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对接受放疗的鼻咽癌患者放射性龋齿发病率的影响

2020-08-17 07:11黄素平贾丽华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12期
关键词:牙冠磨牙龋齿

黄素平,贾丽华

(中山市人民医院口腔分院,广东 中山 528400)

近年来,放疗技术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鼻咽癌患者在进行放疗后其生存率可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其唾液易受放疗的影响而出现变质及减少,进而可导致其放射性龋齿的发病率升高。相关的调查研究显示,对接受放疗的鼻咽癌患者进行积极的护理干预,可有效地降低其放射性龋齿的发病率[1]。本次研究主要是探讨对接受放疗的鼻咽癌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4 年2 月至2017 年2 月期间在中山市人民医院接受放疗的62 例鼻咽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是: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了参与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书。将这62 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有31 例患者。在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4 例,女性患者7 例;其平均年龄为(43.9±4)岁。在试验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3 例,女性患者8 例;其平均年龄为(44.8±3.3)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方法

在两组患者进行放疗前,对其牙齿进行治疗。治疗的内容包括:1)对其中3 例患者进行龈下刮治术,对其他患者进行龈上洁治术。2)为其中13 例患者(占21%)进行拔牙,拔牙的总颗数为45 颗。其中有2 例患者因肿瘤恶性程度较高及年龄较大等原因放弃拔牙,仅进行姑息治疗。3)为对照组患者中因发生龋齿或牙楔状缺损的8 例患者(占25.8%)进行牙体填充。为试验组患者中因发生龋齿或牙楔状缺损的9 例患者(占29%)进行牙体填充。在此基础上,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方法是:1)护理人员仅告知患者进行口腔清洁的方法,但不监督其是否认真完成口腔清洁。告知患者早、中、晚饭后按照标准的刷牙方法进行牙齿清洁,每次刷牙的时间不少于3 min。患者每次刷牙后,需使用漱口水进行漱口,并使用牙线对牙齿邻面进行清洁。2)建议患者每半年进行一次口腔复查(复查内容包括检测患者的唾液流率、口腔清洁和干燥的情况、是否患有口干燥症、是否发生放射性龋齿等),但不督促和强制其完成复查[2]。3)护理人员记录每年新发放射性龋齿患者、新发DMFS 患者及定期进行复查患者的例数。对试验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方法是:1)在患者接受放疗前的治牙期间,护理人员积极主动地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目前其口腔的情况、对其牙齿进行治疗的具体过程、复诊时间及治牙后的护理内容等。2)在患者进行放疗期间,遵医嘱向其讲解放疗后可能出现的口腔并发症。定期组织患者及其家属参加口腔保健知识讲座,告知患者进行口腔保护和清洁的正确方法。患者若发生口腔炎,需告知其多喝水并保持口腔清洁,多进食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少进食温度过热或过硬的食物。患者若发生口腔干燥综合征,需告知其多注意口腔卫生,每次进餐后要及时刷牙,尽量少进食甜食及易上火的食物,戒烟戒酒。患者若出现放射性龋齿,可告知其在每次进餐后立即刷牙,并用漱口水漱口,以防止龋齿部位存留食物残渣。遵医嘱为患者进行预防性局部用氟治疗,并嘱咐其家属每日监督其完成口腔清洁[3]。3)护理人员为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计划。告知患者家属为患者准备富含维生素及多种微量元素的食物,督促其每日多饮水,有规律的进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叮嘱患者家属监督患者少进食有刺激性的食物,戒除烟酒。4)鼻咽癌多发生于中年男性人群中[4]。鼻咽癌的治疗时间较长,大部分患者会出现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针对此情况,护理人员需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耐心倾听其心理诉求,对其提出的疑问进行详细的解答。同时为其讲解以往治护成功的病例,以缓解其不良情绪,帮助其树立起治愈疾病的信心。5)患者出院后,护理人员每隔半年以电话通知的方式督促其及时回院进行复查,并对其每次复查的结果进行详细记录。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放射性龋齿的总发病率、平均每年磨牙区牙冠的DMFS、其中每年磨牙区牙冠新发龋失补牙的患者占比及定期对磨牙区牙冠进行复查的患者占比。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次研究的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 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接受治护后第3 年两组患者放射性龋齿的总发病率及平均每年磨牙区牙冠的DMFS

接受治护后第3 年,对照组患者放射性龋齿的总发病率为61.29%(19/31),其平均每年磨牙区牙冠的DMFS为(6.3±1.04)面;试验组患者放射性龋齿的总发病率为29.03%(9/31),其平均每年磨牙区牙冠的DMFS 为(3±0.93)面。接受治护后第3 年,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试验组患者放射性龋齿的总发病率更低,其平均每年磨牙区牙冠的DMFS 更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放射性龋齿的发病率及每年磨牙区牙冠的DMFS(±s)

表1 两组患者放射性龋齿的发病率及每年磨牙区牙冠的DMFS(±s)

试验组(n=31)对照组(n=31) χ²值 P 值总发病率[%(n)] 29.03(9/31) 61.29(19/31) 6.513 0.021平均每年磨牙区牙冠的DMFS(面) 3±0.93 6.3±1.04 1.046 0.015

2.2 接受治护后两组患者中每年磨牙区牙冠新发龋失补牙患者及复查情况的对比

接受治护后的6 个月、第1 年及第2 年,两组患者中每年磨牙区牙冠新发DMFS 的患者占比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接受治护后第3 年,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试验组患者中磨牙区牙冠新发DMFS 的患者占比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接受治护后的第1 年及第2 年,两组患者中定期对磨牙区牙冠进行复查的患者占比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接受治护后第3 年,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试验组患者中定期对磨牙区牙冠进行复查的患者占比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2。

表2 接受治护后两组患者中每年磨牙区牙冠新发龋失补牙患者及复查情况的对比[n(%)]

3 讨论

临床上常对鼻咽癌患者进行放疗[5]。放射性龋齿是鼻咽癌患者进行放疗后的常见并发症。目前,临床上常使用过渡性修复法和永久性填充法对出现放射性龋齿患者的牙齿进行治疗。放射性龋齿具有治疗过程复杂、治疗时间较长及治疗费用较高等特点。为此,临床上应对放射性龋齿的方案以积极预防为主。相关的调查研究显示,导致患者发生放射性龋齿的原因主要包括患者进行放疗时间的长短、放射线对牙齿的直接破坏、口腔致龋菌的增加及唾液分泌量的减少等[6]。患者罹患放射性龋齿后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出现牙体牙髓炎等并发症,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近年来,临床上为预防放射性龋齿制定了相应的干预措施,包括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放疗后口腔清洁的方法、含氟药物、护牙素和抗菌素的合理使用及定期督促患者回医院进行复查等[7]。有学者认为,对发生放射性龋齿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及口腔宣教,可提高其遵医嘱进行口腔清洁的依从度及复查率[8-9]。在本次研究中,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试验组患者放射性龋齿的总发病率更低,其平均每年磨牙区牙冠的DMFS 更少,其磨牙区牙冠新发龋失补牙的患者占比更低,其定期对磨牙区牙冠进行复查的患者占比更高。其原因可能是试验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后,其对口腔清洁的依从度及对磨牙区牙冠进行复查的重视度提高有关。综上所述,对接受放疗的鼻咽癌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可有效地降低其放射性龋齿的发病率,并能促使其定期对磨牙区牙冠进行复查。

猜你喜欢
牙冠磨牙龋齿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推磨牙向远中的研究进展
磨牙
预防龋齿
磨牙就是肚子里有蛔虫吗?
预防龋齿
预防龋齿
43个萌出前牙冠内吸收发病情况调查及对策
预防儿童龋齿要尽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