观察中药房综合调剂质量监管在减少中药房相关差错及不良事件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安全用药保障措施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迪庆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中药房于2019年5月开始实施综合调剂质量监管,随机抽取监管实施前半年内(2018年11月~2019年4月)、后半年内(2019年5月~2019年10月)中药房已调剂处方各6873张分别作对照组、研究组,比较两组相关差错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投诉率。结果  研究组相关差错及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投诉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房综合调剂质量监管可显著减少中药房相关差错及不良事件发生率,保证用药安全性,避免患者投诉。

关键词:中药房;综合调剂质量监管;相关差错及不良事件

中图分类号:R2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0)-11-0038-02

随祖国医学的不断发展,中药已逐渐成为临床治疗的常用方式之一,调剂质量是保证治疗效果及用药安全性的重要环节,既往实践经验表明,中药调剂流程复杂,质量风险相对较高,且控制难度较大,需实施流程控制,加强全流程监管,以降低调剂风险,保证用药安全[1]。本研究随机抽取我院中药房综合调剂质量监管实施前后已调剂处方各6873张进行对比研究,旨在观察中药房综合调剂质量监管在减少中药房相关差错及不良事件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安全用药保障措施制定提供參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迪庆藏族自治州人民医院中药房于2019年5月开始实施综合调剂质量监管,随机抽取监管实施前半年内(2018年11月~2019年4月)、后半年内(2019年5月~2019年10月)中药房已调剂处方各6873张分别作对照组、研究组。研究组处方类型:内服处方5339张,外用处方1534张;处方剂型要求:汤剂4677张,丸剂1308张,其他888张;对照组处方类型:内服处方5347张,外用处方1526张;处方剂型要求:汤剂4665张,丸剂1312张,其他896张;两组处方类型、处方剂型要求等基础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按照审方-调配-核查-包装-发放流程完成日常中药处方调剂工作,并定期进性饮片养护。

研究组采取中药房综合调剂质量监管:①质控小组:由主管副院长担任组长,抽调1名高资质中药师,1名临床医师,3名护理人员,由中药师作为监管主干对既往调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监管流程及制度,对调剂人员定期进行培训及职业道德教育,健全中药房规章制度,明确各岗位工作职责。②处方审查:落实处方审查制度,药师收到处方后进行审核,要求处方书写清晰、完整,处方中应规范书写饮片名称、剂量、脚注、用法、用量、剂数等,禁止出现错别字、药物重开现象,严格审查用药与疾病是否相符,是否存在配伍禁忌,特殊用药需经医生、专用处方管理人员两道签字程序。③饮片质量:重视饮片管理,加强质量把关。按规定调整饮片保存环境,定期晾晒、检查饮片质量,禁止出售劣质、过期饮片。④严格称重:根据药典规定规范调配,严格控制误差值。⑤复核与发放:主管药师做好最后全面复核,并在外包装上备注患者姓名、用药方法、注意事项等,发放药品时核对患者信息,交代患者煎煮方法、服药禁忌等,并对患者问题进行详细解答。⑥强化交流:调剂人员与临床医师在日常工作中多进行沟通交流,相互分享工作经验,探讨总结既往处方差错,共同商定预防策略,实现双方互补。

1.3  观察指标

①相关差错及不良事件发生率。②患者投诉率。

1.4  统计学处理

通过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相关差错及不良事件发生率

研究组相关差错及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25%,低于对照组1.05%(P<0.05)。见表1。

2.2  患者投诉率

研究组6873张处方中,未接到中药房相关投诉,患者投诉率为0.00%(0/6873);对照组6873张处方中,接到中药房相关投诉26起,患者投诉率为0.38%(26/6873);研究组患者投诉率低于对照组(χ2=26.049,P<0.001)。

3  讨论

与西药房相比,中药房调剂工作更具自身特殊性,属于系统性工程,环节较多,且涉及范围广,任何环节出现问题均可对药剂质量造成影响,降低治疗效果及用药安全性,完善中药房管理制度,强化调剂监管工作,提高药房人员调剂质量对临床安全用药具有重要保障意义[2]。

总结既往实际工作经验发现,我院中药房调剂工作存在较多问题,其中主要包括调剂时未能准确区分药名相似药物、未能准确辨认处方字迹、药品称量不准确、未能完全避免配伍禁忌、饮片质量欠佳等。分析原因为:(1)中药近年来发展迅速,但我院尚未健全综合性管理制度,致使调剂人员在日常工作及管理中无章可循,长期粗放式管理使调剂人员工作积极性及自我管理能力下降,未能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标准操作规程执行工作,且专业技术人员相对缺乏,药房人员专业水平差异较大,药品知识普遍缺乏。(2)调剂人员缺乏安全管理意识,未能按照规定摆放药物,未能严格执行温湿度管控、药材质量监控等,调剂药品时疏忽审核,导致药品服务质量低下。鉴于此,我院联合主管副院长、中药师、临床医师、护理人员等共同组建质控小组,对中药房各工作环节实施综合调剂质量监管,结果显示,研究组相关差错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投诉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中药房综合调剂质量监管可显著减少中药房相关差错及不良事件发生率,保证用药安全性,避免患者投诉。质控小组对调剂人员进行知识培训及职业道德教育可使药房人员药品基础水平得以扎实,同时提升其安全服务意识,严格遵循处方审核原则、称重、饮片质量管理制度,使工作质量得到有效强化,减少相关差错及不良事件发生[3-4]。调剂师与临床医师在日常工作中建立良好沟通交流可使双方发现自身工作中的疏忽,从而使工作更具规范性,减少用药差错,提高用药安全性,避免患者投诉[5-6]。

综上可知,中药房综合调剂质量监管效果较好,可显著减少中药房相关差错及不良事件发生率,保证用药安全性,避免患者投诉,对院方综合竞争力的提升及社会公信力的建立均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医疗单位参考应用。

参考文献

[1]朱昌丰,曾枝东.规范化管理在中药房管理改善药品调剂准确率及医患满意度的效果[J].海峡药学,2019,31(5):291-293.

[2]占洁洁,许恩超.强化中药调剂监管在减少中药房相关差错及不良事件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19,32(11):65-66.

[3]冯艳平.从强化中药调剂监管角度探讨其对减少中药房不良事件和相关差错的临床应用价值[J].北方药学,2018,15(07):176-176.

[4]倪伟.中药调剂新模式在中小规模门诊中药房药物调剂工作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21):16-17.

[5]蒋忠海.精细化药房管理模式应用于医院中成药药房管理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17):147-149.

[6]罗丽清,刘厚东.探讨药品合理分类及药品监管制度在我院西药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21):123-125.

猜你喜欢
中药房
中药房运用PDCA循环管理法的效果观察
处方分析在中药房药学服务中的应用
中药房药师如何开展优质中药学服务
医院中药房管理中的规范化管理分析
对中药房的规范化管理的研究
中药房中药质量管理措施及对策研究
中药房中药饮片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
依托信息技术优化中药饮片发药流程
信息化手段对提高中药房工作效率的体会
执业药师在医院中药房管理中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