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效果探究

2020-08-17 07:11卢远英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12期
关键词:列汀西格磷酸

王 晓,卢远英

(1.黔西南州天地药业贸易有限公司,贵州 黔西南 562400;2. 贞丰县人民医院药剂科,贵州 黔西南 562400)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相关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的数量已接近2 亿。此病可分为1 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T1DM)和2 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M)。T2DM 患者占糖尿病患者总数的90% 以上[1-2]。临床研究表明,初次发病的T2DM 患者虽然其体内胰岛β 细胞的功能已明显受损,但其胰岛β 细胞的功能并未完全丧失,故可以通过让其服用某些口服类降糖药(如二甲双胍、磷酸西格列汀、瑞格列奈等)来促进其体内胰岛素的分泌,进而改善其血糖的水平[3-4]。本文主要是研究用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初发的T2DM 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将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4 例初发的T2DM 患者纳入本研究。其病情均符合T2DM 的诊断标准,且其均为初次发病。其中,排除对磷酸西格列汀或二甲双胍过敏、既往使用过口服类降糖药或胰岛素进行治疗、存在免疫系统缺陷、不愿参与本研究、不能坚持用药或在本研究期间自行服用其他药物的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这些患者分为试验组(n=52)与对照组(n=52)。试验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7.86±2.15)岁,其平均的体质指数为(23.04±1.62),入院时其糖化血红蛋白的平均水平为(7.64±1.34)%;其中,女性患者有18 例,男性患者有34 例。对照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8.34±2.40)岁,其平均的体质指数为(23.11±1.75),入院时其糖化血红蛋白的平均水平为(7.78±1.42)%;其中,女性患者有20 例,男性患者有32 例。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相比,P >0.05。

1.2 方法

用二甲双胍(生产企业: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23370;规格:0.5 g/ 片)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其用法是:口服,0.5 g/ 次,2 次/d,随餐服用。若患者存在轻度的肾功能不全,可将二甲双胍的用量降至0.5 g/次,1 次/d。在用药期间对患者进行血糖监测,并根据监测的结果合理为其调整二甲双胍的用量。用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其用法同上)对试验组患者进行治疗。磷酸西格列汀(生产企业: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90834;规格:100 mg/ 片)的用法是:口服,100 mg/ 次,1 次/d,于早餐前服用。在用药期间对患者进行血糖监测,并根据监测的结果合理为其调整磷酸西格列汀的用量。磷酸西格列汀的最大用量不可超过2.5 g/d。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3 个月。嘱两组患者在用药期间合理控制饮食,并进行适当的锻炼。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h 血糖的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后其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根据治疗后患者空腹血糖的改善情况将其疗效分为无效(治疗后其空腹血糖的水平下降<10%)、有效(治疗后其空腹血糖的水平下降10% ~30%)和显效(治疗后其空腹血糖的水平下降>30%)。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9.0 软件处理本研究中的数据,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 检验,P <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h 血糖的水平

治疗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h 血糖的水平相比,P >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h 血糖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详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h 血糖的水平(mmol/L,±s)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h 血糖的水平(mmol/L,±s)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空腹血糖 餐后2h 血糖 空腹血糖 餐后2h 血糖对照组(n=52) 8.36±1.67 13.30±2.88 6.67±1.33 9.38±2.18试验组(n=52) 8.39±1.56 13.29±2.91 5.21±0.54 8.02±1.01 t 值 0.095 0.018 7.334 4.082 P 值 >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后其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

试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用药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P >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后其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T2DM的发病率逐年升高[5]。袁玉兰等[6]研究发现,胰岛β 细胞的功能下降及胰岛素的分泌量相对不足是T2DM 的主要发病机制。目前,临床上常使用胰岛素或口服类降糖药对T2DM 患者进行治疗。对初次发病的T2DM 患者来说,其体内胰岛β 细胞的功能并未完全丧失,故可通过让其服用某些口服类降糖药来促进其体内胰岛素的分泌。二甲双胍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双胍类降糖药,此药可提高肌肉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肌肉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率,抑制肝糖原的异生,减少肝糖原的输出,阻断胆固醇的合成,抑制肠壁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进而可降低血糖[7]。磷酸西格列汀是一种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此药可促进活性肠促胰岛激素(如胰高糖素样多肽-1、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分泌多肽)的生成,抑制DPP-4 的活性,促使胰岛β 细胞对葡萄糖产生反应,促进胰岛素的合成与释放。另外,此药还可抑制胰岛α 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维持胰高血糖素与胰岛素的平衡,进而可稳定血糖的水平。用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初发的T2DM 患者进行治疗能在短时间内改善其胰岛β 细胞的功能,降低其血糖的水平。

由本研究的结果可知,用磷酸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初发的T2DM 患者进行治疗能显著改善其血糖的水平,缓解其病情,且用药的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列汀西格磷酸
西格列汀对应用大剂量胰岛素效果欠佳的2型糖尿病的疗效分析
木质纤维素生物质磷酸活化过程的TG-FTIR研究
不同纤维对磷酸镁水泥砂浆早期性能的影响研究
DPP-4抑制剂通过Nrf2/HO-1/P21信号通路抑制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研究
退役磷酸铁锂材料资源化循环利用研究进展
磷酸氯喹
命悬一线
2014西格—绍尔公司新品赏析
DPP-4抑制剂单药治疗和联合治疗方案及疗效分析
达格列汀在被美国拒绝申请后获欧盟批准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