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和革命的交响曲

2020-08-17 07:24廖泽禛
时代人物 2020年6期
关键词:红日枣园延安

廖泽禛

1970年,文化大革命的中期。

此时的人们已经渐渐从癫狂、激动地情绪中逐渐冷静下来,从政府到群众无形中已经或多或少开始总结、反思文化大革命中存在的一些教训和问题,并怀念党中央在延安的十三年。当时在省上宣传部和文化厅的号召下,要求各单位成立“美术创作组”来反映这一主题。基于当时的社会情况和政治诉求,表现延安的情景自然成了画家们的首选。

在“美术创作组”成立之前,先由各单位组织体验生活。胡明在西安美术学院的组织下来到了延安,在此期间他身体力行,走遍延安,最后认为表现枣园更能体现出革命的精神,便住在了棗园附近的农民家中。

据胡明回忆,最初是打算采用人物画来表现,因为当时延安枣园的园长杨成福(杨成福原为党中央在延安时期枣园乡乡长)给他讲了两个故事:一个是毛主席指导小八路嫁接果树,另一个是毛主席干部群众修筑幸福渠。然而当胡明写生时,西北大学学生步行拉练来到枣园,并请来了劳模杨步浩讲述毛主席故事,这一幕瞬间改变了胡明看法——改变单一采用人物,改为风景人物相结合可以更好的烘托出气氛,而且效果更为突出。

很快,这幅定名为《根深叶茂》的国画新作发表在了《陕西日报》上,这幅作品郁郁葱葱,人物形象生动,构思独特,同时也被选中要求“再加工”后送去北京参加展览,而且这幅作品后来也和石鲁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根深叶茂》

在重新加工的过程中,石鲁作为艺术顾问,看到了这幅作品,对其大加赞赏,认为构思、立意非常好,表现了整个枣园,更重要的是反映了学生拉练这一带有革命色彩的活动。但同时也毫不客气指出了这幅作品在表现手法上存在的问题:如果是表现华清池或者楼观台这样的历史遗迹,那画的郁郁葱葱就很好。但表现革命圣地枣园就应该表现出“五光十色、灿烂辉煌”。胡明听后恍然大悟,钦佩地说:石鲁同志,我非常认同您的看法,您确实是一位老革命、老同志,对延安有不同于常人的体会,我的确感到革命圣地确实与一般地区大不相同,尤其是情感方面,那能否请您来示范一下如何表现?

当时的石鲁身陷囹圄,一直备受冲击,并被污指为“现行反革命”、“反动学术权威”,险些被枪毙。然而此时站在画前石鲁并没有显现出遭受不公待遇后的“窘态”,反而让人感觉到他仍是一位美协主席、是一位从延安走来的艺术家。石鲁用胡明收藏的上好原色硃磦,采用没骨画法,用长锋羊毫画出这面红旗,紧接着采用长安画派特有的表现手法:先着色,再落墨的画法表现出苍劲挺拔的树干,使整个树干呈现出墨破色,浓破淡,墨色交融的独特效果,紧接着又示范了树叶、树荫、柳树、人群……经过石鲁的示范与调整,整幅作品呈现出强烈的对比与和谐的统一,处处洋溢着革命浪漫主义的情调,五光十色、灿烂辉煌的感觉立刻呈现在画面上,令当时在场围观的画家们无不为石鲁精湛高超的画艺和独特的构思而深深地叹服!由于石鲁当时的健康状况,再定了整体基调并做了局部示范后就去休息,胡明便按照石鲁所定的方向继续进行创作,从1971年的新年画到1972年“五一”,在历时两个多月后终于完成了这幅构思独特、充满革命浪漫主义作品。

当时石鲁和胡明准备在审查通过后,再绘制一幅六尺整幅的。但是,这幅画以后的遭遇和坎坷的命运是让石鲁和胡明始料未及的。

《枣园红日》

《枣园红日》

在这幅作品完成后要进行预展,然而由“四人帮”派来审查的人在看了这幅作品后当即指出这幅作品存在严重政治问题,并指责胡明作为美术学院青年教师迷信“反动学术权威”石鲁,将革命圣地枣园画的“乱七八糟”,画成“印象派”等等。胡明据理力争:石鲁是省上请来的艺术顾问,他有权力来指导我作画,我也虚心接受,有什么政治问题?然而审查者却仅仅回答一句“你不懂”。最后要审查者在登上返回北京的附件及前再一次点名要求胡明将这幅作品连同发表的《根深叶茂》并且再绘制一幅一起送去北京进行批判。

为了保护石鲁,也为了保护这幅作品,在军代表前来取画时胡明称将画烧了,并告知军代表“一切政治问题我负责,该杀该剐我一人承担,与石鲁毫无关系”,实则将作品秘藏起来直到“文革”结束,胡明去探望病中石鲁时,石鲁告诉了胡明这幅作品的政治问题:画中有周总理、刘少奇居住窑洞,刘少奇已经被定为“工贼”、“叛徒”,而周总理也成了“四人帮”批判的对象,只是迫于种种原因在当时不敢公开,用石鲁的话说“这些是他们说不出口的”,因此那位军代表也只好用“你不懂”来进行掩盖,同时石鲁也为作品被毁而感到叹息。虽然当时的社会状况已然趋于正常,但此时胡明依然不敢告诉石鲁这幅画的下落,担心会惹出麻烦,仍保守这个秘密。

《根深叶茂》

直到胡明在报纸上看到了石鲁为陕南赈灾义卖绘制《荷花图》的消息后,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便和老伴前去告诉石鲁那副作品的下落,当石鲁得知作品依然在胡明手中完好无损时,简直是欣喜若狂,叮嘱胡明下次一定要带上作品。不久之后,胡明带着画来到医院,石鲁此时已经病重,但再次看到作品时依然难捺不住内心的喜悦,激动地在画上题上了《枣园红日》随即落款“胡明”。胡明连忙说:“石鲁同志,您怎么写我的名字?”石鲁笑着答道:“这是你的作品,我只是一个‘参谋”。胡明马上说:“石鲁同志,这不止是您给我出点子,您还在上面动笔了,您应该留个纪念,写上名字”。这样石鲁才在写下来名字,紧接着画了一方印章,并告诉胡明回去把你的印章也盖上。当胡明准备离开时,石鲁突然叫住了胡明:不行,我那方印章是画的,我也给你画一方印。当画完这方印,这张表现革命圣地、延安精神,凝结了两位艺术家心血并历经磨难的作品,终于圆满完成了。

2018年作者与胡明

《延河》杂志曾经冒险将这幅作品发表在封面。到了1988年,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国高等美术学院中国画集——西安美术学院分卷》时,领导点名要将《枣园红日》收入其中,此时,《枣园红日》算是彻底“平反”了。

2018年作者与胡明

如今,当我们重读这幅作品,不由得会感叹两位艺术家高超精湛的绘画表现技法与独特艺术理解力。这两位融入了红色基因的老一辈艺术家在传统与现代中相互调和,用他们的画笔描绘着时代风貌,展现延安精神,在美术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作为青年一代的我们,在继承老一辈艺术家的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更是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对于文艺创作的重要论述,争取创作出更多符合时代发展、彰显时代精神、符合人民需求的艺术作品,为我们的民族描绘出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猜你喜欢
红日枣园延安
延安的故事
辽西半干旱地区枣园与特异蔬菜天鹰椒间作套作栽培关键技术
辽西低产枣园增产技术
浅谈凌源市牛营子镇西大川村枣园日常管理技术措施
红日
Body languages in English teaching
枣园绿盲蝽越冬卵的分布及粘虫板对其秋季成虫落卵量的影响
早春
那抹红
《延安文学》2017年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