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新课程之“魂”融合的实践探究

2020-08-19 06:43冯华维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87期
关键词:素养信息技术能力

冯华维

2020年初,爆发了新冠疫情,全国各地的学校积极采用远程教学模式,通过网络对孩子们进行教学。基于因特网,可以让师生、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交流变得更为便捷。现如今,我们正式跨入信息时代,这就迫切要求我们的中小学生在学好语数英、物理化、政史地各科的同时,必须掌握好信息技术这门现代学科的知识和操作技能,而当前教学革新困难之处体现在学校空间与孩子们的实际生活空间还是有着一定的距离,这样在前者空间中,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就有着一定的困难度。这意味着,在教学模式上出现了巨大的转变,从原先的教学为先,训练为后,转换成训练在先,教学在后。这种先后次序的转变,将会对教学产牛巨大的影响,这能极大的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若是对网络数字资源、工具进行科学运用,就能更好的运用信息技术辅佐学生朝更高水平的方向上发展。

我从事信息技术教学已经多年,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提高信息技术的辅助能力。

一、刨造良好的信息素养环境

计算机是对信息进行处理的关键且基础性的工具,同时也是开展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条件。想要增强孩子们对此学科的兴趣,就需要为孩子提供相应的基础资源与硬件设施,并结合具体的课时要求,一方面进行知识的传授,另一方面让学生利用计算机进行实操,唯有如此才能使得孩子们更好的掌握相关技术,提升学习效率。如何创作良好的信息环境素养?第一,积极引导孩子们正确获取信息的能力,使之访问具有健康属性的资源。第二,训练孩子们的基本功,将打字、小游戏作为切入点,开发具有一定精美性的卡片等,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引导。若是有条件,还能引领孩了们到信息技术类展会进行参观,让他们了解当前的前沿技术,由此激发他们产生相应的学习热情。

二、正确把握技术、教材与学生发展的关系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对知识进行传授,学生被动进行聆听。在此过程中,教师的权威性得到极大的突出,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附属品,这容易使得教师片面的将知识采用灌输的方式交给学生,而忽视了学生的具体需求和对新知识的接受水平。

如今信息增长水平巨大,孩子们获取知识的路径也日益多样,教师与书本显然不再是他们了解知识的唯一路径。作为该学科教师,就不能拘泥于现有的课本,在具体教学之时,要从发展角度来培养学生。由于信息技术升级速度很快,所以在教学时需要紧密结合前沿技术,并积极促使孩子们对这些先进的技术产生兴趣,这样就能激发他们将这些技术能够进行应用,这电有助于增强他们的现代意识,具体可以采用下面几种方式来开展:

(一)让学生在玩中学。上课不能片面的让学生背诵书本知识,实际上可以将小游戏等作为切入点,激发孩子们进行主动思考,这可以很好的激发孩子们对该学科产生偏爱之情。

(二)教师要创造性地教,不能局限于教材中的内容,而是要对相关素材、案例进行积累,使得课堂教学更具有趣味性,并让孩子们更加快乐的学习。

三、注重自主实践,品尝学习的乐趣

实践操作是巩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探究式学习效果尤为突出。为此,在新课程理念之下,教學信息技术不能片面的灌输相关知识,而是要让孩子们主动开展探究学习,并在此过程中逐步找到合适自己的学习之法,从而向更加深入的知识领域进行学习。

在具体教学之时,教师为学生提供掌握探究主动权的机会,争取获得更多展现机会,让他们通过收获成功的喜悦来塑造自信心。譬如在开展《绘制多边形》教学过程中,教师无需直接讲授相应的绘制方法,首先让孩子们知晓什么样的是“五边形”,让孩子们进行观察,并引导他们进行主动学,并与小组成员共同合作绘制。这样就能使得孩子们通过自学,更加深入的掌握具体的工具使用之法,他们不仅因此收获成功的快乐,同时还能提升他们的自信心。

四、多元评价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

信息技术课所需要学习的知识点主要涉及到计算机、网络、常用应用工具等。对孩子们学习情况进行的评价,其相关体系主要是突出孩子们的知识掌握程度,以及他们的具体实操技能,这些都会对孩子们的创新力与精神带来负面作用。譬如在具体教学环节,部分孩子们虽然对课本知识不能很快接受,但是他们却有着较强的迁移能力,可以借助于所选知识对具体问题进行解决,同时还能设计出极具创意的成果。这样的学生不可谓不优秀,为此,对孩子们进行评价,应引入多元评价的方式,不仅要突出相关知识的掌握,同时还需要具有较强的应用和创新能力。要给他们提供相应的空间,使之进行更好的创新。当前,信息技术教学需要将学生作为核心主体,同时还将实践操作视作核心,在教学结构设计方面使之具有创造性,进而对学生兴趣进行培养,使得学生的内在潜力达到充分挖掘,并让孩子们能够自主学习。

五、提升教师信息技术素养是关键

新课改明确提出,要将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同时在教学上对发展、基础、普及等属性给予高度重视,同时还突出对孩子们的一般能力、价值观、情感等进行培养。借助于信息技术知识的传授,可以让孩子们具备基本的信息素养,以及相关的基本技能,进而为孩子们的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我认为教师需要做到下面几点:

(一)对新课程标准进行认真掌握,对其相关理念与标准要求进行深入理解,在具体教学之时,需要对每位孩子进行关注,使之可以在信息技术课中掌握必须的基本技能与知识,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支持。

(二)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知识会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更新和进步。所以,教师需要积极学习创新的技能与知识,不断增强自身的信息技术能力,并对该技术发展方向进行掌握,这样才能让孩子们所学的东西不致落后于社会和时代。

(三)教师的学生观需要具有正确性,同时还需要构建合理的评价机制,对学生进行精准评价,帮助他们持续发展,唯有如此,才能更好满足新课改要求。

当然,在开展新课程教学过程中,反思是增强教师综合素养、提升专业能力的重要路径。为此教师需要培养反思习惯,强化理论学习,对自身的工作进行及时反思,由此来对自身进行持续的改善。另外,还需要对自身的教学过程进行反复思考,主动与其他老师进行互动,对自己的不足进行精准认知,进而增强自身的专业能力,为后续的教学水平提升提供重要的基础与参考。

结语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要始终践行信息素质教育思想,不能片面的突出相关软件系统的操作教学,以及完成的相关任务,同时还需要对学生的持续发展能力进行重点培养,使得广大学生在此学习环境,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能积极主动的分析、处理与运用相关的信息,进而实现自我的超越与发展。

猜你喜欢
素养信息技术能力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