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其实很nice

2020-08-20 07:48李雯
商情 2020年36期
关键词:心理问题大学生

【摘要】随着社会的逐步发展,当代青少年步入社会的时间其实是越来越早的,青少年群体,尤其是大学生需要面对的人际交往情况通常来说会比较复杂。无论是在校期间或者是求职期间,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会促使部分心里脆弱的大学生不停地身处迷茫的境地,而如何脱离这种困境是我们要面临的课题。

【关键词】心理问题  大学生  自我定位

引言:通常在研究心理问题时,会把青少年群体乃至大学生群体单独作为考虑和研究对象。因为其所处的环境通常具有特殊性和代表性。比如面对突然的角色转换能不能顺利适应,新的学习任务能不能快速接受,恋爱问题怎么处理,理想和现实的冲突怎么平衡,人际关系怎么处理,未来的职业如何规划等等。怎样使学生群体避免或消除因为上述种种心理压力而造成的心理上的各种复杂的问题,保证身心处在健康的状态下,积极地面对新生活,预防精神疾患和心身疾病的发生,加强对大学生心理状况的关注,成为我们今天的重要任务。

其实青少年群体(大学生群体)作为国家的关键力量,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仅仅和他们自身相关,更加与国家未来的发展和民族的发展息息相关。曾有关于当代人主要素质的调查表明,当代人的素质不能适应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要,最欠缺的是心理素质。具体表现为意志力薄弱,抗挫折能力差、适应力和自理能力差,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缺乏,难以树立自信心,依赖性强等。近几年来,青少年(大学生)轻生的例子屡见不鲜,有的人因为社交时遇到挫折而产生自我否定的心理,自信心全部丧失;有的人因为考试一时失利接受不了现状而丧失对未来的期待;也有的人因为经受不住身边的诱惑整日痴迷虚拟世界,几乎与现实世界零交流……大量的调查都表明,目前我国大学生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心理障碍,精神疾病已成为大学生的主要疾病。具体表现有很多,例如:恐怖、焦虑、强迫、抑郁和情感危机、神经衰弱等。

其所面对的一个最直接的问题,就是如何定规划,定未来(此中并不是讲确定未来,而是作出大致的方向),通俗来讲,就是想好接下来自己如何适应学校,如何保持自己的正确轨迹。但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存在着诸多困惑。

(1)所处大学学习环境与高中及以往学校环境不同造成的心理落差。以上会产生这样的疑惑:为什么大学这么松,高中被上课、刷题充满的那种紧张感荡然无存,感觉到时间会这么快的流逝,但自己确确实实没有完成关于学习的任何事情,一种紧张与一种消闲互相抵触。就以上困惑,既出于对大学生活的理解不够深入,也出于对“充实”定义的混淆。

(2)对未来的过度担忧。看到别的同学与自己不同—衣食上的好坏差异,交流时的灵活程度,为人处事时的态度等等。有差异必然就有比较,正是看待差异的态度,造成同学们的过度担忧。他这么(努力,刻苦,有钱,帅,能言善道),都还在不断前进,那我未来怎么能超越他或者说比得过他呢?于此,便产生了心理忧虑。这正是由于同学们没有理性看待生活差异,没有理性地分析自己的能力,未来可期,切不可把期望变成失望。

(3)生活环境(日常作息,同学面貌,宿舍环境、氛围等)突变的暂时困惑。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理想的大学生活,有的人来自封闭式高中,有的人来自公立学校;有的人对待大学的期望很高,而有的人对此无所要求;有的人从小未离家,有的人从小独立上学;有的人偏内向,而却处在活泼的宿舍氛围中。

种种的情况,使得同学们从一个自己已经适应的舒适圈儿,跳到另一个陌生圈儿,这就导致同学们应激性反应,表现出烦躁,忧郁。

大学生心理特点是多种多样的,正处于一个心理转变的时期,从稚嫩到成熟,这中间,难免会有一些人变得脆弱,变得易感,人生的岔路都会走,但有一点毋庸置疑,那在于引导。

就我所见到的,以及感受到的,大学入学时,很多人都无法及时调整状态,同时,有一部分人出现了安逸、虚度的苗头。这种现象必须扼杀在摇篮里,早期的观念如果就是这样子的话,会给我们未来带来许多麻烦,到时候即使想努力,也心有力而力不足。同时,我也发现了以后可能会存在的问题,要点如下:

(1)学习时间分配不均匀,放松力度不会把控。大学的自主性与自律性给予了学生诸多便捷,但也给自律性差的同学埋下了隐患。大一每天最多8个小时的课,所以就会有一大部分自主时间给予同学,很多人不知道方向是什么,将这段时间用来上网,消闲,游玩,无形之中,将知识淡忘许多。

(2)情感把控不得当。有听过家长的一句话:去了大学再搞对象。这句话点醒了大一懵懂的心,各个摩拳擦掌。初入感情中,存在着许多细微问题,有的同学对待感情太过重视,为了爱而舍弃学业,有的同学专心致志,用搞對象将自己的生活全部填满,有的同学不断付出,但没有意识到感情是双方的事儿,水满则溢,月满则亏。一定要意识当前的重要任务。

(3)社会层面接触缺乏。很多学生存在死读书的现象,靠着死记硬背来到交大的校园,没有自己探索或者说是经历过社会的人,这难免会造成学生判断能力极度匮乏,我们现在就是要将死读书转变成会读书,读活书,并且要增加学生接触社会时的抵抗能力,使他们能辨别社会上的各种情况,期待多方面发展,而不是取其糟粕,成为书呆子。

而且,今年我们又面临新的挑战,新冠疫情当前,如何在这个特殊时期调整好心理也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课题。其实即便宅在家,我们依然可以找到调整情绪的办法,也依然可以让居家生活过得快乐而有意义。比如自己动手制作一些小物件;比如每天10分钟的时间静心冥想;比如每天运动30分钟;比如和家人一起包饺子……把注意力集中于当下正在做的事,也是调节情绪的好方法。同时,也请大家尽量减少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有研究表明当我们过多沉溺于内容时,会在停下来时感到更加无聊和沮丧,而忘记了生活本来的样子。

参考文献:

[1]宋志强.残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M].北京: 中央民族出版社, 2009.

[2]郑雪.人格心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1:387-398.

[3]胡启先.当代大学生社会心理问题及其对策[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李雯 (2000-)辽宁省丹东市人,就读于大连外国语大学。

猜你喜欢
心理问题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农村小学学困生心理问题初探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活动中的有效实施研究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