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无休止地施压,尖子生一步步走向厌学的深渊

2020-08-17 01:27锦屏
现代家长 2020年7期
关键词:小凡小智尖子生

锦屏

小智是我儿子小凡的发小。他俩从幼儿园开始就是同学,初中虽然不同班,但因为两家住在同一个小区,小智经常来我家玩,所以我对小智的情况很了解。

小智上小学时是尖子生,小凡有难题不会做经常打电话请教小智。可是谁也没想到,这样一个尖子生,家长眼中的“别人家的孩子”,高一没上完就因成绩迅速下滑而休学。这样的反转剧情颇值得家长深思。

小学六年,他是风光无限的尖子生

在我们小区,经常在一起聊天的家长一致认为,小智是他那拨孩子当中智商最高的。小智是被姥姥带大的,一天幼儿园都没有上过,也没有上过兴趣班和学前班,但是上小学后智力发展突飞猛进,学习成绩很快在班里拔尖儿。上三年级和四年级时,小智在全市统考中两次进入全市前10名。

小智成了小区里的名人,家长们都夸小智的姥姥会教育孩子。老人家的脸上有些许的得意,但更多的是迷惑,口头禅是:“他爹妈都不咋管孩子。”孩子不咋管都这么优秀,让我们这些天天围着孩子转的家长情何以堪?或许,天才就是这样任性吧。家长们望着自家成绩平平的孩子,多少有些自卑。

小凡告诉我,小智是班里的语文和数学课代表,考试总是第一个交卷,每个学期都被评为“三好学生”。老师们都说小智将来肯定能考上清华大学。

有一天,小智来我家找小凡玩,我跟他聊了几句。我得知,他的爸妈经营着一家装饰公司,每天早出晚归,根本没时间管他,更别说辅导他学习了。他的姥姥患有风湿性关节炎,不能经常带他出门玩,于是他就一个人在家里玩。闲来无聊,他就翻爸爸的书架,找带插图的武侠小说看,不认识的字就问姥姥,渐渐认了不少字。几年下来,阅读帮他打发了不少时间,他经常幻想自己是小说里的人物,智勇双全,快意恩仇。小学二年级开始写作文,他一点都不怯,依葫芦画瓢地虚构几段情节,就能让语文老师啧啧赞叹。

我问小智是否喜欢上学。他眼里闪着热情的光,使劲点头,说喜欢和同学一起玩。我又问他:“上课有没有听不懂的地方?作业有没有碰到过解不开的难题?考试时紧张不紧张?”小智不住地摇头,说姥姥没能力辅导他,遇到难题他自己想想就能解决。

听了小智的讲述,我大受启发,果断停了小凡的两个补习班,着力培养他的自学能力。当他碰到难题找我帮忙,我也不再大包大揽,而是鼓励他独立思考。

初中三年,他像笼子里的动物

小凡上小学六年级时,我认识了小智的妈妈冯女士。她说她已经把公司交给丈夫打理,她要回归家庭,做陪读妈妈。“事业再重要,都不如孩子成才重要!”她说。

小区的家长们都说,有了妈妈的陪伴,小智一定会如虎添翼,顺风顺水地考上重点中学、重点大学,出国深造……谁也没有想到,剧情就是从那时开始反转的。

小升初,小智和小凡考入同一所重点中学,分在一个班。小凡告诉我,刚开学,小有名气的小智就被老师任命为班长,但是第二天小智就辞职了,因为小智的妈妈说当班长会耽误学习。

出入小区时,我碰到过几次冯女士和小智,他们正准备去上补习班。我很惊讶,这么优秀的孩子也需要上补习班吗?更让我错愕的是,妈妈替孩子背书包,一边迈着碎步往前走,一边数落孩子,孩子则一脸冷漠,对妈妈的拉扯能躲就躲……这场景在街头太常见,但怎么会发生在小智家呢?

有一天晚上我失眠了,12点左右在小区里散步,居然碰到小智。小智一个人坐在路边,脸埋在双膝间。我问他怎么不回家睡觉,他说想一个人静静。我问他是不是跟爸妈闹别扭了,他咬着嘴唇看看我,没有回答,算是默认了。架不住我追问,小智说妈妈每天都逼他学习,给他买来好多练习册,让他在家庭作业之外,数学、语文、英语每天做一套试卷。

“我都快疯了!”小智带着哭腔抱怨,“我不想听她的,她就天天唠叨我。她让我一心学习,不许我看课外书,不许我玩手机。我感觉自己就像笼子里的动物!我现在每次月考都能进年级前10名,用得着那么紧张吗?她不就是想拿我的好成绩去跟人显摆吗?”

第二天我碰到冯女士,委婉地劝她不要给小智施加太大压力,毕竟他已经很优秀了。

“不敢啊!”冯女士大惊道,“小智是我们全家族的‘重点保护动物,要是他成绩下滑了,我肯定要落埋怨。”

她举了好多例子,证明自己是称职的全职妈妈:不让小智做任何家务,包括不洗自己的内裤和袜子;监督小智学习,不让他接触电脑游戏,使用手机只限于学习;科学饮食,每周一三五吃海产品,海参、鲍鱼、龙虾轮番上阵,二四六吃滋补品,炖排骨、炖乌鸡、炖猪脑依次登场。

她说:“为了小智的学习成绩能更上一层楼,我高价给他请家教,语文、数学、英语、物理一科不落。如果他成绩不好,对得起谁?”

我提醒她注意小智的心理状态,应该适当给他减压。冯女士不以为然,而且用怀疑的目光审视我,意思好像是说:你家小凡的成绩明显不如小智,有什么资格在我面前指手画脚?

我知趣地不再说什么。

通过小凡,我一直关注着小智。小凡说,小智的學习成绩一如既往地拔尖儿,但不再像以前那样开心,有时候会在班里莫名其妙地发脾气。因为他是学霸,老师和同学都让他三分。

有一天,小凡神秘兮兮地告诉我,小智借了他十元钱去网吧上网,还嘱咐我千万不能告诉小智的家长。

我问小凡:“小智去网吧做什么?查资料还是玩游戏?”

“当然是玩游戏!谁会去网吧查资料?”小凡用奇怪的眼神瞥了我一眼,“小智是学霸不假,但他不是神,而是有血有肉的人!”

我特别想让冯女士听到小凡的这句评价,但我知道她听不进去,因为她已经入魔了。

高中只上了一年,他就退学了

小智和小凡一起参加中考。就像小升初那样,他俩双双被本市排名第一的中学录取,不同的是,这次小凡的成绩较好,小智的成绩刚刚超过录取分数线1分,算是有惊无险。

菜场碰到冯女士,我刚想上前表示祝贺,马上闭了嘴,因为我看到了一张怒气冲冲的脸。

“丢死人了丢死人了!小智这孩子太让我失望了!”冯女士像是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垃圾桶,迫不及待地向我倾倒负面情绪,“数学的最后两道大题,总共35分啊,小智竟然不会做,这不正常啊!小凡都能做出来吧?难道是小智的智商下降了?我已经预约好了,下周带他去医院测智商,不如您带小凡一起去测测,也算给小智一个参照!”

我当即拒绝了她的邀请:“不过是一场考试,何必计较,再说孩子不是考上了吗?皆大欢喜嘛!高中继续努力,前途光明!”

冯女士像看怪物一样看着我:“您的心可真大!那句名言怎么说来着?哦对,‘父母决定了孩子的格局。如果父母有‘及格就行的观念,那孩子怎么能有勇攀高峰的决心和毅力?”

我很想给她解释“格局”的意思,然后再帮她分析小智成绩下降的心理原因,继而制订对策,但我打消了念头,因为她的眼神中没有信任,只有焦虑和固执。

高一第一次月考,小智的总成绩第一次没有进入班级前10名。几天后的中秋节晚上,冯女士打来电话,问小智是否在我家。我说没有。她马上在电话里大哭起来,说小智离家出走了。

我带着小凡去小智常去的几家网吧寻找,一无所获。我让小凡给班里的同学打电话,打听小智的下落。

小凡说:“没用的,小智不会与同学联系。”

我不解:“为什么?”

小凡苦笑:“他这次没考好,成绩下滑得很厉害,在学校里见了我都躲着走,可能是感觉没面子吧。唉,当优秀成了习惯,哪还能适应不优秀。听说,他竞选三门课的课代表,都落选了。之所以离家出走,可能是经受不住这个打击吧。”

一周后,小智回家了。他面容消瘦,衣服肮脏,一言不发。没人知道他这一周去了哪里,也不知道他遭遇了什么。

小凡说,经过这次离家出走,小智变化很大,好像下定了什么决心似的,整天拼命学习,不与人说话,也不参加学校的集体活动。可是接下来的月考和期中考试,小智的成绩越来越差,已经下滑到班里的平均线以下。

在家闲聊时,我问小凡:“小智以前那么优秀,现在怎么成了这样子?”

小凡说:“高中可跟小学、初中不一样,光靠死记硬背取得不了好成绩。小智只知道苦读,课本以外的知识面太窄,音乐、体育方面也没有什么特长,在学校与同学交流有障碍。”

我说:“你跟小智是那么好的朋友,能帮就帮帮他吧。”

小凡为难地摊摊手:“周末我约他来咱家一起做作业,他拒绝了,说不想被人看不起。我奇怪,谁看不起他了?后来同学们相约一起去河边打雪仗,我叫他一起去,他犹犹豫豫的,这时电话里传来他妈妈不高兴的声音,说‘这样的成绩还有脸玩之类的话,紧接着小智就挂断了电话。”

我判断,此时的小智已经出现了人际关系障碍,情况不容乐观,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帮助,恐怕会产生厌学心理。

在高一寒假前的家长会上,我见到了冯女士。闲聊时我将自己的担忧和盘托出,希望她重视小智的心理状况。

“他可能已经厌学了。”冯女士叹息,“他说同学看不起他,老师想劝他退学。我调查过,全是他瞎编的,他就是不想上学!他要求出国读书,不然就退学去打工。我不答应,他就发脾气,家里的电视和空调都被他砸坏了。您说,这可怎么办啊?现在全家族的人都说我毁掉了一个天才,您说我冤不冤?!”

我劝道:“小智的基础知识掌握得很好,迎头赶上来得及。不如给他营造轻松的气氛,适当减减压。如果他一个人在家学习太枯燥,可以来我家,让他和小凡相互陪伴。如果您同意,我可以免费给他做心理辅导。”

馮女士点头答应,但再无下文。

寒假后开学,小凡告诉我一个冰冷的消息:小智办理了休学手续!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见过小智和冯女士。听说,他们搬家去了上海。

小区的家长们聊天时经常聊到小智,感慨一个尖子生的沦落。大家一致认为,小智厌学,冯女士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当初不那么执着地逼小智学习,至少让小智在紧张的学习中有喘息的机会,如果能根据小智的习惯特点确定适合的学习方法,如果能允许小智课余时间与同龄人交往,缓解学习压力……

世界上没有如果,成长不可能重来。希望小智的故事给家长们敲响警钟。

【编辑:陈彤】

猜你喜欢
小凡小智尖子生
去春游
小智变形记(7)
小智变形记(2)
照片
制服一个哈欠
谈谈如何培养初中英语尖子生
浅谈对尖子生培养的几点认识
15 Ways to Improve Your Day
篇篇浓情说小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