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对其动静脉内瘘失败发生率的影响

2020-08-17 07:11刘玉妍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12期
关键词:内瘘动静脉自体

刘玉妍

(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安徽 合肥 230011)

血液透析是治疗重症肾病效果较好的一种肾脏替代疗法。为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建立血管通路是保证血液透析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目前,自体动静脉内瘘是长期进行血液透析的首选血管通路[1]。临床上常对长期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进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为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需进行多次穿刺,可导致其出现局部损伤和反复发作的透析性低血压,进而可导致其发生血栓、感染和皮下血肿等并发症。个性化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该护理模式强调“以人为本”,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为其制定全方位的护理方案。采用此护理模式可有效地提升护理的效果。本次研究主要是探讨对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对其动静脉内瘘失败发生率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8 年6 月至2019 年10 月期间在某医院接受血液透析的9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是:患者每周进行2 ~3 次血液透析,每次进行血液透析的时间为4 ~5 h。将这90 例患者分为Routine 组(n=45)和Individualization 组(n=45)。 在Individualization 组 患者中,有男性27 例,女性18 例;其年龄为24 ~72 岁,平均年龄为(52.1±3.13)岁;其中高血压肾病患者有17 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有12 例,肾性贫血患者有5 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有9 例,痛风患者有2 例。在Routine 组患者中,有男性25 例,女性20 例;其年龄为22 ~70 岁,平均年龄为(52.6±2.34)岁;其中高血压肾病患者有18 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有11 例,肾性贫血患者有3 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有10 例,痛风患者有3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和常规护理。对其进行常规护理的方法是:1)叮嘱患者保证优质蛋白的摄入量,控制食盐的摄入量。2)遵医嘱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心理疏导及用药指导。在此基础上,对Individualization 组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方法是:1)为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健康档案的内容包括患者的病情、饮食、用药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当患者的实际情况发生变动时,需及时记录和调整其健康档案[2]。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宣教。详细向患者讲解进行血液透析的过程、方法及疗效,使其掌握所患疾病的基本知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2)护理人员需及时关注患者的情绪,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向产生畏惧和恐怖心理的患者介绍血液透析室的环境、医务人员的信息,以消除其对医院的陌生感,提高其对治护的依从度。护理人员需与患者家属进行积极的沟通,指导其帮助患者克服不良的情绪,增加其面对恐惧的勇气[3]。3)对患者进行动静脉内瘘的护理。术前,向患者介绍进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提高其对手术的依从度。术中,观察患者血管转弯处和褶皱处是否发生血液逆流,穿刺点需间隔1 cm 左右,以利于其皮肤的愈合。在动静脉内瘘穿刺失败后,需及时按压针眼,以免患者的局部皮肤发生肿胀和疼痛。按压针眼时需要注意力度,压力太大易导致患者发生血流阻断,压力太小易导致其发生局部出血。穿刺结束后需用压迫止血法对患者的穿刺部位进行止血,压迫的时间需持续约5 min。若患者的凝血功能较差,可延长压迫的时间,当其血管震颤出血后可停止压迫。让患者保持术侧肢体干燥并协助其抬高术侧肢体。4)对患者进行环境护理。保持血液透析室的干净整洁,定期为血液透析室通风和换气,以免其发生院内交叉感染。对患者进行穿刺时,需避开其皮肤的破损处,降低感染的发生率。

1.3 观察指标

接受治护后,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动静脉内瘘失败的发生率及其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本研究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患者的评分≥90)、一般满意(患者的评分为70 ~89)及不满意(患者的评分<70)三个等级。总满意率=(非常满意例数+一般满意例数)/ 总例数×100%。两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包括动静脉内瘘感染、出血及闭塞。

1.4 统计学方法

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 检验。以P <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接受治护后两组患者动静脉内瘘失败发生率的比较

接受治护后,Routine 组患者中发生动静脉内瘘失败的患者有8 例(占17.78%);Individualization 组患者中发生动静脉内瘘失败的患者有1 例(占2.22%)。接受治护后,与Routine 组患者相比,Individualization 组患者动静脉内瘘失败的发生率更低,χ²=4.44,P=0.035。详见表1。

表1 接受治护后两组患者动静脉内瘘失败发生率的比较

2.2 接受治护后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

接受治护后,与Routine 组患者相比,Individualization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P=0.024。详见表2。

2.3 接受治护后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比较

接受治护后,与Routine 组患者相比,Individualization 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更高,χ²=28.54,P=0。详见表3。

表2 接受治护后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n(%)]

3 讨论

动静脉内瘘是一种具有安全、方便、快捷等多种优势的永久性血管通路。导致接受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动静脉内瘘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患者在接受血液透析时超滤过多,导致其发生低血压,进而导致其形成血栓。2)患者发生局部感染,导致其发生血管腔狭窄。3)患者过早的使用内瘘,护理人员对动静脉内瘘的护理不当,导致其发生动静脉内瘘失败[4]。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对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可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动静脉内瘘失败的发生率,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猜你喜欢
内瘘动静脉自体
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物理评估与实施建议
中药泡手结合按摩用于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后护理中的效果与并发症分析
X美术馆春季双展:特睿·阿布德拉:要上天了&自体触击
远红外线治疗仪联合预见性护理对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动静脉内瘘感染原因及护理干预
动静脉联合溶栓及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嘻哈中的真自体
脂肪推土机 Bulldozer “自体脂肪填充”大揭秘!
自体富血小板凝胶在糖尿病足中的作用机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