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的普定实践

2020-08-25 01:59董旭
当代贵州 2020年30期
关键词:韭黄产业革命聚力

董旭

普定县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发挥比较优势,培育以韭黄、食用菌、茶叶种植和肉兔养殖为主的四大主导产业,通过党政主导推动、龙头企业带动、产销对接联动、利益联结驱动,全县农业产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

2018年,贵州省委提出“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两年来,普定县紧抓契机,聚焦产业扶贫这场关键硬仗,有机结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联结农业结构调整和贫困户增收,以新思路、新载体、新举措探索找准化解“三农”难题的“金钥匙”。

紧盯目标明方向

普定县辖13个乡镇(街道)162个行政村13个居委会,曾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滇桂黔石漠化连片特困地区县,曾有贫困村98个(其中深度贫困村21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1947户122478人,贫困发生率高达27.09%。

农村产业革命开展以来,普定县立足实际,紧盯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用活“五步工作法”,发挥比较优势,培育以韭黄、食用菌、茶叶种植和肉兔养殖为主的四大主导产业,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党政主导推动、龙头企业带动、产销对接联动、利益联结驱动,全县农业产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产业革命助推脱贫攻坚取得明显成效。

截至目前,全县韭黄种植面积10万亩,可采收面积5万亩,产值达5.1亿元,解决2万人就业,带动1.3万户贫困户实现年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茶叶种植面积8.61万亩,可采面积6.54万亩,产值超过2亿元,带动农户3000户8000人就业,其中贫困户300户700人;食用菌种植面积1800余亩,建成大棚1448个,菌棒3200万棒,产值1.5亿元,带动农户1236户4500余人人均年增收6000余元,其中贫困户268户1018人;全县已建成肉兔养殖场83个,累计养殖存栏父母代种兔8.57万只,累计出栏肉兔430.5万只,产值达5760万元,带动贫困农户5278户19863人,实现分红263.9万元。

因地制宜抓产业

农村产业革命开展以来,普定县因地制宜抓产业,以资源优势引擎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以实施三大保障抓出工作实绩、以聚力三项重点激发活力动力。

——以资源优势引擎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理清思路选好产业。围绕乡乡有示范、村村有公司、户户有产业的发展思路,选准以韭黄、茶叶、食用菌种植和肉兔养殖“三种一养”作为全县主导产业全覆盖推进,统筹对全县17个坝区共3.59万亩耕地进行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

聚焦特色品牌调整结构。依托“白旗韭黄”“朵贝茶”等国家原产地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的名牌优势,打造“白旗韭黄”“朵贝茶”“夜郎玉兔”“黔健鲜食用菌”“梭筛桃”“夜郎冰脆李”等一批农特产品,大力实施“三品一标”品牌体系战略,把普定特色真正转变为普定标识。

——以实施三大保障抓出产业结构调整工作实绩。

实施资金整合保障。出台《普定县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管理办法(试行)》作为产业发展保障,全县共整合财政资金9125万元,撬动产业扶贫子基金2.92亿元、社会资金5000万元、融资2.3亿元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实现全县产业发展辐射带动17402户58035人就业增收。

实施产销对接保障。坚持以市场为导向,采取县领导带队组团外出考察方式,分期分批调度农特产品销售。充分发挥平台公司统一销售的作用,推进农产品进机关、进医院、进企业、进军营。借助知名电商平台,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建成县级电商运营中心1个、农村电商服务站点110个,物流配送网点5个,产品统一销售率达85.71%,构建“网上交易、网下配送”的产销对接新模式。

实施技术服务保障。成立种植养殖技术服务工作专班,深入坝区指导产业发展,着力抓好技术骨干、务工农户的技术培训,“把自己变为农民,让农民变为专家”。目前,全县共培训群众7000余人次,培训韭黄种植技术骨干200余人次,培训茶叶技术人员2000余人次。

普定县统筹对全县17个坝区共3.59万亩耕地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图为化处镇水井村莲藕种植基地。(骆鹏飞 摄)

——以聚力三项重点激发产业结构活力动力。

聚力基层党建强引领。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推行“村党支部+村公司+示范户”运行模式,将农村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人员、大学生村干部培养成党员,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产业发展中的示范带动作用。

聚力创新载体建平台。深入推进“三权”促“三变”,以“一村一企”为载体,推行“村公司+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发展模式,在全县175个村(居)分别成立村级产业发展公司,注入100万元作为滚动发展基金,实现“村企合一”。农业园区从无到有,建成省、市级农业示范园区20个,实现乡镇园区全覆盖。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促进带动农业产业发展,培育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64家。

聚力利益联结促增收。探索出“化新五股”“陇黑五股”等科学合理的分配机制,推动龙头企业、合作社与农户之间建立稳固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生产效益最大化。推行“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模式,使农民成为土地流转有租金、企业上班有薪金、入股分红有股金的“多金农民”。目前,全县98个贫困村建立利益联结11856户43867人,实现利益联结全覆盖。

巩固成效抓提升

农村产业革命涉及民生领域,是一个全局的、动态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要进行精准研判、精准决策、核心引领、全力推进,健全农业产业发展风险防控体系,完善农业配套设施和各类综合保障机制。

全面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积极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冷链物流全产业链改造升级,保障生鲜农副产品安全。同时,加大整合涉农项目力度,统筹推进实施,不断完善农田水利、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补齐产业发展短板。

着力抓好特色产业品牌建设。围绕主导产业促发展,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不断做优特色产业、做好特色文章,做亮特色名片。与历史、地理、传统、风俗等相联系,充分挖掘品牌的文化内涵,利用网络、报刊等多种媒体及产品展销会、交易会等渠道强化宣传推介,提高农产品品牌知名度。

不断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力度。产业革命能否取胜的关键因素是科技元素的主导参与力度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只有把科教兴农作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主战略,加快高新技术产业中重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与推广,产学研结合,逐步建立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实施新型农民培训工程,才能提升农业产业化科技水平。

构建科学合理利益联结模式。无论是当前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还是对接乡村振兴,群众增收致富是根本。因此,要大力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探索“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村级公司+农户”组织方式,借助“三权”促“三变”改革,鼓励农民以承包土地经营权、资金、技术等入股企业或村级公司、合作社参与产业发展,分享产业链增值效益,推进龙头企业、合作社与农户间的利益联结关系,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命运与共的共同体,持续增加群众收入。

猜你喜欢
韭黄产业革命聚力
以侨为桥再出发 同心聚力谱新篇
凝心聚力 发挥优势 扎实有效开展海外统战工作
凝心固本 引智聚力 创新开拓
凝心聚力 众志成城
韭黄春卷
农村产业革命的贵州答卷
不会蛀牙的“糖”
韭黄高产栽培的研究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浅谈产业革命下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发展
制度创新是产业革命发生发展的关键