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2020-08-24 00:53温善逸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21期
关键词:改革创新构建策略初中化学

温善逸

【摘要】  社会的不断进步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初中生是第一次接触化学这一个科目,那么教师就应该在学生第一次接触这一个科目时,给学生打下坚固的基础,让学生对化学课程保持足够的兴趣。所以这时教师就需要采取一些措施,例如构建高效课堂。教师要想构建高效课堂,就得将自己之前的教学方式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同时还得要求学生要改变自己之前传统的学习方式,要在真正意义上去实现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  高效课堂 改革创新 初中化学 构建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21-079-01

0

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大的教学效果,其实就是师生所要研究的问题。高效课堂,实质就是学生和教师要运用最短的课堂时间,来取得最大的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活动。如果教师能够在课堂中和学生中构建这种高效课堂,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和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创设化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通过实验,可以理解并掌握这个实验背后一些深层次的理论知识。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教师要想激起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就得采用一些教学手段,比如创设一些化学情境。

例如,在学习“铁的冶炼”这一课時,教师就可以创建这样一个情境:一些考古队员在考古时发现了一些铁器,后来他们研究发现了这些铁器是在春秋战国时期使用的。而事实上,在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了生产和使用铁器。那时还没有现在这样发达的科技怎么冶炼铁的呢?铁的制造过程又是怎样发现的呢?如今人们借助先进的科技,也慢慢的发现了古时候人们冶炼铁的过程。教师在创设完这个情景之后,就可以让学生去阅读课本,让他们去找出古人冶炼铁的过程。

教师在课前通过创设一些化学情境,让学生主动去思考这一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主动去阅读课本,主动地提出问题,主动观察实验全过程,甚至提出质疑或改良,即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

二、严格要求学生课前用好导学案预习,课后及时复习

学生课前预习可以提前知道老师第二天讲课的内容是什么,通过导学案预习快速知道自己哪些部分是能理解的,哪些部分是自己思考很久也理解不了的,然后记录下来,待老师讲课时专心细听,预习时不懂的得到解决,这非常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各自的学习效果。再者,教师要想让学生在一个学期的时间内,掌握好每一个阶段学到的知识,就得让学生知晓有记忆就有遗忘规律,需要践行古人的“温故而知新”,课后及时复习。

例如,在学习“溶液的形成”这一课时,学生课前预习,就可以快速知道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只需把溶质放到溶剂里溶解就可以形成溶液。但还有的学生在预习时,理解不了为什么有的溶质是固体,有的溶质却是液体或是气体。这就需要学生记录下来,待到上课时专心听老师讲解,并在课后及时复习并梳理小结。

课前预习,课后及时复习这一个学习方法,不管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都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管用的。这两个方法都可以让学生加深对于这一节课知识的认识与了解,很容易让学生形成长期记忆,实现学有所成的高效课堂效果。

三、多做实验,让理论与实践结合

有的女同学对于化学这门课掌握的并不好,可能是对化学科的兴趣并不大,也有的学生只是盲目的去记忆一些理论知识,不能通过实验去理解这些知识,久而久之就会对化学产生厌倦感。如果教师在教学中结合理论多做一些实验,就可避免这一类问题的发生。

例如,在学习“溶解度”这一课时,教师就可先做一个实验:在室温下向盛有20ml水的烧杯里边放入10克的碱,用玻璃棒搅拌,直到碱完全溶解,再向烧杯里边加入5克碱,再继续搅拌,然后让学生去观察现象,再向烧杯加20ml水,最后再让学生去观察现象。学生通过观察就可快速知道:在一定的温度下,向一定溶剂里加入某一种溶质,当这种溶质不再溶于溶剂的时候就可以继续加入溶剂,这样溶质又继续溶于溶剂。

化学本身就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通过观察教师演示实验,可以非常有效地掌握一些非常难懂的知识,还可以减小教师在教学方面的压力。

四、课堂以学生为主体,三讲三不讲

要实现课改高效课堂,就得彻底改变以往教师满学灌,学生全程听的教法,而是多微笑,多赞美,实施三个为主:一是以学生为主体,好比学生是演员,老师是导演,让学生真正体验学习过程。二是以训练为主线,虽然这样课前会辛苦些。三是以老师为主导,观察学生,反馈好的表现或存在的不足。同时,做好三讲三不讲。三讲:一是重、难点要讲,就算内容不一定难也要讲;二是易错、易漏、易混、题目陷井,要讲;三是解题思想和方法要讲,可以拍下学生肩膀,分享优秀解法,辩论典型错误。三不讲:一是学生会的不讲,传统教学就是讲得太多效率低;二是学生通过讨论就会的不讲,而是多鼓励,带想法提问的可能错的也表扬,少批评;三是中考压轴题讲了效率也低的就不讲。

五、总结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就得通过一些创新性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而构建高效的初中化学课堂就是一种非常成功有效的教学方式手段,而且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主体,重、难点突出,明确哪些该讲不该讲,在教学过程中减少了教师的教学压力,也让学生在非常短的课堂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这对于提高学生的成绩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有效的。

[ 参  考  文  献 ]

[1]王海亮.试论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J].课程教育研究,2020(04):167-168.

[2]洪月英.构建初中化学高效课堂的几点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14):182-183.

猜你喜欢
改革创新构建策略初中化学
浅议如何构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
新时期高校体育管理创新的理性思考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浅论对环境监察执法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