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

2020-08-19 06:43赖应平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87期
关键词:教材内容道德与法治法治

赖应平

《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对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其概念性比较强,如果一味地按教材知识点进行讲解,会激发学生的叛逆心理,对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可能会出现,不能掌握知识内容的情况,影响整体学习效果,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内容进行教学,可以极大优化如今的教学效果。

1将教学内容生活化

在对小学生进行道德与法制教育,教师可以依据教材内容将生活中发生的一些案例巧妙引用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消化,也更容易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因多种客观因素的影响比较注重学生的试卷分数,所以往往忽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生活化教学可以从很大程度上改善这一现状。

1.1教学内容生活化案例分析

在老师为小学生们讲解五年级教材内容,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的时候,先为同学们讲解本篇课文的大致内容,和作者想要表达出的基本情感,本篇课文作者想要表达的主要是对祖父的浓浓的思念之情,在课上进行课文内容讲解的同时,老师应该有目的的,将课文内容与同学们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并提出一些问题来引导同学们进行联想,生活化的教学模式不应该由教师单方面灌输,而是应该通过引导,让同学们自己将生活与课文相结合,激发他们的独立思考,生活中的言行是否正确,是不是有不合时宜的行为出现,通过这篇课文,可以在尊敬长辈等道德方面对同学们有一个有效的教育。

1.2教学内容生活化的重要意义

将学校传授给学生的知识,逐渐进行生活化处理,是生活化模式的主要工作内容,因为在小学阶段,学生的主要知识来源,除了学校里教师传授的之外,基本来自于生活中父母的教导,会说来自于他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通过生活化处理,是他们比较容易的接受,这是内容,把冷冰冰课本上的知识转移到实际生活中来,可以极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学习热情,培养他们接受知识的能力,是目前阶段的重要工作,在小学阶段,将教学内容生活化是十分简单易行的,因为小学阶段的教学内容,大多数是起到的是启蒙作用,而家庭生活正是学生启蒙的重要地点,不管是科学启蒙还是文化启蒙,将教学内容生活化都可以完美地达到启蒙这一教学目的,同时教导小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这本来就是对教学成果的一大考验,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将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也能够时时刻刻生活化的教学效果进行考验。

1.3教学内容生活化对培养学生法制与道德观念的作用

对于还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道德观念还没有被养成,对法治理念还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所以在低年级就对其进行正确的教育,能够帮助他们塑造正确合理的法治观念和道德素质,现阶段他们的接受能力强,学习能力快,但是如果找不到好的教学方法对其进行教育,往往会出现教学失败的案例,对培养他们的道德与法治观念十分不利,将学校的教学内容逐渐变得生活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对学生尤其是对刚进入学校的学生来说他们过于依赖家庭,学校的规则与限制会让他们变得十分叛逆,在此基础上,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可以逐渐安抚其叛逆的心理。将知识分解开来,融入到日常生活之中,可以加强小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尤其是在对其进行道德与法治方面的教学任务之中,将相关知识融合到小学生的实际生活中,能够保证他们更高效的接受知识内容。

2指导学生观察生活

道德与法制教学和实际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教师应加强引导,培养学生从各个角度观察生活中的实际案例。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往往忽视这门学科学习的实用性,也会让学生认为教材知识和实际生活是有很大距离,所以教师应该更加深入分析和研究教材内容,增强学生对道德与法制知识的理解,同时从生活化角度引导学生加强理解,道德与法治观念等方面,知识内容的教学,在日常生活中有着极大的应用,就有很强的实践能力,只要运用良好的课程教学模式,就能够达到教学前预定的目的。

3运用生活化的方式实施教学评价

对小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观念等方面知识的教学,主旨是为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打下基础。教师也要对学生的学习状态给予正确客观的评价,评价的标准应该根据学生的日常言行和学习程度践行,这样可以在学生出现错误的时候及时予以正确的引导,并加以改正。正确的评价体系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信心,充分发挥自己的个人优势,从生活化角度运用不同的方式评价学生,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和言行意义,实现教学的真正含义,这也是生活化教学真正值得推广的价值所在。以部编版小学的三年级教材内容“我学习,我快乐”为例,这篇文章的教学内容就是让学生以乐在其中的方式进行学习,丰富自己的头脑,在日常学习之中,教室应该尽量避免课上的气氛变得死气沉沉,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带动课堂气氛,然后切入主题:学习的重要性,即学习是一项可以提升文化修养和人文素养的必备技能,还能更好地陶冶学生的情操,学习是一项终身受用的技能。

4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

兴趣可以激发处取学生们的求知欲,以部编版小学二年级教材内容“我说一张纸”为例,本篇文章的主旨是让学生了解纸张的来源和用处,教師可以先让学生谈谈自己都见过哪些种类的纸,还以让学生自主搜集一些关于节约用纸的小方法,让学生思考节约用纸的方法,这样不仅能活跃气氛,还能将学生的兴趣充分的激发出来,加强学生和教师的沟通和交流。

5结束语

立足生活化角度进行教学,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关注,并灵活运用在教学活动中,将生活和实际教学内容相结合,可以让学生有能力掌握知识,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猜你喜欢
教材内容道德与法治法治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及启示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运用创新理念整合与运用历史教材
学案教学的几种有效方法
西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内容向教学内容转换探析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