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用品岂能“挂羊头卖狗肉”?

2020-08-17 06:58河南张淳艺
金秋 2020年7期
关键词:消保用品专用

文/河南·张淳艺

“买用的吧,挑到老人适用的款型太难;买吃的吧,又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老年适用’。”临近新年,北京市民周小姐想为家中老人选购一些新年礼物,可要么选不中、要么不敢选的情况让她很是尴尬。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商品号称为老、适老,实则不然。(12月12日《新华社》)

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一种网红产品“老人鞋”,宣称是专门为老年人脚型设计,穿起来既舒适,又防滑。然而,前不久长三角消保委联盟抽取了80件“老人鞋”样品进行质量检测,结果显示近半数样品连鞋类基本性能通用指标都未达到,普遍存在鞋底太硬、不耐磨、容易开胶等问题。

“老人鞋”只是一个缩影。当前,有不少打着适老、为老、老年专用等旗号的所谓老年食品、用品,都存在欺老、坑老等问题。号称“老人专用”的助听器,戴上去噪音很大。标识“中老年适用”的电子血压测量仪,在相同条件下测量数据却有很大差别……

目前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近2.5亿,对于适老产品的需求巨大。不少企业纷纷瞄准这一市场,不失时机地推出各种老年产品。不过,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却是,老年用品普遍缺乏行业标准,只是企业自说自话。以“老人鞋”为例,长三角消保委联盟在抽检时,就遇到老人鞋没有专门标准的难题,不得不采用了与老年人需求较为接近的《儿童皮鞋》标准。标准缺失给了一些无良企业投机取巧的漏洞,有的只是给普通产品贴上“老年人专用”的标签,价格就随着水涨船高。更有甚者抓住子女关爱老人的消费心理,大肆生产价高质次的不合格产品。

老年用品“挂羊头卖狗肉”,不仅侵害了广大老年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且容易带来安全隐患,危害老人的人身安全。2019年9月,工信部公布的《关于促进老年用品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中提出,到2025年老年用品产业总体规模超过5万亿元。老年用品产业要想健康发展,不能任由行业野蛮生长,必须加以规范监管,推动市场提质扩容。

首先,完善相关标准。老年用品不能只是一个概念,必须针对老年人的特点和需求,明确标准,丰富内涵。目前,长三角消保委联盟正在委托上海市皮革技术协会制定《老人鞋》团体标准,其中就结合老年人的特点,增加了老人鞋不允许有可触及的尖锐面等要求。有关方面应尽快建立老年用品标准体系,规范生产经营,堵塞产品漏洞。

其次,加强行业监管。一些老年食品使用“阴阳标签”,名不副实。如某款“不加蔗糖中老年豆奶粉”产品,营养成分表中赫然出现糖含量。自诩“低盐”适老的一种蛋糕,“钠”含量竟高于国家“低盐”标准4倍。相关部门和消协组织应加大抽检抽查力度,经常性开展老年用品专项检查,公布产品红黑榜,净化市场秩序。

此外,鼓励自主创新。目前全球老年用品有6万多种,而我国仅有2000多种,二者差距主要体现在创新上。在国外,针对老年人因疾病造成的手抖,有厂家专门研制“智能防抖勺”;鉴于老人起身时难以拿起地上的拐杖,有人发明了粘在椅子上的拐杖挂钩。生产老年用品,就必须读懂老年群体的诉求,有针对性地开发研制,消除“想买的买不到,买到的不想要”的供需错位。

猜你喜欢
消保用品专用
强化金融消保工作 提升客户服务品质
沁人心脾的“香”
Task 2 本刊试题研究中心
浦发银行昆明分行召开2021年度消费者权益保护与服务管理专题工作会议
德里女性专用车厢受青睐
葡萄籽在日化用品中的应用
科技护航 为爱而来——记第96届中国劳动保护用品交易会
消保结合,“软硬”兼备,关键时刻尽显神威
——国际化大型社区徐汇苑防火消火应急响应特辑
数学达人专用时钟
社区物业“消保结合”,恪尽职守保卫社区——国际化大型社区徐汇苑员工优秀事迹(保安特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