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现状分析

2020-08-20 03:43王乐乐河南轻工职业学院
营销界 2020年12期
关键词:薪资用人单位市场营销

王乐乐(河南轻工职业学院)

毕业生在面临学业结束和同窗已经获得良好就业机会时,他们受到的压力最为直接,而且目前单独关注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研究也非常少,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市场营销专业的特殊群体毕业生这一研究视角,以河南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为研究对象,从就业现状、就业特征、就业环境及就业中存在问题等多种方面对河南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现状展开了抽样问卷调查。

■ 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毕业就业的现状

(一)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

以河南省为例,从2008年到2013年普通高校毕业生数量由32.5万人增至2013年51.4万人,增长率高到49.2%,原因在于主要国家开始实行大规模扩招,大学入学率提高进而实现了毕业生数量的高速增长。2013年以后尽管适龄生源在减少但河南高校普通毕业生数量从2014至2017仍在增加,年增长率达到5.94%,毕业生人数的快速增加,意味着河南省人力市场竞争激烈程度的加剧[1]。

2019年4月30日,经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2019年高职院校实施扩招,扩招人数为100万人,2020、2021两年高职扩招200万,扩招数量进一步使高职院校毕业人数增加。

(二)结构性失业与选择性失业并存

尽管河南省人民政府及各相关职能部门每年为了降低高职院校毕业生未就业率制定了一系列措施与政策缓解毕业生就业的压力,如河南省政府推出的《十三五”促进就业规划实施方案》,但现实却是河南省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就业市场上“招人难”与“就业难”两难并存的现象仍然日益突出[2]。据本次《河南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问卷调查》对市场营销专业应届毕业生进行未毕业的原因调查可以看出,有13.2%的人确实是“暂不想就业”。但又有74.2%的人是曾经具有面试机会,但通过面试以后因为自身的原因主动放弃了就业机会[3]。

(三)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创业积极性与意愿性较低

根据近几年就业报告和本次调查显示如表1、表2,表1显示,中国2015、2016、2017届大学生自主创业比率仅有3%,大学生自主创业意愿较低原因在于筹集资金困难、缺乏企业实践经验、市场拓展与推广困难等。同样河南省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自主创业积极性与全国大学生基本持平,以表2为例,在调查的人中仅有7.5%的人会自主创业。这说明对于一个毕业生来说,自主创业对创业者的资本投入、信息、社会资源、技术和经验要求比较高,尽管国家、政府大力提倡,并提供很多优惠,但也必定是一个十分艰难的过程[4]。

表1 中国2015、2016、2017届大学生自主创业比率调查

(四)高职院校学生专升本数量递增

随着大学生数量越多,高职学历已经无法满足一些用人单位岗位需求,如有一部分企业已经将学历提升至“研究生及以上”,因此为了提高就业竞争力,很多高职毕业生将专升本考试作为重要途径,纷纷加入了升本大军。从数据可以看出:河南省专升本考试报名人数在不断增加,从2012年的4.47万人上升到2019年的12.75万人,增长率将近185%,尤其是近3年来,河南专升本报名数量呈现猛增趋势,原因在于除了招录人数的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省考人数的增长,还有应届毕业生的留存和就业形势的严峻无疑是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一)毕业生数量增加与相应岗位需求不足形成的矛盾

目前由于高校扩招和教育产业化政策推行,高职学生增幅数量远远高于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因此在这样形式下高职毕业生就业形势还是比较严峻[5]。此外我国面临着经济放缓、就业人数逐年增加和结构性矛盾难以解决三大压力,基于以上因素对高职毕业生需求比2010年初期下降较多。2017年2月份对河南省近500家用人单位展开了调查发现,这些单位2016年计划招聘岗位比2015年比平均下降15%。从整体行业情况进行分析,除了第三产业电子商务、旅游、文化体育等行业用人单位略有增加,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如机械、能源、建筑、农业等行业都有不同幅度下降。同时,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由于前期已经大量招人造成人员饱和现象导致招聘数量大幅度下降,这些现象无不在说明目前就业环境是处于供过于求的大环境。

(二)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需求之间的差距形成的矛盾

随着高校毕业生知识与技能水平的降低,用人单位对于应聘者的技能要求却不断提高,原因不仅在于人力市场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同时也是从企业长期利益和发展考虑,能够选择理论素质和实践能力较高的毕业生节约企业培训成本,缩短适应岗位实践时间,使企业工作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6]。现实生活中,有很多高职院校并没有设置合理培养目标,没有以学生就业为导向,要么为了减少行政机构和教师工作量维持原有的学科专业培养目标,要么只是一味的注重招生更多学生,实现利润最大化,忽视了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对学科结构变化的需求。此外在专业建设和课程设计上缺乏实际特色与内涵,在人才培养方案上,只是一味模仿其他高校运行情况,不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削弱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这样的教学方式必然会致使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数量的增加。

(三)创业热情高涨与创业政策帮扶不足之间的矛盾

高职大学生在校期间,理论课时较少,学业压力小进而可支配时间增多。有些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兼职或者是创业。近些年国家对大学生创业问题重视度有所提高,以河南省为例各高职院校不仅制定了专门的创业计划,同时也为一些有创业意愿的学生准备了创业基地、资金资助和举行职业技能大赛等,让学生了解创业相关知识。尽管目前有些推动创业的政策已经实施,但效果并不理想,归其原因有(1)缺少创业型培养模式;(2)创业扶持政策未作用于离校未就业毕业生;(3)缺乏对离校未就业进行信息跟踪;(4)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创业服务设施不完善。

(四)毕业生较高期望值与就业现实之间的矛盾

此次调查中将企业提供薪资与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期望薪资进行对比发现,企业愿意提供的月薪在2000-2500元的占比51.75%,3500-5000元薪资的企业占比39.8%,仅有4.9%的企业愿意拿出5000元以上薪资购买劳动力。但通过对比发现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学生期望的薪资与企业愿意提供薪资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如只有21.64%的毕业生能够接受薪资在2000-3500元之间,而有25.72%毕业生期望自己工资能够处于5000元以上。

差距来源主要由于毕业生就业观念不同。毕业生在就业选择过程中就业岗位选择、就业期望值与对就业竞争环境等方面态度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受就业者的就业观念影响。

■ 结论与建议

基于以上调查结果,要解决高职市场营销毕业未就业问题可以从以下方面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1)丰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形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凡是市场营销专业相近课程尽可能涉及到,从而打破相近专业屏障,提高学生在相近专业的可选择性,增加就业率;(2)增加市场营销专业教师理论与实践培训力度,提高教师就业指导效果。通过教师培训,增加教师与用人单位沟通,了解市场需求,精准指导学生;(3)实现数字化创业精准帮扶工作。从大学生入校时,建立学生各方面数据库,如兴趣、考研意向、就业方向等结合用人单位需求信息,向用人单位重点推荐毕业生,实现精准就业指导。(4)树立毕业生正确就业意识。在校期间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群、微博官微、QQ群、QQ墙等多媒体有针对性进行就业价值观引导话题讨论和文章,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价值观。离校未就业毕业生顺利就业,需要政府、高校、职能部门和社会共同配合完成,需要一个过程,需要建立长效的工作机制,深化服务内涵,扎实做好服务工作,才能切实帮助这些毕业生,让他们顺利就业。

猜你喜欢
薪资用人单位市场营销
不简单以“住房薪资”引才——遵循“一步一重天”的人才发展规律
技工学校市场营销学科探究
性骚扰的用人单位法律责任研究
餐厅经营模式多样 事先分清用人单位
项目管理在市场营销实践中的应用分析
农药市场营销技巧
集体合同纠纷,用人单位“三不能”
成人院校市场营销教学改革的思考
签订了三方协议,不等于与用人单位建立了劳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