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面神经炎的效果观察

2020-08-17 07:11石刚种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12期
关键词:神经炎针灸疗法面神经

石刚种

(钦州市中医医院,广西 钦州 535099)

面神经炎是一种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疾病。该病可在任意季节、任何年龄段的人群中发生,且在男性和女性中的发病率相近。该病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口眼歪斜、鼻唇沟消失等。目前,临床上尚未明确该病具体的发病原因。研究表明,绝大多数的面神经炎患者在接受科学的治疗后其病情可痊愈,但部分患者可出现一些后遗症。有研究人员发现,用针灸疗法治疗面神经炎可取得显著的疗效[1]。本文以2014 年5 月至2019 年5 月期间钦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5 例面神经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用针灸疗法对该病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 年5 月至2019 年5 月期间钦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5 例面神经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为[2]:1)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2)其病情经临床检查被确诊为面神经炎。其排除标准为:1)存在沟通障碍。2)合并有心、肝、肾等重要器官的功能障碍。3)合并有因患中耳炎、颅内肿瘤所导致的面瘫。采用随机抽签法将这65 例患者分为参照组(32 例)和试验组(33 例)。参照组患者中有男18 例、女14 例;其年龄为13 ~66 岁,平均年龄(42.12±10.35)岁;其中,有16例神经炎分布在左侧面部的患者,有16 例神经炎分布在右侧面部的患者;有17 例发生轻度面神经损伤(即患者患侧及健侧面神经传导速度的波幅比<30%)的患者,有15 例发生重度面神经损伤(即患者患侧及健侧面神经传导速度的波幅比≥30%)的患者。试验组患者中有男17 例、女16 例;其年龄为14 ~67 岁,平均年龄(40.98±10.28)岁;其中,有18 例神经炎分布在左侧面部的患者,有15 例神经炎分布在右侧面部的患者;有17 例发生轻度面神经损伤的患者,有16 例发生重度面神经损伤的患者。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两组患者入院后,采用激素类药物醋酸泼尼松龙片(规格:5 mg/ 片,生产企业: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1020771)对其进行治疗。该药的用法为:口服,15 ~40 mg/d,每日最大的服用剂量为60 mg,或按照0.5 ~1 mg·kg-1·d-1的剂量服用。采用阿昔洛韦分散片(规格:0.1 g/ 片,生产企业:湖北四环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10024)对两组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该药的用法为:口服,0.2 g/ 次,3 次/d。可依据患者的病情调整其用药量。采用甲钴胺片〔规格:0.5 mg/ 片,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43107)〕对两组患者进行营养神经的治疗。该药的用法为:口服,5 mg/ 次,3 次/d。在此基础上,对试验组患者进行针灸治疗。治疗的方法是:在患者病情的急性期,选择颊车穴、攒竹穴、迎香穴、下关穴、太阳穴、翳风穴等穴位进针。采用捻转提插的手法行针(以患者能耐受为宜),得气后留针20 min,然后取出毫针。在患者的恢复期,选择三阴交穴、足三里穴、合谷穴进针,得气后将艾绒裹在针柄上点燃,2 壮/ 次。选择无风的地方进行艾灸治疗,注意不要烫伤患者。两组患者均以治疗6 d 为1 个疗程,共治疗4 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治疗结束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将其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三个等级[3]。显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其面部肌肉活动自如,其面部功能恢复正常。有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减轻,但其仍存在面部肌肉麻木或痉挛的现象。无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未改善。在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采用生活质量调查表对其生活质量进行评估[4]。该调查表共包括一般健康状况和精力两个部分,每个部分的分值均为0 ~100 分。患者的评分越高,表示其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 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对比

试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3.75%)高于参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78.79%),P <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对比

2.2 接受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一般健康状况及精力评分的对比

接受治疗前,两组患者一般健康状况及精力的评分相比,P >0.05。接受治疗后,参照组患者一般健康状况的评分为(62.85±8.66)分、精力的评分为(49.67±8.23)分,试验组患者一般健康状况的评分为(71.21±9.15)分、精力的评分为(55.62±9.26)分,二者相比,P <0.05。详见表2。

表2 接受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一般健康状况及精力评分的对比(分,±s)

表2 接受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一般健康状况及精力评分的对比(分,±s)

组别 例数 一般健康状况评分 精力评分接受治疗前 接受治疗后 接受治疗前 接受治疗后参照组 32 37.52±8.25 62.85±8.66 41.71±8.16 49.67±8.23试验组 33 38.15±9.63 71.21±9.15 41.28±9.42 55.62±9.26 t 值 0.283 3.781 0.196 2.735 P 值 0.778 0.000 0.845 0.008

3 讨论

面神经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有报道显示,该病的发生可能与病毒侵袭患者的神经、其营养血管发生痉挛及其机体发生应激反应等因素有关。该病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面部表情肌群发生运动功能障碍。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药物疗法对该病患者进行治疗。不过,治疗后,仅有65% 至75% 的患者可完全康复,约有18% 的患者可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5]。

针灸疗法是我国传统医学中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肖斌锋[6]的研究表明,依据面神经炎患者病情所处的阶段选择不同的穴位对其进行针灸治疗可显著缓解其患处神经受压迫的症状,促进其患处神经及肌力的恢复。具体而言,在患者病情的急性期对其进行针灸治疗的原则主要为驱邪,治疗方案为舒筋活络、活血化瘀。在患者的恢复期对其进行针灸治疗的原则主要为扶正,治疗方案为益气补血、活血通络。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用针灸疗法对面神经炎患者进行治疗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改善其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神经炎针灸疗法面神经
视神经炎的悖论
电针、穴位注射为主的综合疗法介入面神经炎急性期的临床疗效观察
术中面神经肌电监测对腮腺切除术后面神经麻痹发生率的影响Meta分析
精细化护理在急性视神经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中医针灸疗法治疗脊髓损伤后膀胱功能障碍优势探
温针灸疗法结合康复运动对肩周炎患者疼痛程度的控制作用研究
蜂蜇医治面神经麻痹
大型前庭神经鞘瘤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听神经瘤术后面神经功能损伤危险因素分析
针灸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