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枝特区:稳就业让搬迁日子越过越红火

2020-08-24 06:35曾书慧
当代贵州 2020年25期
关键词:搬迁户易地夫妻俩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曾书慧

2017年5月6日,对杨石英和唐安定夫妻俩来说是个特殊的日子,这一天,他们被评估为易地扶贫搬迁对象;

2018年6月24日,夫妻俩搬家了!他们搬离了破旧的小瓦房,拎包住进了宽敞、明净的80平方米新居。

他们戴了大半辈子贫困帽,曾长期借住在六枝特区新场乡黑塘村的亲戚家,房子一直是夫妻俩的心病。

5月25日,记者前往六枝特区塔山社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聚福新苑采访他们。

交谈间,唐安定的脸上透着笑意。住进新居,夫妻俩暗下决心,“不仅要住得好,更要让日子越过越红火!”在聚福新苑社区的支持下,他们在小区里租下一个门面,开了一家小超市,里面摆放了各种新鲜水果及生活用品。

他们格外珍惜这份工作,干起活来也很卖力。每天早上9点,夫妻俩的超市就开始忙碌起来。

“天气热了,水果摊的生意还不错。只要认真干,生活总会越过越美。”唐安定一边忙着称水果,一边乐呵呵地招呼记者。

45岁这一年,唐安定的日子终如其名,安定了。

现阶段,聚福新苑共搬迁安置1119户5456人,其中劳动力人数2502人,就业2271人,自主创业50余人。

据聚福新苑居委会书记徐家珍介绍,小区还在修建新商铺,进一步规范商铺运营。接下来,通过居委会的介绍和引导,唐安定将在陆续办齐营业执照、卫生健康证等证照后,搬进崭新的店铺。

六枝特区塔山社区易地扶贫安置点聚福新苑。(六盘水市委宣传部供图)

徐家珍说:“社区早在成立之初,就明确了困难时拉一把、杜绝养懒汉的服务思维。”为搬迁群众培训和就业提供有效帮助,社区还设有就业服务窗口、就业创业中心(指导站)。

去年6月底,56岁的陈光文从新窑镇联盟村搬到了聚福新苑安家。今年3月份,在社区的联系下,他顺利进入贵州顺骋实业有限公司的易地扶贫工厂工作。

“这就是一个家门口的工厂,楼上住人,楼下上班,吃住样样好,挣钱不用愁!”说起搬迁后的新生活,陈光文满怀期待。

易地扶贫工厂成立,旨在解决易地扶贫搬迁户的就业问题。“通过几年的发展,工厂现有80多名员工,实实在在为搬迁群众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也平衡了更多搬迁户家庭和工作间的问题。”工厂负责人赖顺艳介绍。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除自主创业、扶贫工厂等就业模式,社区为进一步保障搬迁群众全部就业,还采取推荐就业模式,有力有序组织劳动力及时推荐到安置点周边产业基地、企业就近务工,以及通过联系省外企业组织劳务输出和搬迁群众自主外出务工,集中联系组织专线大巴、高铁、飞机等及时输出劳动力就业。目前,社区已联系收集区内企业复工复产91家,提供5000余个岗位。

此外,为确保每户搬迁家庭至少有一人掌握一门技能,社区统筹各相关部门培训资源,开展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等培训,旨在认真灌输安全知识,提升搬迁群众安全就业创业能力。截至目前,已开展18期培训1002人。

猜你喜欢
搬迁户易地夫妻俩
陕西易地扶贫搬迁报告
小龙虾,我们走——“搬迁户”袁社军一家的新生活
释放“六有”活力 抓实后续扶持
抚州市脱贫攻坚图片展
臧学万
易地扶贫搬迁户的社会适应困境研究
《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四大看点
易地扶贫搬迁将投入6000亿元
认错
猜猜我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